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高炉炼铁成本的有效措施探讨

摘 要:降低高炉炼铁成本,必须要做到加强节能降耗的管理,狠抓炼铁过程中的工艺环节,把节能降耗工作与降本增效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论文代写。

关键词:炼铁;成本;降低;增效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竞争的必然要求。面对原燃料市场的价格不断上涨,钢材市场在严峻的和多变的形势,在企业内部向规模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指标要效益、向品种要效益的过程中,将钢铁企业中的炼铁工序,作为降耗增效最多的环节,从而进一步地加强管理和调控。其中燃料管理和动力消耗,还有回收工作,需要通过内部挖潜、一点一滴地狠抓,做到大处着眼小处人手,才会在高炉炼铁中做到小投入、大收益,实现降低工序单位产品能耗,使企业的利润通过降低炼铁成本得到有效提高。下面就通过高炉炼铁中的燃料管理和动力消耗、还有回收工作三个方面,对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一、通过合理选择燃料和设计工艺降低成本   在铁矿中所含铁的品位越高,含粉量越少,燃料消耗的能量就越少。炼铁烧结工序,以提高烧结矿的品位,烧结矿的质量,为高炉冶炼提供优质服务,在操作上采用稳定水和炭的控制,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波动,提高烧结质量,在烧结过程中,避免盲目追求烧结矿产量,推行低温厚料层烧结,严格控制高机速,低料层[1]。   炼铁工序要能从高要求、严管理入手,要能够有效地降低入炉焦比,有效地提高炉料的透气性,对煤气分布及利用要设置得更加合理,改造槽下的筛型,通过筛分整粒,对筛型及筛网等进行系统改造,由单层筛发展到多层筛,对不同的炉料采用不同的筛型、筛网,为提高筛分整粒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论文代写   在对待焦碳质量上,炼铁厂要严格从焦碳质量上上着手,加大了对原燃料的把关力度,从源头上杜绝一切不合格产品,只要发现车皮运载来的焦碳含粉高或者存在粒度小的现象,就要严格拒卸,一律按照焦粉价格论处。如果发现验收人员把关不严,在使用中发现焦碳粒度的级别不合格,就要对验收人员、卸车人进行严格的考核,对造成不良后果的人员,全部需要按照炼铁厂有关赔偿制度执行。 二、通过合理控制各工序的动力消耗降低成本   电力在炼铁厂的高炉炼铁中,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在炼铁烧结工序上,电力消耗的费用并不比固体燃料消耗的费用低。   炼铁工序均将降低电耗列为节能的重点来抓,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电能消耗高炉中的电机的电力消耗,在炼铁工序中所占用的能耗比例也比较大,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改造,从自动化的角度,通过一系列的工业设计,将电机的功用与高炉炼铁有机地结合起成一体,来解决在电力上存在的浪费问题,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现场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2]。 三、通过合理回收工序余热余能来降低成本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焦炭在出炉时的温度,为1000~1050℃,所存的热量,占炼焦加热所耗热量的45%。一般用以前的湿法熄焦的方法,不仅会使焦炭的显热热量全部损失,而且会耗掉大量水,同时还会污染环境。   焦炭作为高炉原料的骨架,质量在所有高炉原料的作用最为重要。不但对炼铁工艺的顺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直接影响着高炉喷煤降焦能力[3]。为提高自产焦炭的质量,可以将湿熄焦改为干熄焦,以干熄焦方法,能够使焦炭的转鼓强度,反应后强度会大大提高,对提炼铁焦煤质量,降低焦炭硫分和灰分,有着很好的催化作用[4]。   现代炼铁工艺采用干法熄焦,就是用惰性气体将焦炭的显热熄灭,同时能够将惰性气体加热,然后将惰性中的气体所存在的热量全部回收,可以用于蒸汽发电。它不仅可以回收大量的热量,而且还可以节约用水,避免环境污染,改善焦炭的质量,满足炼铁工艺的需求。   例如,鞍钢炼铁烧结车间,在回收中对炼铁过程中的显热,采用了余热回收装置,在环冷机入口处,安装了可以回收余热的锅炉设备,可以利用环冷热废气产生蒸汽,用于预热烧结混合料,能够使料温提高到10℃。利用回收热风炉的烟气余热,可以预热烧热风炉来助燃煤气和空气,既能够回收烟气中的热量,还可以弥补煤气热值低的缺陷,以便提高高炉的风温。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四、结束语   通过采用以上的方法和措施,不仅使能源消耗得到大幅度下降,改善了炼铁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刘巍, 张茂辉, 王奕群. 炼铁工序的成本控制[J]. 河北冶金, 2002, (5): 56—58. [2]?魏建新. 降低炼铁系统能源消耗的实践[J]. 冶金能源, 2006, 25(2): 11—14. [3]?王炜, ?薛正良, 陈畏林, 等. 高炉精料与炼铁成本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冶金, 2006, (5): 41—43. [4] 郭勇文. 降低广钢高炉炼铁成本的主要途径探讨[J]. 冶金丛刊, 2011, 1: 43—47.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