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国之基础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作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一首《国家》唱出了“国”之真谛。提笔写下个简体的“国”字就能明白,有玉定中央,得四方拱卫,便可得疆域安定,海内升平。可见,国之基础,实为美玉

玉是国之基础,这一观念是先秦文明的传承。玉在华夏大地上自古就有着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一直倍受珍视。翻开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你会发现里面记载的座座名山都富含矿藏,尤其多是黄金美玉,就散布在山间溪水之中,这些远古时代的天然珍宝,至今仍闪动着璀璨耀目的宝色珠光,透过纸页,令人遥想。

“东山经之首,曰樕蛛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之鱼,其状如梨牛,其音如彘鸣。

“又南三百里,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

“……”。

这些动人心魄的美好记载,相传是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命伯益所作,为的就是给后人留下一份最有价值的历史财富。在往古的滔天洪水使人类濒临灭绝之际,禹王涉九州,探四极,疏通河道治水,最终凿穿龙门,将洪水引入大海,以人力平息了这场天灾。这一探索过程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次地理大考察,并且大禹后来还据此对中华大地进行了科学的划分。根据最早记录此段历史的《尚书·禹贡》可知:“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在根据水土划分九州之后,大禹仍没有停下他的工作。据《左传》记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又言“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这即是说,大禹治水分九州之后,决定用各州贡献的青铜,铸造九鼎,教化百姓。他先派伯益把治洪时记下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让精选出来的名工巧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种种奇异莫不记录分明,让百姓看到就能了解各地风貌特色,更能从此循规蹈矩,识辨善恶,远离奸邪。“禹铸九鼎,天下一统。”自此,九鼎成为“天命所在”,为世人所崇敬,却终是在周末战火里不知所踪,唯有那份写绘九鼎的图册,虽然在流传中失去栩栩如生的插画,终是成了如今唯一留存下的奇书《山海经》。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山海经》是一本荒诞不经的神异之书,不但这些内涵珍宝的名山大川所处位置不可知,山海之中的怪异鸟兽飞虫也不可见,那些神灵祭祀之事就更不可信了。但西汉刘秀曾在《上山海经表》中信誓旦旦的说:“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让刘秀敢“昧死谨上”的书,真的只是荒唐神话吗?实际上,书中记载的不但金玉所在是真,那些祭祀礼仪更是真实的,而且自有它的非凡意义,尤其是玉的应用最为特别。通读《山海经》会发现,无论哪座高山都有神明,无论哪条山脉都有总领,人类必须毕恭毕敬的祭祀它们,而且大多都要献上玉器。这是因为自三皇五帝时代起,玉就是高贵的代表,是人神皆爱的至宝。不同于任何其他矿石,玉石细腻、温润而又坚硬,像食物一样柔和又不可真正食用。远古时代对人来说饮食是第一位的大事,人们祈求神灵保佑也是为了风调雨顺好获得食物,所以巫认为神也像活人一样是将饮食放在首位的,因此就给神送去只有神才能食用的圣洁美玉,以玉事神。在巫觋的幻想中,黄帝等修仙之人吃“玉膏”,而天地、鬼神就吃特制的玉器。巫为玉注入了神性,玉也就成为了巫与神之间的桥梁。掌握玉石的巫觋因为可以与神灵沟通而抬高自己,最终轻松成为管理氏族部落的精英。作为祭祀主体的玉石,逐渐成为权势与力量的代表。在大禹治水成功之后,舜帝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就是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的,这块玉是他选择禹作为禅让对象的一个讯号,因此禹在天下的威望不久便达到顶点,后来登上王位更是顺理成章。禹王划分九州之后,也是要求各州上贡特产玉石,以制作不同的玉器。这些玉器用来做什么呢?其目的便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祭山。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

“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隗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冢也,其祠之礼: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以百珪百璧。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山以至于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瘗之。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

这些古人虔诚用玉祭祀山神的记载,究竟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这还是要从《山海经》说起。《山海经》的结尾是这么写的:“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馀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穀也,弋矛之所发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馀,拙者不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所有的山脉都富产矿藏,都属于“国用”,这才是祭祀它们的根本。或许,“蓝田种玉”的美好传说最早并非诞生于晋代,远古之人可能也有在金玉之山上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但实际上并不仅是如此。在那个时代,因治洪而统一起来的是各地部落联盟,于是虽然按九州划分了范围,分封了诸侯,但各部落依然信仰着各地皆不相同的神明,使用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图腾,同时也牢牢占据着各个势力范围中的不同矿藏山脉。虽然他们已经服从禹王的管理,按岁上贡特产,但如此联系不等于地方和中央就能从此密切,也不等于各地之间也就相处和谐。特别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不同,所产珍宝不同,在各地百姓交流贸易过程中,就容易因为缺乏理解而产生摩擦。这就需要中央的引导,将四方文明和地理知识向大众普及,提前消除误解,并且以身作则,亲自去各地巡游,祭祀每座山岭的神灵,这样一方面可以亲近诸侯,一方面可以掌握矿藏,把各地山脉都打上“国用”的印章。为了躲避洪水、存活下去,各个部落都尽可能地登上高山,占山而居。所以,《山海经》中出现的不同面貌的山神,就是不同部落的图腾,诸多信仰相似的小部落联合起来,就形成了有共同主神的大部落,各座高山也因此连成了数条山脉。要和这样的大部落搞好关系,就得将最郑重的礼节、最丰盛的祭品敬献给他们的神。这就少不了最珍贵的玉石了,而且根据各地信仰不同,风俗个性不同,还需要选择使用形状不同功用各异的玉器来表达对神明的重视。遥想远古时代,禹王巡视,官吏威仪,诸侯率领部落郑重祭祀,盛大的仪式进行到高潮,从都城带来的美玉名器埋在了山下……从此形成定制,一切活动皆与此同,山林矿产也从此顺理成章地成了“国用”。可见,玉能使人与神明得以沟通,使中央与地方得以联系,使国家稳定民族和谐,真是非凡之宝,为国奠基。

巡视祭山之礼俗,不仅出现于夏朝,后来的诸多帝王也多会选择巡游天下,登山祭祀,以求稳定大好河山。最有名的是秦始皇五次巡游,在各座名山都建宫礼祭,登台祝祷,还于泰山之巅进行封禅。但可惜的是,这位横扫天下一统六国的始皇帝过劳死在途中,之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他曾预想的千秋万代秦朝家业终是没有顺利传承下去。据今考证,秦皇胸藏如黄帝般铸鼎登仙的梦想,也热衷于翻阅《山海经》来寻觅先人古迹,所以很可能他在祭山过程中也遵从夏礼,恭恭敬敬埋下美玉,只是他的愿望并没有感动神明,只换得风雨飘摇,山河寂寂。这是因为,展示丰功伟业也好,郑重循礼祭拜也罢,如果对眼前的名山大川只有占有的欲望,对各地百姓加强统治却没有怀着一颗爱民的心,那么,用再美的玉,也不会通灵。

玉是国之基础,更需人心来平。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