牛奶真的是“阴寒”食物吗?

中医典籍没说牛奶阴寒” 毕业论文网   《中医营养学》教材(北京中医药大学周俭教授主编)第114页说:牛奶味甘性平,功效为“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

教材中还说到:牛奶“用于气血不足之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能养血脉、滋五脏、补虚羸”。

《千金要方》中就以黄牛乳煮沸饮用,用于病后羸弱,百病虚劳;亦常配伍粳米(东北大米)、燕麦、大枣等补脾益胃之品煮粥食。

教材中说,牛奶生饮微寒,熟食偏温。

引用其他古代养生书籍的参考文献中,一篇说牛奶“微寒无毒”,一篇说是“性温而腻”。

所谓牛奶如何阴寒,可能是现代的某些中医医师的个人意见,不能代表自古以来所有中医的意见,至少不能作为主流意见。

奶类不适合中国人吗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奶类是一种中国人不适用、不消化的食品。

确实有一部分人存在“乳糖耐受问题,喝了奶之后会腹胀、腹泻,这只是因为乳糖消化不良引起的,和牛奶本身如何“寒”没有多大关系。

只要购买去掉乳糖的“舒化奶”,或者喝酸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获得牛奶当中的营养。

现在的城市儿童从小就喝牛奶酸奶乳糖酶一直保持较高活性,所以很少出现乳糖耐受问题,即便空腹喝奶也没有任何问题

过去的人生活艰苦,断了母乳之后很少能接触到奶类乳糖酶活性退化,所以中老年人有很大比例的乳糖耐受

喝了胀肚可以换酸奶   不过,奶类是常见过敏原之一,2岁以内宝宝应当喝人类的母乳,而不应过早断奶来喝牛奶,否则会有较高比例的牛奶过敏问题

这种过敏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多半会逐渐消失。

但即便成年人当中,也有一定比例的牛奶慢性过敏,正如面粉、鸡蛋、羊肉、牛肉、海鲜、大豆也有部分人慢性过敏一样。

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对海鲜过敏,就说所有人不能吃海鲜;也不能因为有人对奶类过敏,就说所有人不能奶类

总之,说中国人都不能食用奶类食物的说法,是以偏概全,缺乏科学证据支持,而且也不符合中医的主流观点。

是否适合吃一类天然食品,应当主要看自己身体对它有什么反应,而不是听信传言。

如果你吃了乳制品之后感觉愉快,没有不消化,没有不舒服,那就继续高高兴兴地享用它的营养吧。

如果有过敏、不耐受等情况,那就换品种,比如牛奶过敏的可以换用羊奶,牛奶喝了胀肚的可以换成酸奶,也一样能得到其中的营养成分。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