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08年辽宁省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5%。

一、辽宁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一)非公经济增速巨大,对全省经济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5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实现增加值为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实现利润总额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呈现出经济总量与实现利润同步增长,利润增幅高于总量增幅的良好态势。

沈阳、大连两市非公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抚顺、丹东、锦州和朝阳等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与全省相比,速度很快。

与全国其它城市地区相比,辽宁省非公企业具备其它地区企业不具备的优势:优越的区位和基础设施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国家政策优势等。

(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有力的保障了同时也刺激了非公经济今后的高速发展,投资自主增长能力进一步显现   2006年,全省非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50%。

由于固定投资的拉动,在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钢材等部分工业品价格总体回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仍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

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4922亿元全省固定投资金额的49.1%,非国有经济投资已经成为辽宁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投资比重越来越大。

(三)与外资外省经济交流合作,非公有制经济占出口创汇份额越来越大   据不完全统计, 2005年非公有制企业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三成。

2006年全省非公经济拥有出口自主经营权的企业已发展到10000余户,实现出口交货值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部出口交货值的80%以上

非公有制出口企业的规模和产品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专业园区的建设进程加快,重点骨干企业迅速壮大   目前,全省已有县级以上政府批准的各类园区520个,种类繁多,非公企业3.9万户。

大连、丹东的海产品养殖加工业、抚顺、本溪的矿产资源加工,鞍山、辽阳的钢材延伸加工,鞍山、营口的铁制品加工,大连、沈阳的服装设计及加工,辽北、辽西的陶瓷、肉禽、农产品加工,锦州、朝阳的汽车零部件等区域性特色经济已初现规模,产业聚集程度明显增大。

当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超过了1万户,营业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550户,营业收入超10亿元以上企业为27户。

海城西洋集团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20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非公有制企业

(五)非公企业稳步增长的税收,促成了其对社会的贡献不断提高   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上交税金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4.7%,2008年辽宁省非公有制经济缴税879亿元全省税收总额的43.2%。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也成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

2008年安排就业人员达1049万人(二、三产业),占全省70%以上

另外,在新增的就业岗位中90%以上来源于非公有制经济

并且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分别达到40件和50个以上

(六)人才分布不均,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急需人才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高学历技能人才匮乏,人才分布不均衡,传统行业人才偏少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一是我省非公有制领域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二是缺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职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寥寥无几。

四是高学历的技能人才严重匮乏。

我省非公有制领域技能人才大部分属于中专、高中及以下的群体。

五是人才分布不均衡,传统行业人才偏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