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s’s Story

单枪匹马的英雄总会有疲惫的一天。

下载论文网   对于乔治·卢卡斯来说,他可能更像是这个英雄世界里的一个手工艺人:不仅独立对抗这个世界,还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1977年5月1日,旧金山Northpoint Theatre举办了一场《星球大战:新希望》的试映会。

33岁的乔治·卢卡斯表面平静地等着同行们的反应,他很介意他们的评价。

当灯光亮起时,观众们站起来,对他用尽所有他们能找到的赞美词。

终于,乔治·卢卡斯松了一口气,总算可以捞回成本了。

后来,他对《第一财经周刊》总结说,“在过去的35年时间里,星球大战系列出了一部又一部,我意识到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制作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星球大战系列至今在全球创造了超过4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  但当时,钱是他以自己1973年的《美国风情画》—5项奥斯卡提名和1.45亿美元票房—的名声为资本,从20世纪福克斯那里弄到的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但到那天晚上为止,《星球大战》已经超支了300万美元—特效就花掉了1/3的费用。

拍《星球大战》是因为,他觉得“生活中我们找不到一个现代神话故事,教给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一个充满幻想的人生观”。

但那时候,没有人要看科幻电影,甚至也看不出这类电影可能会卖座的痕迹。

但他当时的窘迫并不在于是否会卖座,甚至也不是钱的问题。

他的科幻电影应该发生在“很久以前,遥远的星际里”,那里,应该有虚拟的星球和城市,但好莱坞没有特效公司,甚至大电影公司里也没有能让他满意的特效部门。

当时的好莱坞公司并没有太在意特效这种东西,在1970年代早期被《教父》的成功所引发的艺术电影进入高峰后,它们甚至削减了效果部门。

卢卡斯的解决办法很简单:自己建立一家特效公司

1975年,他在加利福利亚的范努斯市选择了一间旧仓库,把一堆从来没有做过电影的家伙塞了进去,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简称:ILMA)诞生了。

出于同样原因,后期音效制作天行者音效(Skywalker Sound)也建立起来。

此后他又建立了Lucas Art游戏开发公司卢卡斯动画以及卢卡斯出版公司等。

最初,这几家公司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卢卡斯自己拍摄《星球大战》的要求。

但他当时的各种不满意,成就了一个横亘整个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完整体系。

这个体系花了30年才最终建立。

卢卡斯,1977年的那个年轻的票房胜利者,成为了他那一代中唯一停止拍片工作的导演

虽然他一直没有停止去发现那些从未使用,但可能和可以执行的新技术,却没有把它们用来继续为自己拍电影,而是建立了一个影像实验室。

1996年,《电影手册》的Nicolas Saada把1977年的那个晚上写进《Films of 100 Years》里,他感到很遗憾,《星球大战》是好莱坞最成功的电影故事之一,却也许断送了一位他那个时代最具潜力的电影导演的生涯。

电影并不是卢卡斯最值得赞颂的作品,它甚至后来也不是他所追求的—人们永远都会把他和《星球大战》绑在一起,他的天行者庄园也永远是一个值得冒险的地方。

尽管卢卡斯每次发现,都会坚决地把冒犯者送上法庭。

卢卡斯,1973年成立的那家卢卡斯电影公司,最有价值的电影只有《星球大战》系列,它拍了6集;以及《夺宝奇兵》系列,它拍了4集。

后者是卢卡斯从小梦想中的人物,后来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创造了“印第安纳·琼斯”这个永远都在冒险的角色。

电影学者Richard Maltby刻薄地把它称为“生命力短暂”的电影,他甚至不愿再在他的书《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里提到它。

但他赞美了由《星球大战》所开始的那种追求后期、追求特效、穷尽技术想像力的现代好莱坞工业—这是比几部电影更值得记住的事情。

在不做导演的22年里,卢卡斯变成了一个技术狂人、CEO和拓荒者。

因为太投入到其中,他的婚姻也因此破裂。

但这件事情,导致了一家公司和一个人物的另外一个传奇。

最初的工业光魔主要采用模型实拍再加后期合成技术—《星球大战》里那片虚拟的星际、城市大多是由模型完成。

尽管《星球大战》成功地让科幻电影这类早遭淘汰的类型起死回生,卢卡斯对此并不十分满意。

1979年,他在工业光魔成立了一个电脑绘图部门。

主管这个部门的Ed Catmull创造出了纯电脑制作电影技术,此后又成为了皮克斯(Pixar)的缔造者之一。

但那时候,这个部门起的作用也就是负责为特效着色,比如为“绝地武士”画激光剑的光束。

1985年的圣诞节,卢卡斯为了解决与妻子的离婚协议,接受了当时被赶出苹果公司的乔布斯500万美元,同时保证投入后续运营500万美元的出价,卖掉电脑绘图部门。

此后,在乔布斯的管理下,皮克斯正式成立,研究当时还是未来的3D动画特效制作

最终,它于2006年1月被迪士尼以总价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此后,他再也没有卖掉过一家公司

1999年,距离1977年5月1日已经22年了,他再次导演了《星战前传I :幽灵的威胁》。

这一次,它又成为当年最盈利的电影—它的那些公司电影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效果,收获4.3亿美元票房。

但这一次,人们走出电影院时,都怀着和Nicolas Saada一样的悲伤:卢卡斯已经不再是一位会讲故事的导演了。

“原先的三部曲是非常优秀的。

但那之后卢卡斯制作电影,也就是星球大战的前传,实际上质量不如最初的电影

好莱坞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这种评价,让卢卡斯很伤心。

“过去的三部星球大战遭到了一些观众的质疑和负面的回应。

因此我想:‘为什么观众已经觉得我不再有能力拍了,我自己却要硬继续拍下去呢?’”卢卡斯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正在丧失创新的能力,但创新—这件事情在他花了37年建立起来的公司们里从未消失过。

卢卡斯出版源源不断地为他带来授权收益,工业光魔天行者音效已经成为了好莱坞近二十年来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了好莱坞工业体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最烂的烂片《魔鬼克星第二集》—天知道到底还有哪部电影能与之匹敌—到黑泽明或者《复仇者联盟》,每年,它们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制作电影中。

他太成功了,所有人都崇拜他,都想模仿他、学习他。

这其中包括当时负责《星球大战特效的工程师John Dykstra。

Dykstra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直接与工业光魔对抗,并在2004年因为《蜘蛛侠2》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效果奖。

迄今为止,工业光魔制作与参与了297部电影天行者音效为323部电影制作特效

2012年10月30日,卢卡斯把它们都卖掉了。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