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在诊断弥漫性肝癌中的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提高彩超弥漫性肝癌的诊断率。方法:对经CT及临床病理证实的63例弥漫性肝癌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本文患者二维超声显示:全部患者均有肝包膜改变,77.8%(49/63)呈波浪状改变,22.2%(14/63)呈锯齿样改变, 90.5%(57/63)肝脏肿大,28.6%(18/63)合并门静脉栓塞。弥漫性肝癌声像图大体分二种类型:弥漫小结节型和“豹皮样”斑块型,其中87.3%(55/63)为弥漫小结节型,12.7%(8/63)为“豹皮样”斑块型。本文患者CDFI显示:肝内血流信号走行失常,分布紊乱,可见血管绕行或散在斑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结论:肝包膜凹凸不平、肝实质回声呈弥漫小结节或“豹皮样”斑块改变肝内血流信号失常、门静脉栓塞等彩超图像特征对诊断弥漫性肝癌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彩超诊断弥漫性肝癌仍存在一定的难度,重点需要与肝硬化、乙型肝炎等进行相鉴别。

【关键词】 弥漫性肝癌 彩超 诊断价值。

通过对63例弥漫性肝癌超声检查分析,总结弥漫性肝癌声像图所具有的特征改变,进一步提高彩超诊断弥漫性肝癌的准确性。现将我院63例弥漫性肝癌彩超检查结果报告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63例弥漫性肝癌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至2006年间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12例。年龄27岁~79岁,平均年龄68岁。多数患者以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或伴消瘦而就诊,仅2例为健康体检者。全部患者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其中肝功能异常者61例。63例弥漫性肝癌患者均经CT或临床病理证实。

1.2 方法。

仪器使用美国Apcee cx型、德国西门子S0NLINE Omnia型彩超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7.5 MHz。患者上午空腹检查,取仰卧位、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按照肝脏超声常规进行检查。记录肝脏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注意检查和记录胆囊、脾脏、腹主动脉旁等声像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肝脏大小与肝包膜改变

63例弥漫性全肝肿大35例,左叶长径均>12 cm,最长达17 cm,右叶上下斜径均>14 cm,最长达26 cm;单纯肝左叶肿大8例,单纯肝右叶肿大17例。肝正常大小3例。63例患者包膜表面凹凸不平,77.8%(49/63)呈波浪状改变,22.2%(14/63)呈锯齿样改变,其中73%(46/63)左、右叶肝包膜均有改变,27%(17/63)仅左叶肝包膜改变

2.2 声像图类型。

根据声像图表现大体可分为二种类型:弥漫小结节型:肝内大小不一小结节回声弥漫性分布,63.5%(40/63)为低回声结节,36.5%(23/63)为高回声结节结节多数呈圆形、椭圆形,少数呈分叶形,结节包膜,无声晕,边界可清晰或模糊,大小约0.5 cm~1 cm,结节分布较多且密集时可致肝叶形态失常,结节分布稀疏时间中可见较正常的肝组织回声。CDFI:肝内可探及血管绕行信号及中断信号,较大结节周边可探及高阻力动脉血流信号;“豹皮样”斑块型:肝实质光点显著增粗,回声杂乱,可见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边界不清的光斑及低回声斑块杂乱或相间分布,形似“豹皮样”改变肝内管道回声显示不清晰,未能探及正常的肝组织回声。CDFI:肝内血流信号走行失常,可见散在性斑点状、短棒状的动、静脉血流信号。

2.3 门脉大小与门静脉栓塞。

66.7%(42/63)患者门静脉主干增宽,最宽达2.7 cm,28.6%(18/63)合并门静脉栓塞,其中门静脉主干栓塞11例,门静脉主干+门静脉矢状部栓塞7例,0.5%(3/63)患伴下腔静脉栓子形成。

2.4 肝外其他继发病变超声表现。

63例患者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声像改变,主要表现为囊壁粗糙,回声增强,囊壁增厚;96.8%(61/63)患者脾脏肿大,肋间厚度4.5 cm~7 cm;50.8%(32/63)患者出现腹水,多数为少量和中等量腹水;25.4%(16/63))患者肝门淋巴结肿大。

3 讨论。

弥漫性肝癌是原发性肝癌中较少见的一种超声类型,易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声像图相混淆,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随着超声检查仪分辨率的提高和诊断技能的日益完善与发展,对弥漫性肝癌声像学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着重探讨63例弥漫性肝癌声像表现,总结、寻求弥漫性肝癌声像变化特点。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