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作力量看华语摇滚风云,滚石三十年与中国摇滚_滚石100张摇滚专辑

滚石三十年的版图上,除了人所共知的校园民谣和都市情歌外,最为彰显“滚石”这个名字风骨的,是它一直对中国摇滚音乐的大力推动。

1982年罗大佑发表的《之乎者也》被视为打破了华语音乐既有格局。

在这张专辑中,《鹿港小镇》和《之乎者也》足以视为摇滚在台湾本土化的先驱。

尽管作为“滚石”挺进大陆的试验田,由滚石唱片副总经理张培仁离台赴京后创办的魔岩文化及旗下“中国火”品牌,不过只得短短的三年多光辉岁月,但已然足够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史乃至文化史上一座空前的,也是绝后的丰碑。

倘如怀旧乐迷所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摇滚群雄并起、巨星争辉的黄金时代的话,那么这个大众眼里的黄金时代,以及那些巨星,很多都来自魔岩中国火的幕后推动和制作包装。

尤其需提及的,是张培仁贾敏恕这两大幕后推手:后人皆曰魔岩大陆市场见识了现代唱片工业体制运行的魔力,而这个“魔力导师”正是集理想主义者与音乐行销专家于一身的台湾人张培仁

张培仁对“魔岩三杰”的命名等种种商业包装手法,其实也不过是一个成熟的唱片工业体系里的常见操作,但对于大陆,乃至摇滚乐,却已是超前的盛馈――中国摇滚乐由此诞生的第一代明星,固有时代的印记,不能不说也有张及魔岩烙下的滚石打造印记。

早年在青年乐团拼Band出身的贾敏恕,则是把台湾的摇滚血脉与大陆摇滚血脉熔铸在一起的那个不朽的制作人,从《中国火I》合辑到《唐朝》《黑梦》《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一张张不朽的经典,都是出自他精心打磨的心血结晶。

北京滚石和其大陆先遣队魔岩文化,甚至后来的战国音乐,在对主流乐迷介绍以上这些大陆摇滚音乐人出力不少,从重金属的唐朝、超载到朋克的地下婴儿、花儿,客观上也都促进了大众对该类型音乐的普及认识。

滚石对于摇滚普及的建树同样包括了1990年代在台、港两地的努力。

在1993年滚石香港成立之后,和Beyond合作的滚石把Beyond的国语作品带到了整个华人地区。

张培仁1995年回台把魔岩文化改组为魔岩唱片后,不仅成就了猪头皮、糯米团、杨乃文、陈珊妮等独立艺人,还玉成了林强、伍佰、张震岳、MC HotDog等当地台客摇滚

从罗大佑、魔岩到阿岳、MC HotDog甚至五月天,哪怕以不同的面目、不同的形式呈现,但每一代燃烧着叛逆荷尔蒙的青春,背后都不曾有滚石音乐人的缺席。

滚石虽然是一间主流唱片公司,但一来其追求的雅俗共赏并不抗拒可提供流行性元素,能予以商业化运作的摇滚音乐人;二来作为最早在岛内引进大公司、小品牌概念的唱片公司,滚石旗下多个工作室、厂牌又如现今的独立音乐厂牌那样,保持自身品牌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这种多元化经营的思路也令滚石长久以来总能为摇滚音乐保留出一块空间。

时隔多年,这依然是主流唱片业难得的一份宽容,哪怕这不是基于前卫摇滚,而只是对流行摇滚的支持而已。

或许从“滚石”这个名字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个厂牌上至老板段氏兄弟,下至一般员工心中难以释怀的那份摇滚情结。

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火”系列、黑豹乐队、唐朝乐队、“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这些显赫名字,依然为大部分的摇滚乐迷津津乐道。

张培仁从台湾带过来的一整套滚石唱片运作模式,无一不是令当时的大陆音乐业界咋舌乃至颠覆性的革新举动。

张培仁回台后,留在北京的贾敏恕及其他北京滚石同事们仍然帮助窦唯、王勇、刘元、“ADO”、“超载”、周韧、“花儿”以及“中国火”发行了一系列作品。

尤其是伍佰、阿岳、热狗等歌手,在本世纪初渐为歌迷所熟知后,更成为了继Beyond之后,启蒙海峡两岸摇滚青年入门的重要引路人。

邮差   乐评人/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审召集人/天涯音评会创始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