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间质瘤16例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的胃肠道造影(GI)及CT检查。结果:16例均行胃肠道造影及CT检查,恶性14例,良性2例;肿瘤以向腔外生长为主(10例),类圆形或椭圆形居多(11例),绝大多数境界清楚(13例);良性瘤体平均大小3.1 cm×4.4 cm,平扫时密度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CT值净平均增21 Hu;恶性瘤体平均大小7.7 cm×6.3 cm,密度不均匀(11例),瘤中间坏死多见,增强后明显到显著强化,CT值平均净增加57 Hu。3例恶性瘤体旁见成簌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2例侵犯周围组织,1例肝脏转移。胃肠道造影主要表现为局部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肠腔偏侧性狭窄,肿块黏膜面溃疡,病变段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结论:小肠间质瘤有一定的影像学检查特点,GI及CT检查能确定小肠间质瘤的存在,CT能估计病变的良、恶性,对治疗起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 小肠间质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胃肠道造影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发生胃肠壁最常见的间叶原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等技术的应用,已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相比之下,胃肠道真正的平滑肌或神经原性肿瘤少见。小肠间质瘤发生率低于胃间质瘤[1],笔者收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小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从而指导其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8~75岁,平均52.3岁。主要临床表现:黑便5例,腹部不适4例,腹痛2例,腹胀、呕吐1例,腹部肿块3例,发热2例,术后复发1例。16例分别行胃肠道钡餐检查及CT检查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SOSENTION16螺旋CT机扫描。禁食8 h以上,常规上腹部CT检查扫描前准备,扫描前30~60 min口服清水或浓度为3 %的泛影葡胺500~800 ml充盈胃及小肠扫描方式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动态增强,层厚、层距均为1.0 cm,螺距1.0。CT对比剂为三代显(碘比醇注射液),浓度为300 mgI/ml,总量为90 ml,注射流率2.5 ml/s,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扫描延迟时间动脉期为25 s,静脉期为70 s。胃肠道造影采用飞利浦500MA数字胃肠机。

1.3 病理诊断标准 免疫组化CD117(c—kit蛋白)和CD34阳性。当前GISTs被定义为消化道表达CD117,富于细胞的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最常见的间叶原性肿瘤,CD117阳性接近100%,CD34阳性表达约70%~89%。CD34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抗原,在GISTs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真正胃肠道内外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基本不表达[2]。

2 结 果。

2.1 胃肠道造影 肿瘤来源于空肠8例,回肠5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局部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12例,可仅累及一侧肠壁并沿肠腔长轴发展,造成肠腔偏侧性狭窄9例;病变段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13例;肿块内变性坏死累及黏膜面时形成溃疡6例;1例腔外肿块肠腔相通内见钡剂。

2.2 CT表现 良性小肠间质瘤2例肿瘤来源于空肠。CT表现:肿块平均大小3.1 cm×4.4 cm;均为向腔外生长的椭圆形或圆形密度均匀病灶;1例见斑片状钙化,增强后CT值净增加10~30 Hu,平均18 Hu,均呈均匀强化。

恶性小肠间质瘤 14例:肿瘤来源于十二指肠3例,回肠5例,空肠6例。主要CT表现为:肿瘤大小2.2 cm×3.2 cm~18.0 cm×8.6 cm,平均7.7 cm×6.3 cm,仅1例肿瘤最大径5 cm;向腔外生长8例,向腔内、外生长4例,向腔内生长2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9例,呈分叶状4例,呈哑铃状1例。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净增加 40~85 Hu,平均57 Hu,密度不均匀,瘤内见片状低密度坏死区;4例肿瘤坏死区与肠腔相通,造影剂和(或)气体进入瘤内。境界清楚12例,侵犯周围组织境界不清2例;瘤体旁可见成簇状线状排列血管3例;肝转移1例(图1,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