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信社改制的实践与思考

武宏波摘要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环。

农信社改制有三种模式改制条件和成效各有特。

实践证明了农信社改制政府适当参与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平衡政策和市场基础上回归增加农信社改革主性。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制;市场主导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环。

近年量县域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商行产权结构、产规模、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公司治理不健全、营现状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矛盾等问题影响着农信系统支持“三农”功能发挥。

分析了市辖四农信社改制情况分析了存问题对县域农信社改制进行了思考。

、市农信社改制情况市辖区农信社0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改制工作明确了“试先行、难易结合、重突破、整体推进”改制思路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与多方合力扶持下原有6农信社已有5完成改制(分别G农商行、Q农商行、农商行、ZZ农商行、农商行农信社(L农信社改制正進行。

目前看市辖区农信社改制工作成效显著。

是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基健全。

截至08年年末已改制5农商行共向社会募集金6亿元其股金3亿元处置消化不良产3亿元

二是业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截至08年年末各农商行存款总额508亿元占全市农信系统存款总额9%;贷款总额578亿元占全市农信系统贷款总额97%。

三是各项监管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各农商行平充足率达8%拨备覆盖率达08%拨贷比53%不良贷款率降至53%。

四是实体济能力增强对地方济贡献提升。

截至08年年末各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9亿元占全市涉农贷款余额37%;微企业贷款余额067亿元占全市微企业贷款余额%;05~08年累计上缴税款97亿元

二、市农信社改制三种模式由历史遗留、营发展、市场规模等方面表现各不相改制前各农信社面临背景与困难也不尽相因而选择改制路径也有所区别。

农信社改制致可归纳三种模式即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模式这种模式改制农信社存以下特是所地城乡体化程较高济基础相对较。

农信社市济环境较市场化程较高。

ZZ农信社紧紧围绕晋城市城区邻近城区地理优势较。

农信社所区域是市近年发展县域

农信社产质量相对较。

二是政府和市场双管齐下筹募股。

农信社所地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辖传统、新兴优质企业较多。

农信社身发力寻优质企业入股。

其农商行和ZZ农商行身寻企业入股比重都30%以上显著高政府引导企业入股比重。

三是改制监管指标优化不良贷款见明显反弹。

改制完成ZZ农商行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农商行06年改制07年、08年不良贷款率显著降低。

三农商行监管指标较改制前有所优化。

(二)政府主导模式G农信社采用政府主导模式

是历史上G农信社就是全省“老难”改制困难重重。

历史包袱重产质量差不良贷款高达3亿元不良贷款率0%以上充足率低至30%拨备覆盖率不到0%。

其次政府强力支持改制高效进行。

G农信社仅用了8月就完成了清产核到正式挂牌营业程市历短、效率快改制行。

这很程上缘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推进。

是省委主要领导高重视多次到该社督导调研并牵头制定改制方案;积极协调省财政厅给予改制十年省级税收全额返还政策倾斜。

二是市政府财政吃紧情况下给予扶持金5000万元通市城市济发展投有限公司入股500万元购买不良贷款500万元。

三是G市政府直接出5000万元购买不良贷款并以县级政府信用背通民生加银产管理公司发行专项基金置换不良贷款8亿元

另外积极协调国土、住建、税等部门该社办理土地房产确权手续提供便利通行政手段将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收任逐级分到各乡镇对该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给予了很助。

改制存隐性不良贷款反弹风险。

该农商行部分存量贷款主要集地方煤炭企业等传统行业0年煤炭形势下行型煤炭企业被关停或被兼并重组竞争激烈创新不足信用等级低近几年直处风险集暴露状态。

再加上其改制主要由政府强力主导改制程行政手段使用多改制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加。

08年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亿元不良贷款率37%。

外金到期欠息90天以隐性不良贷款亿元隐性不良贷款反弹压力。

(三)市场主导模式是Q农商行改制前产规模不良贷款少。

07年月改制产总额385亿元贷款余额0亿元远低其他四农商行改制前水平。

再加上其贷款主要面向微企业和农户贷款集低产质量相对较。

启动改制不良贷款余额05亿元属全市五农商行改制不良贷款余额改制难相对较。

二是改制实行了市场主导政府协助。

启动改制按照市场化原则和监管要清退老股金、制定财重组方案、土地确权、募集股金。

由县企业相对较少寻企业程困难重重终入股企业农信社身寻企业股东股份占比达37%。

而且股金按照每股60元溢价发行是市已完成改制5农商行唯溢价发行股金农商行

相关热词 改制县域农信社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