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连载/从乒坛皇后到剑桥博士(三):剑桥皇后学院

教练问:“如果这个爱情和你的事业冲突了呢?”   亚萍回答得理直气壮:“人不能像机器一样,只会工作,不懂感情,家庭,爱情

人不可以没有感情,这种感觉很奇怪。

”   看到恩师那样担心,亚萍不由得安慰他,自己会以团队为重,顺其自然。

可是张燮林深知:这个女娃一旦爱上,就像打球一样,将全部真诚奉献出来,他不禁祈祷那个会扰乱亚萍心绪的男生晚些出现。

可是谁也没想到,那个男生竟然一直在她的身边不远处,蛰伏了七年。

这个男主角就是林志刚

一盒巧克力的蜜意初恋   邓亚萍并没有太多注意跟他同年进入国家队林志刚

她只听说男队新人的林志刚,有着非凡的技艺和过人的能力,她只知道那个广东男孩说话有些咬文嚼字,白白的皮肤,娃娃脸,倒是有那么点福相。

她最关注的倒是林志刚的打法。

有人调侃邓亚萍说:“林志刚打起球来活脱脱一个男版邓亚萍

”开始邓亚萍没在意,可是被说多了,不由得对林志刚留意起来。

这个林志刚外表看起来斯斯文文,个性却很执拗。

生活井井有条,打球更是追求完美。

1993年对邓亚萍林志刚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

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合练,他们在四十二届世乒赛上竟取得了混双第三名的好成绩。

国家队的随队医生关大夫便琢磨了起来,两人正好是混合双打,若能更加密切的交往,岂不是对公对私都有好处?   于是她就在给邓亚萍做按摩的时候,探了探邓亚萍的口风:“亚萍,你跟林志刚配合得怎么样?”   亚萍不知该怎么回答,称赞吧,怕被察觉自己的小秘密,批评呢,又不知批评他什么,于是亚萍难得一回地支支吾吾起来:“挺好的……”关大夫一看就明白了,不由得加紧问:“我觉得你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下,志刚这人还是很不错的,你说呢?”在多年共同的训练生活中,他们早就有了莫名的好感,只是谁也不好说穿,有了关大夫的催化,两人开始了青涩的初恋。

亚萍火一样的球风让林志刚也斗志满满,业余时间两个人也曾双双上街散步,谈球艺、谈想法、谈未来……唱卡拉OK的时候,林志刚也会陪亚萍一起唱她最喜欢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但因为二人都是国家队的主力队员,又配对混双不久,碍于面子,不好向大家公布,于是出去散步的时候二人总借讨论技术之名,队友一起聚会的时候两人也总会保持距离,表现得不在乎对方。

这年11月,邓亚萍林志刚代表国家队一起出征在瑞典举行的乒乓球公开赛。

前往瑞典前,在去镇江的大巴上,林志刚悄悄地塞给邓亚萍一盒心形巧克力

那是一个红色的包装盒,上面有个金色的蝴蝶结。

邓亚萍抓着巧克力,心里紧张极了。

她知道巧克力代表的含义,那是爱情

可是在林志刚的注视下,她想吃掉它,却又舍不得。

想珍藏起来,又怕林志刚觉得她矫情。

她恍惚地把巧克力从左手递到右手,又从右手递到左手。

如此反复多次,急得出了一身的汗。

林志刚终于忍不住了,他拿过邓亚萍手中的巧克力盒子,取出一块剥去包装的锡纸,再递给她。

邓亚萍巧克力小心地含进嘴里,那丝般的润滑和缠绵从邓亚萍的舌尖一直缠绕到她的心里,让她恍惚了很久。

平日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邓亚萍,现在面对心上人的示爱,却显得那么娇羞和茫然,而林志刚看到亚萍没有什么反应,也不敢多问一句话。

离开镇江的前一天晚上,林志刚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和邓亚萍单独相见。

林志刚喃喃地说:“我是第一次给女孩买巧克力,那个……不知道买的合不合你的口味。

邓亚萍拿出那盒巧克力林志刚看。

林志刚巧克力原封未动,心里很紧张,以为她要把巧克力还给他。

邓亚萍看他紧张得满脸通红,忍不住笑了:“这盒巧克力我想等到比赛结束再吃。

咱们都努力,争取拿金牌,到时用它给咱们庆功!”林志刚这才大舒一口气,庆幸自己不是一厢情愿。

正是有爱情的保证,瑞典比赛场上邓亚萍表现得尤其出色,她不仅轻松摘取了冠军。

林志刚也表现出色,他和刘国梁合作赢得了男双冠军。

瑞典归来后,邓亚萍林志刚爱情国家队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这一年,邓亚萍20岁,林志刚22岁。

好胜之心遭遇犹豫之情   这对国家队的金童玉女的爱情让他们在事业上也迎来了巅峰。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只要有乒乓球大赛,赛场上就会有邓亚萍林志刚的身影。

林志刚的球也打得非常棒,由于动作非常优美洒脱,圈里人送他一个“马骝刚”的美誉。

尽管如此,国家队的领导还是决定把林志刚送回广东队

因为邓亚萍乒坛太重要了,她的作用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为了保护国宝级的邓亚萍,领导只好对林志刚忍痛割爱。

被打回广东队后,林志刚发奋努力,很快便重新回到国家队中。

然而再次归来的林志刚已没有了以往一线主力的位置,甚至一度还给参加奥运会等比赛队友们当起赛前陪练。

他与邓亚萍的恋情悄悄地转入地下。

而另一方面,邓亚萍在那时接连拿下数个世界冠军,一个黯然失色,一个荣耀光鲜,林志刚邓亚萍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这让林志刚很失落,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落差,他担心二人的爱情之路走不长久。

邓亚萍只觉得自己的感情不会改变,而且相信林志刚会支持自己夺冠,恰巧邓亚萍在广岛亚运会上输给了小山智丽,心情不太好,她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顾及男友,他们俩有了隔阂。

不久,林志刚代表广东队跟随国家队一起到美国比赛

没想到林志刚在赛场上的优美洒脱竟然给他自己惹了祸。

一位美籍华裔女球迷疯狂地迷上了“马骝刚”。

只要有林志刚比赛女球迷就疯狂地给林志刚呐喊助威,大喊“我爱你”,尖声喊叫高出了所有人的声音,坐在看台上的队友们还取笑林志刚在异国魅力四射……   比赛结束后,那位女球迷竟然执著地跟着林志刚

林志刚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队友们不得不关上休息室的门,女球迷则伫立在门外,久久不肯离去。

女球迷的事儿邓亚萍也知道,有时两个人在电话里说起来,邓亚萍还为女球迷的痴迷所感动。

可是接下来的事儿让邓亚萍林志刚都有些哭笑不得。

林志刚回国后,继续服役广东队邓亚萍仍在北京。

女球迷竟然从美国飞到广东找到广东队,要求见一见林志刚

林志刚本不想见她,可一想到人家大老远地从美国跑来,有些于心不忍。

他本来打算跟邓亚萍一起见见女球迷,把事情说清楚,但此时的邓亚萍国家队集训,不在广东,林志刚不愿意让邓亚萍浪费时间和精力,就自作主张,一个人见了那个女球迷

见面之后,面对女球迷的热情,林志刚表示自己已经有交往多年的女友,并且打算结婚,只是为了免得球迷找亚萍麻烦,没有透露她的名字。

交谈几句就分手了,让林志刚没想到的是,女球迷的感情也因为跟林志刚的接触更加升温。

女球迷不管林志刚有没有女朋友,回美国后,接二连三地给他写信,倾诉自己的思念和爱慕。

林志刚回了一封信,强调自己已有了女朋友。

可对方不理睬,兀自来信。

林志刚出于礼貌,偶尔给女球迷回一封信。

可旁人并不知晓林志刚女球迷信里的内容,女球迷频繁的来信使大家猜测林志刚是否陷入另一段感情。

其实林志刚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不想伤害女球迷,坚信女球迷的狂热会慢慢淡化,他本想告诉邓亚萍,可犹豫了很久,觉得这个事情不该让集训的邓亚萍平添烦恼。

可正是这种犹豫,造成了两人最大的误解。

此事终于传到邓亚萍耳朵里,亚萍不信,打电话给林志刚:“你是不是跟她通信很久了?”“她是不是还去广东找过你?”“你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告诉我?”林志刚说:“我觉得这是小事,不值得告诉你!”亚萍非常生气:“你知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最主要的就是坦诚和理解,如果这样都做不到的话,那还怎么相处……”而林志刚却觉得亚萍小题大做。

女球迷的热情的确让林志刚找到些许被人崇拜的感觉,与邓亚萍在一起所承受的失落和压抑在女球迷这里得到了补偿。

可是他不认为这能撼动二人多年的感情。

亚萍的拗劲上来,让林志刚一直压抑的情感也爆发出来,两个人大吵一架。

异地恋的辛酸与思念,都变成了互相诘难。

此后,虽小有争吵,但由于林志刚的开朗活泼,邓亚萍的善解人意,他们心中并未产生隔阂。

邓亚萍常常是跟林志刚生完气还会帮林志刚洗这洗那。

可是在女球迷的问题上,矛盾却越积越深,这件事竟然成为横亘在他们中间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林志刚自始至终对那个华裔女孩儿没有半点其他想法,可碰到心高气傲的邓亚萍,常常就转化成了原则问题。

于是,同样追求完美的他们为了逃避矛盾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分手,一对恋人就这样分道扬镳……   她不想因和男朋友分手而影响中国队的成绩,于是训练时跟机器人一样:接发球,教练以每分钟四十五个球的速度,连珠炮般发向球台的两角,必须拼命奔跑着一一接回;练扣杀,乒台对面的教练两边喂球,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刁,她就像影子般往返移动于一米半宽的球台两侧。

用大运动量找回自己的状态……当邓亚萍在亚特兰大第二次夺得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终于情难自控,泣不成声:“太难了,几年之后我还能夺得这个冠军,我付出的太多了!”   她付出了爱情,付出了超人的努力,献出了火一样的青春。

林志刚则选择了更彻底的逃避。

1998年,林志刚广东队退役,直接奔赴法国,加入了法国著名的“飞跃俱乐部”。

重聚在世纪之交   邓亚萍在诺丁汉交了很多朋友,每个人都说亚萍很棒。

可是当她一个人回到居所的时候,亚萍只是个等待关爱的小女人。

居所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她羡慕朋友们成双成对的亲昵,而在外越是热闹,回家后的孤寂就更像水一样一点点渗透到邓亚萍的骨髓里。

这时的邓亚萍已经27岁了,自从几年前与林志刚分手后,她虽有尝试着找朋友,却一直没有涉足真正的情感。

不是不想,而是认为:遇到那个人之后,其他人就只能是将就了。

亚萍不喜欢将就。

每到夜深人静,一个人躺在床上,林志刚那帅气的面容和阳光的笑容,无数次在她的脑海里盘旋。

那些一同打球并肩作战的美好日子,那盒大巴车上的巧克力,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写情书、第一次以情侣的身份跟他的朋友聚会被称作“林嫂”……   回过头想想,如果不是那个美籍华裔女孩儿的出现,他们的爱情或许早已瓜熟蒂落了。

亚萍也常常问自己:如果是现在的话,自己还会像以前那样解决问题吗?自己还会不管不顾地一味斥责对方不够真诚吗?也许从他的角度想,自己的做法是不是真的有些盲目冲动……每次想到这些,邓亚萍都懊悔不已,自己当初太要强、太好胜,做法也太冲动、太不理智了!   尽管两人多年一直没有联系,但邓亚萍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林志刚,知道他这些年来一个人在法国打拼,依然孑然一身。

就算再麻木的人,也能猜出林志刚的情谊,何况是邓亚萍,她很想给他打电话,但女孩子的矜持让她几次拿起话筒又放了下来。

犹犹豫豫中,一年多过去了。

2002年初,邓亚萍再也忍不住思念的煎熬,拨通了他的电话,轻轻地问:“你还好吗?”林志刚接到电话,先是觉得自己听错了,随即兴奋地几乎要把电话扔出去,话语里有几分紧张和激动:“我挺好的。

你呢?现在好吗?”百感交集的泪水从邓亚萍的眼眶涌了出来,林志刚隐隐听到了邓亚萍的哽咽,内心五味杂陈……   这以后,两人经常在电话里聊天。

直到邓亚萍剑桥的学习情况稳定,林志刚和瑞典名将卡尔松合作,使飞跃队两度获得法国乒超冠军,两人通话时,林志刚试探着对邓亚萍说:“我想过来看你,行吗?”邓亚萍迟疑了一会儿,吐出三个字:“你来吧。

”   英格兰的北部,冬季也就进入了它的雨季,在淅沥沥的雨丝之中,一个草长莺飞的春日也就不远了。

(未完待续)。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