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的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分析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无外伤史的玻璃体变性混浊患者300例(350眼)随机分成治疗组150例(175眼)和对照组150例(175眼)。治疗组用离子导入仪将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用氨肽碘眼药水局部点眼法治疗。结果 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氨肽碘离子导入玻璃体变性混浊治疗

玻璃体变性混浊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是一种较常见眼部疾病。临床上常用氨肽碘药物治疗,氨肽碘系采用猪全眼球和甲状腺经胰酶和真菌蛋白酶水解提取而成的生化制剂,含有机碘和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天氨酸、冬氨酸、赖氨酸等十八种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具有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混浊吸收,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提高视觉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玻璃体变性混浊疗效[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1月~2006年7月以来门诊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300例,其中男98例,女202例,年龄45~80岁,平均62.5岁。其中伴随疾病:高度近视98眼,白内障30眼,黄斑陈旧性病变7眼,视网膜闪光54眼。300例患者均无外伤史,B超示:玻璃体内条状、点状混浊,网膜无脱离现象。扩瞳眼底检查:玻璃体变性混浊的形态:点状、泥沙样混浊125眼,絮状混浊107眼,团块状混浊105眼,玻璃体后脱离环状混浊13眼。发病时间:<1个月82眼,1~6个月115眼,>6个月153眼。

1.2 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175眼),对照组150例(175眼)。治疗组用离子导入仪,眼垫法,患者取坐位,导入仪的镜架电极上放置两块4cm×5cm纱布块,在相应铜片部放上生理盐水棉球,在棉球上滴入约0.5ml氨肽碘眼药水,同时结膜囊内点氨肽腆眼药水闭目,此时戴上镜架,使铜片、棉球与眼睑充分接触、贴紧,镜架带固定枕部;另一极置于手掌内(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湿掌心)选择正极。通常电流0.3~0.5mA,治疗15min,每日治疗1次,15天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用氨肽碘眼药水局部点眼,每次2滴,每日4次,15天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及检查所见,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治愈:眼前黑影消失,视网膜闪光消失,视力有增进,扩瞳眼底检查点状、泥沙状混浊全部吸收清除;显效:眼前黑影消失,视网膜闪光消失,视力无增进;有效:眼前点状、网状黑影消失,团块状黑影缩小变淡,扩瞳眼底检查团块状混浊缩小、变淡;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两组病例全部在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显示:氨肽碘离子导入治疗150例(175眼),治愈49眼,治愈率28%;显效70眼,显效率40%;有效35眼,有效率20%;无效21眼,无效率12%;总有效率88%。对照组150例(175眼),治愈14眼,治愈率8%;显效21眼,显效率12%;有效49眼,有效率28%;无效91眼,无效率52%;总有效率48%。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表1 2个疗程玻璃体变性混浊治疗情况比较 眼(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