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嗜酸粒细胞性鼻窦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嗜酸粒细胞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90例嗜酸粒细胞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对照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主观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和Lund—Kenned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嗜酸粒细胞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布地奈德混悬液 嗜酸粒细胞鼻窦炎鼻息肉  中图分类号:R977.11; R76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23—0036—03  Effect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combined with nasal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14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QIU Yongliang*, ZHONG Zhuanglong, DAI Feng, XIE Zuojun(Department of ENT,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xiang City, Pingxiang 3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combined with nasal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ninety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combined with nasal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with 145 cases each. The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ment of subjective symptoms, VAS symptoms score and Lund—Kennedy scor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ubjective symptoms was obviously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arison of VAS symptoms score and Lund—Kennedy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treatment, however, the above—mentioned scores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combined with nasal inhalation of budeson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possesse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budesonide; eosinophil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鼻窦炎鼻息肉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类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宿主免疫缺陷、变态反应和内分泌失调等[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目前临床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形成了手术、药物、随访等综合治疗理念。

内镜手术是临床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段,布地奈德喷鼻剂可有效修复术后损伤的鼻腔鼻窦黏膜、重塑组织和抑制炎症反应[2]。

对此,本文分析了鼻内镜手术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嗜酸粒细胞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90例嗜酸粒细胞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

观察组:男88例,女57例;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26.7410.35)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病程(10.543.48)年。

对照组:男93例,女52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27.6011.00)岁;病程8个月~20年,平均病程(11.025.39)年。

患者诊断标准参考《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3],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嗜酸粒细胞浸润性鼻息肉

纳入标准[4]: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确诊为嗜酸粒细胞鼻窦炎鼻息肉;③患者治疗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地西泮10 mg,术中给予5%葡萄糖500 ml和酚磺乙胺0.75 g混合静脉输注。

使用予镰状刀自鼻腔外侧隆起部位切开钩突黏膜,取出钩突骨质。

之后用直钳咬开筛泡进入筛窦,清除筛窦病灶。

然后沿筛顶开放额窦,打开蝶筛隐窝开放蝶窦,并扩大上颌窦开口,术后用凡士林纱条填充止血。

给予甲泼尼龙8 mg,口服,3次/d。

观察组: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一致。

术后给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患者经鼻雾化吸入1 mg/2 ml的布地奈德混悬液,2次/d,每次15 min。

两组患者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主观症状改善时间  记录患者从接受治疗开始至主观症状基本消失的时间。

1.3.2 VAS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5]  采用VAS自评量表评价鼻部症状,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主观症状越严重。

Lund—Kennedy评分[6]:①无息肉为0分,息肉仅在中鼻道为1分,息肉超出中鼻道为2分。

②无水肿为0分,轻度水肿为1分,重度水肿为2分。

③无鼻漏为0分,轻度鼻漏为1分,重度鼻漏为2分。

④无癖痕为0分,轻度癖痕为1分,重度癖痕为2分。

⑤无结痴为0分,轻度结痴为1分,重度结痴为2分。

单侧评分总分为10分,双侧评分总分为20分。

1.3.3 临床疗效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鼻窦口开放性良好,无脓性分泌物渗出。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窦腔黏膜有少量肉芽组织、水肿、脓性分泌渗出等现象。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治疗无效。

临床疗效=(治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观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VAS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治愈88例,有效40例,无效17例,临床疗效为88.28%(128/145);对照组治愈57例,有效46例,无效42例,临床疗效为71.03%(103/145)。

2=13.65,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常见的顽固型耳鼻喉科疾病,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鼻内镜手术,其治疗原则为保持鼻窦内外的引流通畅。

但由于术后患者鼻腔暴露,黏液清除功能损伤、鼻腔黏膜处水肿等因素,患者鼻腔容易受细菌和病毒侵袭造成感染并阻止鼻腔上皮化。

且研究发现[7],鼻息肉患者的免疫学观察中含大量炎性细胞,极易再次形成息肉导致疾病复发。

及时采用药物治疗,能显著缩短鼻腔功能恢复期,并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提高临床疗效。

布地奈德混悬液作为一种非卤化糖皮质激素,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息肉再发和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并避免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8],患者使用地奈德混悬液后,约30%的药物留滞在鼻腔黏膜部位发挥药理作用,再通过鼻腔静脉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还有70%通过鼻咽部进入肠道系统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布地奈德混悬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能有效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从而降低患者体内内源性皮质醇的产量。

且根据唐凤珠[9]的研究发现,布地奈德混悬液能有效抑制嗜酸粒细胞向炎症局部的转移和趋化,降低了患者感染的概率。

在本文实验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VAS症状评分和Lund—Kennedy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鼻内镜手术联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嗜酸粒细胞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郑岩, 刘鹏飞, 郭丽娟, 等. 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白细胞介素13及其受体2的表达与意义[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3): 230—235.  [2] 张卫拾, 高刚, 钱茂华, 等. 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术后囊泡处理中的应用[C] //2013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五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165—166.  [3] 陈禹潭, 曹金红, 梁耕田, 等.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主客观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 48(4): 335—336.  [4] 胡志强, 黄勇辉. 尼卡地平复合硝酸甘油在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15, 15(1): 43—44.  [5] 王明婕, 周兵, 李云川, 等.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分类中的作用[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 48(8): 650—653.  [6] 罗庆, 邓洁, 徐睿, 等.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49(2): 103—108.  [7] 吴敬东.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术后嗅觉功能恢复以及生存质量回归的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21): 1729—1732.  [8] 韦富贵. 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对耳鼻咽喉科急性炎症患者的疗效评价[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 35(4): 126—127, 130.  [9] 唐凤珠. 慢性鼻—鼻窦炎筛窦黏膜和筛骨的病理学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 19(6): 1032—1034.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