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摘要:本文选取近几年爆发的湖北高校网络热点事件,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传播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和外延的解释,依据其传播特点提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管理策略。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高校 网络舆情 管理机制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   1.高校网络舆情主体   (1)高校学生

这也是目前多数研究学者认同的主体,在现实中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主体

这类主体受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稳定等特点的影响,对社会现象和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对推动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有着特殊而深刻影响。

例如“华中科技大学连发大学生跳楼事件”、“湖北大学生申请公开公务员妇检信息”等。

(2)大学教师。

目前只有少数学者将其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这部分主体因高学历、高素质、特殊职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对各类事件的观点看法往往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例如“长江大学数十名教授‘跪求’政府取缔涉嫌污染校园的小钢厂”。

2.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   (1)关乎师生切身利益的校内一切事务。

这也是目前多数学者认可的,其诱发因素有涉及高校本身管理漏洞的,如“武汉理工大学假文凭事件”;有影响高校声誉的,如“湖北高校十大校花评选”;有关乎教师学术道德的,如“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抄袭事件”、“肖传国事件”。

(2)校外网络热点事件

这其中有反映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变化的,如“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院大学生称白毛女应嫁给黄世仁引发争议”;有反映大学生参与民主政治意识逐渐增强的,如“三峡大学生申请公开‘表叔’杨达才工资”。

3.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   广义上网络舆情载体即互联网,目前主要将其分为校内网和校外网两类。

校内网包括校官方新闻网站、学生自建网站、校园官方BBS论坛,校园官方微博、微信以及校内学生工作部门组建的QQ群,这些是承载舆情的基本场所。

校外互联网包括电子邮件、BBS论坛、百度贴吧、博客、网络新闻、视频、微博、微信,这些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便利的信息获取和交流途径。

4.高校网络舆情的本体   有关舆情本体的界定学术界看法基本一致,落脚点都在意见态度上,高校网络舆情的本体同样是基于舆情本体,是一种意见、态度、情绪和观点的总合。

经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高校网络舆情泛指作为主体高校师生通过互联网对关乎自身利益的校内事务及国内网络热点事件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意见、态度、情绪和观点的汇集。

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   1.传播内容的单一性与海量性   这里所指的单一性是相对于国内外热点事件的海量性来划分的。

以近两年湖北高校发生的几起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可以将单一性事件按性质划分以下三类。

(1)学校安全事故类。

近几年这类事件高校中频发,网络上热度持续升温。

如“2011年华科大接连发生大学生跳楼事件”,当时有媒体报道称“9天发生3起跳楼事件”引发网民热议,社会对高校生命教育的缺位给予猛烈的抨击。

个别事件网络传播影响力巨大,但也不乏一些苗头性事件在各大论坛社区存在,在师生及社会民众之间造成恶劣的影响,如“2012年研究生在三峡大学校园内被撞死”,在天涯社区、百度贴吧、校内学生QQ群之间广泛流传。

(2)教师学术道德类。

学术监督一直是社会监督的重要领域,学术不端事件的频发对高校甚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形象损害极大,如“武汉理工大廊坊硕士班涉嫌学历造假”、“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抄袭事件”,这些事件使得网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及学术能力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3)师生切身利益类事件

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校园环境、毕业就业等问题,如“湖北一高校学生被就业,不交证明不给毕业证”、“长江大学数十名教授‘跪求’政府取缔涉嫌污染校园的小钢厂”。

以上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三个主要内容,另外还有一类也值得关注,媒体的失实报道对高校形象的“抹黑”,如“湖北一大学生办助学贷款要盖26个章”,被证实是学生对政策没有理解清楚导致媒体失实报道,属于假新闻,但从事件背后同样反映出高校在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信息传播上存在一定问题,使得信息不对称,此类虚假新闻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形象。

2.传播渠道的开放性与局限性   网络舆情传播渠道即互联网,所谓开放性具体指高校网络舆情载体中的整个互联网;而局限性指校内论坛实名制,国家从2005年起就开始对全国高校BBS推行实名制,各大高校相继都开始实行,这样论坛中的信息就具有相对的隐秘性,也相对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渠道。

3.传播信息的特定性与广泛性   这是相对于传播渠道而言的,信息在整个互联网传播,其受众具有广泛性,而校内媒介其受众相对特定。

这里的特定和广泛仅从信息源头角度区分,不排除特定受众将信息带出到开放性的场所进行的再次传播

4.传播效果的可控性与破坏性   这是针对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的特点而言的。

学生参与社会突发事件,其出发点仅是在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的责任感,他们并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进而不会导致偏激行为发生;再者就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其价值观、人生观还处在一个转变期,很多错误的意识有待教育改变,所以这类网络舆情可控性很高。

但是对于安全事故类舆情性质相对恶劣一些,其传播效果有可能出现破坏性,进而会造成连锁反应。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   1.建立健全责任约束机制   目前高校负责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机构分散,多数高校将这块工作划归到校党委宣传部门负责,部分高校工作划归到校团委负责,在校办公室、学工部、网络信息中心、保卫部、各系部等多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导致舆情工作分工不明、责任主体缺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或者直接处理当事人敷衍了事,使得工作不能良好的运转。

而建立责任约束机制,在制度上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制定工作绩效考核制、舆情工作专项督导制、领导问责制等制度来推动舆情工作的开展,保障舆情工作的顺畅运行。

2.完善监测上报机制   监测作为舆情工作的基础,是推动舆情工作其它环节顺利进行的保障。

目前多数高校还是采用人工监测的方法,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对高校及社会敏感信息要准确把握,接触学生工作的教辅人员在这方面有实际的经验,可以保障日常舆情监测,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言论行为,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直接打入舆论场,准确地获取信息,及时加强疏导。

对于部分结合软件进行检测的高校,要在技术手段上不断更新,对突发事件要及时果断上报部门负责人,保证及时研判高效应对。

3.采用评先评优动力机制   为了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工作责任心,可以在正常工作考核的基础上,对年度舆情工作先进个人予以荣誉和物质的奖励,如广东白云学院于2010年成立被称为“网络红军”学生工作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小组,由专职教师和学生组成,他们每天对学生微博、贴吧、Q群信息跟踪了解,汇总后上报学校。

同时,对学生不满情绪发帖疏导,监控网络舆情

这一做法还被评选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受到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表彰。

4.启动舆情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有庞大的人才优势,还可以挖掘各学科间的优秀学生,在学生中成立舆情社团,直接负责贴吧、论坛的监看工作,对苗头性倾向性动态及时上报教师,这也是维护高校网络秩序的新举措。

如江南大学的“网络红客”队伍由70多名学生骨干组成,后来又扩充至千人。

还有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类似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校园舆情管理。

这种做法不仅减轻了学校舆情管理的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锻炼学生的处事能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