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生指导工作中的体会

【关键词】 体会

[关键词] 医学教育;研究生;体会   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博士两个阶段的培养和学习,是医学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因此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医学事业的发展。如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作者从导师的角度探讨如何抓好研究生培养,保证其教育质量。   1 制定个体化培养方案   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除了在学校内完成半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外,其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都是在医院内完成的,因此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指导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研究生的扩招,一个导师可能指导5~6名研究生,有些甚至更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工作基础是制定培养计划的关键。作者通常先让研究生临床工作3个月左右,熟悉临床工作后发掘兴趣点、查阅文献,看能否找到新的课题研究点,在这一阶段导师不对研究生研究方向发表评论和看法。同时可以通过临床工作了解每个研究生的特点,为下一步课题的选择奠定基础。对于有一定科研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积极鼓励其大胆创新、探索新领域、申报新课题,不必局限于导师研究方向,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对科室的科研方向制定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对于临床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研究生,考虑其实验室工作基础较弱,建议选择应用基础类的研究项目或者纯粹临床研究,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工作乐趣,也为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1—2] 。   2 积极鼓励研究生申报课题   目前,研究生课题经费较紧张,单纯依靠研究生本身的1万元左右研究经费很难完成一个好课题。有一部分研究生属自费或者计划外招生,经费更是紧张。由此出现了几个研究生论文题目不同而内容大同小异、低水平重复的问题,甚至抄袭现象。因此,如何多渠道申请课题研究经费,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面对的问题。鼓励研究生申报课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其课题设计、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研究兴趣和压力,对全面培养其思维、创新、实验等综合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3] 。特别是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更应鼓励博士生自由选题和自由探索。正是在这样一种培养思路下,作者的研究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院校级课题资助,使研究生教育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