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一体,,和谐发展

作为教师研修部门,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研修一体,外在呈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字。具体实施途径:一抓保证,以制度管理为纲,统一思想,追逐“研修三梦”,达到思想和谐;二抓关键,以人文管理为本,推动研修员专业发展,促进人心和谐;三抓根本,以学术管理为先,引领研修员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辐射作用,践行知行和谐

以制度管理为纲,助推“研修三梦”,达到思想和谐

1.思想引领,形成高效的管理模式。

2005年7月,通州区成立了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明确提出中心(分院)的精神纲领为“研修一体”,即研在教研、科研、考研“三研合一”,修在课堂、课题、课程“三课合一”,研修的态度是职务、职能、职责“三职合一”,研修的方法是常规、常量、常模“三常合一”,研修的目的是成长、成才、成家“三成合一”。这个模式涉及到机构改革、工作整合、管理创新、制度变革,以及工作方式、工作理念、办学思想、学术文化八个层面,是一种由外及内、由意识到行为的深刻变革。

我们围绕“研修一体”制定了十二字大政方针“保稳定,求发展,抓巩固,促提高”,用以统领中心(分院)的教研、科研、培训等各方面工作,推行院长负责制下便捷高效、求实创新、优势互补、团结和谐的“三线四层”的层级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管理的重心,使各层级做到下层对上层负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领导干部除各司其职外,还要互相补台,团结协作。在中心分院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同船共渡,同谱一首曲,同唱一首歌的研修格局。

为了提高研修员队伍整体质量,有效调整研修员队伍结构,我们制定了研修员准入制度,引进“三高人才”,即高学历、高成就、高荣誉的人才,确保建设优质高效的研修员队伍。

研修员工作制度方面,制定了《研修员职责》《研修员要求》《研修研修活动反馈制度》等。在学科调研、教学指导、课题研究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要求。

2.“研修三梦”助推中心可持续发展。

创办实验学校、教师基本功建设和高考、中考、小学检测,这“研修三梦”是研修一体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的近期目标。

研修三梦”之一:创办实验学校。

2013年4月,坐落于北京长安街最东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的原东关小学校址扩建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化水平的九年制公办学校,更名为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

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秉承“让生命在自强不息中绽放、在诚信友爱中多彩、在共生共荣中和谐的”生命教育理念,以“传承先辈之德艺,造就自身之素养,博采九州之学识,汲取海外之精华”为办学宗旨,以“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为办学目标。一年多来,实验学校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亮点、新的成果。

研修三梦”之二:教师基本功建设。

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基本功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中心(分院)针对北京市每三年举行的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班主任等教师基本功竞赛,加强了参赛选手选拔、动员、培养、模拟训练等工作,使参加市级教师基本功竞赛的通州区教师的成绩,有了突破性提升。

研修三梦”之三:高考、中考、小学检测。

高考、中考、小学检测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心(分院)试图通过研修员和基层学校的通力合作,发奋图强,提升通州区教学质量。

以人文管理为本,推动研修员专业发展,促进人心和谐

1.以人为本。

读书交流。每逢寒暑假放假之前,我们都动员研修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读书思考,要求一读专业之书,二读经典之书。开学典礼时,在各部室读书交流的基础上,选出一部分教师在全院读书交流,丰富研修员的研修思想

新年联欢会。“新年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新年联欢会,主题一直不变,就是“自编自演演自己”;形式多样,如舞蹈、小品、诗朗诵等。

学习型组织建设。“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只有一个团队才可以走得更远”。这句话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我们采取个人学习、专家讲座、同伴交流、专题研讨、实践反思等多种形式,加强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系统思考等,完善《学习型中心(分院)创建工作方案》,构建中心、部室、学科组三级学习网络体系。

新任研修员下校兼课。新任研修员,特别是新毕业的高学历的研修员,都要到基层校进行兼课锻炼,在课堂教学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双50计划。中心的发展主要靠人才,我们力争在“十二五”末期成为通州区教育人才最高地:一是培养50名区级骨干研修员;二是培养50名品牌研修员,包括6—8名特级教师,10—1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5—30名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主要措施一是院内培养,二是导师带教,建设特级教师工作室,三是适度引进。

2.高端引领。

国家级教师研修基地建设。通州新城按照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规格、标准建设的同时,打造教育和文化两张名片,进而推动首都城市的科学发展,这为中心(分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因此,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我们高质量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打造学术型研修队伍,开发精品培训课程和精品培训教材;加大校本培训的指导和管理力度,建立校本培训示范校;推进教师带薪脱产培训,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进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建设国家级教师研修基地,为通州国际新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承办学术思想交流研讨活动。2011年10月,组织承办了北京市教育学会的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学术研讨会;2014年4月,“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传统文化课程区域实践研讨会在北京通州实验区召开;2014年9月4日,召开了《情感 情结 情怀——肖宝军老师教育思想研讨会》,这是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通州区教委承办的教育思想研讨会;2014年9月25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课题组主办的“肖宝军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在通州区召开。

高端人才培养工程。2014年,通州区启动了教育高端引领培养工程,为贾美华中学政治、王燕春中学数学、吴正宪小学数学等11个学科通州区工作站颁发了站牌。“通州区教育高端引领培养工程”的专家引领模式,对通州教育优秀人才培养成长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以学术管理为先,引领区域教育发展,践行知行和谐

我们在学术管理理论上奉行知行合一、进德修业,实践中又强调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因此,在教师研修中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都进行课题研究,引领研修教育思想的变革。

1.三位一体

1999年7月,针对如何充分发挥教研、科研、电教三者各自的独特优势,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形成教育合力,我们进行了全新的教研课题“教研、科研、电教三种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简称“三位一体”。 2002年6月,“三位一体”被批准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研究项目。2008年7月,“三位一体”在北京市第五届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比中荣获基础教育专项奖。

2.中小衔接。

2006年,“以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为突破口,促进中小衔接的研究”简称“中小衔接”,成为了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立项课题,2009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第一名。

3.地方教材群。

从2001年开始,通州区积极开发地方教材,2004年,《创业》《通州区历史》《通州区地理》《通州区生物》和《通州社会》地方教材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2005年正式推广使用,在全区中小学开设了创业、通州区历史、通州区地理、通州区生物和通州社会5门地方课程。2011年,5本地方教材全部经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进入了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目录。

在此基础上,通州区地方课程依托通州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打破创业、通州区历史、地理、生物和通州社会学科之间的界限,构建了体现北京精神的地方教材群资源体系。2013年,研究成果《体现北京精神的通州区地方课程与地方教材建设》获得了北京市第四届基础教学成果奖。至此,通州地方教材群已然形成。

4.国学教育

通州区积极实践中小学国学教育实验工作,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以诵读为主线的“三步六正”教学模式,形成了中小学国学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在实践探索中明确了“三步六正”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与教学目标,形成了操作性强、实效性突出的国学启蒙教育教学特色模式,为国学教师开展国学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课堂教学范式。2013年,研究成果《中小学国学启蒙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获得了北京市第四届基础教学成果奖。

5.ESD课题研究。

我们抓住ESD国家实验区建设时机,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扩大成员校、实验校和示范校的数量,加强过程管理和指导,深入开展课题研究。2012年9月, 作为承办单位,我们成功协办了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ESD)第十一次国家讲习班——优质教育之道,彰显了通州区教育管理思想的品牌。

6.研修一体

教师研修中心研修一体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研究”简称“研修一体”,2006年被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研修一体课题研究明确了教师研修中心发展的方向和工作模式,实现了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两大机能的最佳组合,因此获得2009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在学术管理中,“三位一体”“中小衔接”“地方教材群”“国学教育”“研修一体”等课题研究,为研修部门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总之,教育的管理思想,重在“理”,梳理、理通,达到和谐发展状态,关键在于因势利导,化解矛盾,政通人和。“和”是教育管理一以贯之的思想,从思想和谐、到人心和谐再到知行和谐,事业就会蓬勃发展。

■ 编辑 王雪莉 ■。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