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小屏之争

全球已进入“移动优先”(Mobile First)时代。

目前有不少智能手机用户自认为有移动设备成瘾情况,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手机紧密相连,手机是他们主要的新闻、内容、娱乐渠道,也是他们管理社交圈、记录生活与购物的工具。

这群人在35岁以下年龄层及新兴市场(中国、巴西、印尼、印度)的占比较高,因此可以预期移动上瘾的人群数量还会持续增长。

小屏手机屏)逐渐成为娱乐内容消费的主流,传统电视台也开始重视小屏内容开发。

毕业论文网   不过,尼尔森网联联合多家科技公司近日在上海发布的《2018中国家庭大屏产业生态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不同见解。

与会专家表示,互联网电视的蓬勃发展开启了客厅经济的崭新空间。

融合互联网与传统电视的特点,OTT TV(互联网电视)已成为国内数字营销领域的新风口。

2017年上半年,中国OTT终端保有量在规模上与传统电视近乎持平。

从活跃终端规模看,智能电视月均开机规模达到 8112万台,超过当前传统数字高清电视的规模总和(8000万户)。

互联网电视以更佳的内容和体验使众多家庭回归客厅大屏,同时其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在日益凸显。

事实上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家庭大屏是指以电视大屏为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内容显示和承载的主体,以家庭成员为信息接收对象的媒体介质。

家庭大屏可视为一种深入介入信息接受者家庭娱乐生活的独特媒介终端,区别于包括PC、手机、PAD类的半移动移动终端等“小屏”个人设备。

到底是大屏为王还是小屏为王,已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这个焦点的重要性在于内容生产商的未来战略重点布局。

如果家庭大屏代表着多人共同收看,那么小屏代表的就是个人单独收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收看方式必然带来对内容消费的不同需求。

当然,对目前大部分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而言,大屏渗透率如此之高确实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传统的内容制作不需要大的变革。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大屏小屏之间的互动,或者说跨屏的收视行为正在提升,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就需要内容提供者的思考和创新了。

在这方面央视做得不错,央视新媒体生态矩阵已构成完美的生态闭环,从电视大屏移动端,央视专区、央视网PC端、中央电视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财经客户端央视影音客户端、CCTV微视客户端、各频道栏目微博微信等全台融媒体资源,全面覆盖、多屏互动

2017年,央视强势推出引领大屏互动的新手段,采用最新音频水印识别技术,在电视广告播出的同时,让用户能够以小屏互动的方式,迅速获取并快捷购买广告对应的商品。

在不影响用户收视体验的前提下,完成广告的效果转化。

大屏小屏都做的小米科技?t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产品体验。

手机还要薄的小米电视4让电视变成一件挂在墙上的艺术品;无须特别布线安装的150寸米家激光投影电视用户体会到巨幕的震撼;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电视系统Patchwall让你发现“电视可以如此懂你”……当然,小米的小屏也有许多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移动优先”的需求。

在大小屏两强相争之下,一个融合的共生环境变得相当重要,我们当然期待一个多屏的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