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武术的现代实力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从文化内涵、精神价值、艺术角度及运动价值等方面对武术的现代实力进行论述,认为当今远离军事战争的武术实力体现在文化精神气质艺术等多方面,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实力,更是一门学问,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展示着自己强大的实力,不愧是民族的瑰宝。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武术;现代;实力   前言: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现代化武器日新月异的今天,武术与战争的联系已越来越小。

武术产生于古代人类的生产劳作、与大自然的搏斗及部落之间的战争等,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着。

简而言之,武术是关于攻防格斗的专门技术。

早期的武术是比较简单的攻防格斗招势,没有那么多流派套路。

宋、元、明之际,各派武术竞起,丰富而多姿,到明末清初武术达到鼎盛。

纵观武术的发展历史,两千多年以来,武术从最初的生存自卫、抵抗外侵,经唐朝设置武举制以及民间拳师、保镖、护院等的传承发展,再到军事将领戚继光等的应用军事实战,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拳法理论巧妙地融合了中国古典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儒、释、道学说等,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国粹的代表。

武术的硬实力毋庸置疑,外国人对中国武术的奇妙无不瞠目结舌。

面对现代化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各族人民和平共处、东西方文化的快速交融,武术也早已远离军事战争,用其深厚的文化积蕴、内在的精神气质、外在的艺术美、止戈为武的和谐力等隐形的实力造福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

1.武术是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武术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系统,具有显著的民族特点。

虽然门派繁多,但无不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共同的哲学基础,融合儒释道学说,以“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拳道合一”作为武学境界的最终归宿。

其显著区别于其他各国搏击术的内功修炼之道多借鉴于中国古代医学以及道家养生术。

因此,中国武术是集中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兵法、技击、养生术于一身,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理论体系,这在世界搏击界中是独一无二的。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因素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武术的理论基础,古代的武术理论家们以五行学说来说明各种拳术的原理,像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拳种,外家拳少林拳也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其拳理。

拳道合一正是由于道家思想的渗透和道家养生气功的积极作用,才使中国武术彻底东方化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武术融合中医学说、结合人体五脏六腑,外练筋骨皮内修精气神。

武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

其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搏击术的是它的独特文化内涵。

2.武术培养气质,传承民族精神   武德属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一部分,当今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

主要有谦和忍让、见义勇为、立身正直、尊师重道、江湖义气、培养个人的坚韧个性、为国为民、敢作敢为、一诺千金的英雄气概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回首武林界中的老前辈们无不德艺双修,散发着凛然正气。

长年坚持练武的人,大多都有一种坚韧不拔、沉稳潇洒的气质和风度,他们临大事而不惊,遭挫折而不馁。

中国武术以立德养性为本,主张养气合道,文事武备,从来反对好勇斗狠、凶残暴戾。

在许多武术家眼里,练武只是立德养性、强健身体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武术广泛用于军事战争,展现了立竿见影的硬实力,而在军事战争中其拳法、兵器用法在武技上完善。

而到近代,武术站在中华民族任人欺凌、几近灭亡的危难中,喊出强国强种的口号。

尤其精武体育会的成立,各地国术馆的建立,众多武术名家挫败外国大力士的壮举,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武术振奋着民族精神

3.武术艺术魅力   长期练武,可以使人身体强壮,步履轻盈,那些内功深厚的高手,大多气宇轩昂,目光如电,自有一股凛然之气。

长期练武还能够改变人的精神气质,使其神威现于外,刚猛敛于内,心平气和,性格冲淡。

中国武术的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特点,构成了他特有的美学意识。

在动作结构方面,中国武术拥有众多的流派和无数的拳路招式,有的迅疾刚猛,有的若疾若缓,有的舒展大方华美飘逸,有的小巧紧凑阴柔灵动,所有这些风格各异的流派和拳路都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审美价值。

武术自身所具备的表演性使得人们在武术实践活动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都能感受到武术艺术美感的真实存在,从武术美感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上的快感。

武术在电视界、小说界、广告界奔涌而出,艺术价值被挖掘转化为商业价值。

中国武术内在的美是一种潜在的人格力量美,具有道德品格上的审美意义以及现代经济效益。

结语:现时代武术已进入大发展时期,武术技能与商品意识的迅速结合,也使武术纳入了商品经济的轨道,与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武术搏击力也在世界舞台上绚丽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现代的武术是一门学问,须要国人不断的挖掘整理研究继承。

中国武术的独特文化内涵、气质精神艺术魅力影响着现代人,在很多方面展示着自己无形中的实力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付常喜.试论中国武术实力[J].内江科技,2009(2)   [3] 孙吉良.中华武术的现代价值及其发展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 陆草.中国武术与武林气质[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