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旬邑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咸阳市北部。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1镇、187个行政村、29万人口。近年来,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旬邑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果畜富民、旅游兴县、城乡一体”五大战略,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县域经济社会综合排名从2006年的64位跃升至2012年的23位,连续六年被评为咸阳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今年上半年,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5.18亿元,同比增长16.6%;规模工业总产值55.65亿元,同比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40元,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80元,同比增长16%。

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在省、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作为优化人居发展环境、提升县域文明水平的重要任务,按照“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镇互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创文工作扎实深入推进。

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决策,精心部署,营造创文工作良好氛围。

为了切实提高县城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质,2011年,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目标,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下发了《旬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规划》、《旬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制订了工作措施,明确了具体要求。同时,坚持把宣传作为创文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按照“多角度、深层次、广覆盖”的思路,采取开设专栏、举办“道德讲堂”、刊发刊播公益广告、编发电话彩铃、手机短信、印发公开信和倡议书等形式,大造声势,营造氛围,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创文热潮,形成了干群一条心、上下一股劲、全民齐动员、人人创文明工作格局。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召开大规模的工作会5次,播发创建新闻238条、电视标语及公益广告65条,编发《工作简报》81期,制作宣传版面360多个,悬挂宣传横幅230余条,印制宣传彩页8万余份,编发电话彩铃、手机短信15万条,举办创建知识培训、文明单位创建观摩等活动6场(次),开展道德大讲堂、创建调查问卷与知识竞赛、“文明伴我行”主题演讲赛和“我为创建做贡献、创建有你更精彩”志愿服务等活动45期(次)。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央文明网等中央媒体报道10次,《陕西日报》等省级媒体报道12次,《咸阳日报》等市级媒体报道28次。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推动创文工作深入开展

为了全面落实创建工作任务,我们严格对照创建标准要求,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创新举措,完善保障机制,推动了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一)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力构建民主旬邑。始终把政务环境作为提升文明水平的“第一环境”来抓,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营造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加强理论宣传。紧紧围绕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首要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累计制作宣传专栏350个、学习园地210个,建立学习活动室120个,举办“旬邑大讲堂”10期,培训干部15954人(次)。二是强化干部理论培训。制定下发了《旬邑县“十二五”干部培训计划》、《关于鼓励党政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围绕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执政能力、提升业务技能为目标,以县委党校、马栏干部学院、职教中心为基地,采取组织部门与职能部门联合、与高等院校联合、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累计发放学习宣传资料3万多份,举办各类培训班46期,培训党员干部3.7万人(次),鼓励参加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干部510名,有力提升了全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立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集中学习制度》等八项学习制度,坚持定期开展学习,并及时召开推进会议,落实了“有学习制度、有学习阵地、有学习记录、有学习体会、有学习效果”等“五有”学习型党组织保障措施。县委中心学习组坚持每年集体学习12次以上,每个党员干部坚持每年记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四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三新”、“三为”、“三查三进三解”、“投资发展环境整治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县共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145个、党员干部联系点275个、创建活动示范点35个,培养了一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标兵。五是建立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制订了《旬邑县重大决策及项目专家咨询制度》、《公民旁听县政府常务会议制度》等工作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公众列席旁听、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严格实行决策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提高了决策水平。六是积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编制了政务公开目录,积极推行网上议政、网上办事,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制度;开通了县委书记、县长专线电话、电子信箱,及时回复社会各界来电和电子邮件。积极推行网上议政、网上办事,及时发布工程招投标信息、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大事项办理结果等决策信息,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和回复处理机制,坚持实行“县级领导接访日”制度,开通了便民热线(34422544),三年来,共接待来访群众130批260人(次),接听热线电话300人(次),受理案件办结率98%,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达95.3%,我县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七是坚持民主理政。加强机关单位内部监督,完善各项工作程序,依法依规制订和报备规范性文件,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畅通民意沟通渠道。累计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389件、县政协委员提案452件,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98%。八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旬邑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季考核细则》、《旬邑县纪检监察干部季考核讲评办法》等制度,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台账管理,定期不定期考核,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三年来,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15次,全县98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每年定期向县委、县纪委报告责任制落实情况,有效促进了全县党风廉政工作深入开展

(二)创造公正民主的法制环境,全力构建法治旬邑。按照“优化法治环境、培育法治文化、强化法律服务、狠抓权益维护”的思路,加快推进法治旬邑建设进程。一是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六进”活动。编印《惠民政策选编》、《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六五”普法农村法律知识读本》等普法宣传资料14.2万份,建成基层法制宣传阵地60个,全县80%的行政村设立“农村法律顾问室”,75%的行政村读书室设立“法律图书角”,丰富了群众法制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法律素养。先后开展各类法律咨询活动450场(次),举办法制讲座320场(次)、普法文艺演出148场(次)、法律知识竞赛22次,形成了学法、用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县法制教育普及率达到96.3%。我县被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二是强化法律援助和服务。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各村均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了县、镇、村三级法律援助和服务体系。累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19件、法律咨询40397人(次),调解纠纷2141起,营造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三是强化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制订了《劳动保障监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三方协调机制和工资保证金制度,设立了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和网上投诉平台,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累计受理维权追薪投诉案件105起,时效结案率100%。四是强化弱势群体权益维护。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深入实施“农村母亲健康”等工程,严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虐待或不赡养老人的违法事件,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累计发放资助金130.6万元、小额信贷资金200万元、残疾人生活补贴336.18万元,建成“妇女之家”135个,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606例。五是强化基层党群组织建设。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投资3600万元,建成行政村党组织活动室50个,开通了“12371”党员咨询服务专线,有效扩展了基层党群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党群组织的凝聚力。六是强化社区民主建设。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民主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选民参选率达到91.6%,并对城区各居民小区全部依法实施物业管理,社区民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力构建诚信旬邑。按照“教惩并举、共建诚信”的思路,动员全社会参与诚信旬邑建设。一是加快诚信政府建设。坚持把诚信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在政府机关全面推行公开承诺制,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诚信度。2011年以来,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履约率100%,群众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达到96.2%。二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把诚信教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全过程,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和重点人群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8万份,举办专题讲座42期,全县各类企业和城乡居民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三是加快“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建设。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扎实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目前,已建成全都购物广场等3家“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36家“食品安全示范店”,为构建诚信旬邑树立了典范。四是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投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市场检查和“3·15”打假执法等专项整治行动,制订出台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行为实行告诫的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从严查处执法部门和公务人员违纪行为。累计检查经营户13462户,下发违章警示通知书1560份、责令整改通知书825份,查处案件31起,受理消费者投诉24件、申诉举报11件,办结率达到100%,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四)创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全力构建文化旬邑。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核心,按照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推进的思路,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印发了《旬邑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工作方案》、《旬邑县市民文明公约》等文件,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纪念建党90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网上祭英烈等活动,总结提炼出“尚德重礼、淳朴厚道”的旬邑精神,有力提升了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扎实推进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县境内各民族同胞团结互助和谐共处,我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二是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国民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三年来,教育经费支出累计达到16.8亿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提高到2680元。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断增加文化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扎实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2012年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和2011年相比增长39.9%。成立了旬邑县文化产业发展公司,组建了书画、摄影、文学创作、楹联等协会,先后创作出版了《草根集》、《豳风心语》等多部优秀文艺作品。完成了《习仲勋在马栏》、《汪锋传》、《寻访》等国内知名栏目组来旬拍摄、调研任务,积极争取《小麦进城》、《一起飞》、《向快乐出发》等影视剧目在我县拍摄,提升了旬邑对外知名度。成功举办了“马栏革命纪念馆开馆仪式文艺晚会”、“马栏红色文化周启动仪式”、“红色记忆·盛世欢歌”等广场文化活动,每年免费为农村群众送戏曲100多场、电影3500多场、图书1万多册;实施了数字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全县18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极大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先后建成了县宣传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旬邑县支中心,以及160个城乡体育健身广场,14个镇、社区综合文化站、187个农家书屋、11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全县所有镇村。成立了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了《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暂行办法》,对县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形成了14个门类、183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完成了旬邑剪纸、旬邑唢呐、旬邑花子馍等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旬邑唢呐》、《旬邑咪子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旬邑彩贴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仁瓷窑”遗址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定期对文化遗产进行维护,我县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达到98%以上,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五是加快科普工作进程。按照“建机制、强基础、创特色、增效果”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快科普工作进程。先后组织开展科技之春、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15次,创建科普示范镇11个、农技协会26个、科普示范基地25个、科普教育培训基地8个、科技示范户和科普带头人213人(户),提高了全民科学素养。六是培育社会道德风尚。始终把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基础工作来抓,成立了旬邑县慈善协会和旬邑县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广泛开展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等道德实践活动,累计举办大型慈善捐助活动4次,先后向青海玉树、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捐款84.8万元,其它灾害捐款91.74万元,慈善援助和政府救助帮助1273名贫困大学生、3000多户困难群众、760名困难职工渡过难关。全县注册志愿者1830人,累计开展无偿献血、义务植树等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78次。开展“十大孝子、十大孝媳、十佳公婆、行业之星”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各类道德模范32名,涌现出了全国劳模李敬爱、全省十大经济人物李邦靖、全省最美教师杜海洋,全省文明小公民孙梦泽等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

(五)创设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全力构建健康旬邑。按照“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深入实施文化环境净化工程。一是严格治理网络环境。成立了旬邑县网吧治理整顿领导小组,聘请12名退休老干部作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对网吧进行检查,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加强网络服务管理,深入开展打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整治行动,净化了网络内容,杜绝了不良网络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二是严格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制订印发了《旬邑县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全县中小学校周边无台球室、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为未成年人营造了健康的学习环境。三是严格治理文化市场环境。成立了旬邑县文化市场治理整顿和“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开通了文化市场监督举报热线,加大文化市场环境整治力度。累计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检查24次,没收非法VCD光盘160张、书刊95本,处罚违规单位7家。四是推进文化服务精品化。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生产推介工作方案》,大力宣传推介优秀少儿文艺产品,全力做好少儿节目播放工作建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辟了马栏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力做好少儿频道建设工作,保证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时间不受侵占,县电视台每天播出动画片等少儿节目不少于1小时,丰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时,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累计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讲座280多场次,开设法制课870节,表彰“新三好”学生2450人,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六)创设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全力构建福利旬邑。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一是狠抓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做美县城、做强镇区、做大社区”的思路,以建设全省统筹城乡重点示范区为抓手,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县城建设上,坚持“东扩西进强中心”战略不动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先后建成了商业水街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建成迎宾大道等城区主干道,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99%,硬化背街小巷38条,免费开放了公厕,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城区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县公共汽车241辆,万人拥有公共汽车8.27辆。加快公交站点布局调整和建设,公交站点布局日趋合理,群众对交通便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镇区建设上,实施了土桥等5个重点镇镇区基础设施建设,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基本完成了原底等9个镇、社区农民进城商品房建设任务,进城落户农民14092人;建成12座镇区垃圾填埋场,配置12辆垃圾清运车,实现了城乡垃圾处置设施全覆盖。新农村建设上,累计建成示范新村15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4%,新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100%,郑家镇王家社区成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面旗帜;先后建成城关、太村110千伏变电站,电力供给保障有力,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电气化县;新建、改建咸旬高速引线等城乡公路1058公里,公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狠抓公共场所秩序整治。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街道、县级部门分包区域责任制,通过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大整治、“六小”行业综合执法专项行动、城区专业市场专项整治等活动,有力打击了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行为,营造了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城乡环境。不断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累计出动警力3210人(次),查扣违法违规车辆123辆。在城区主要街道划定了200多个临时停车位,营造了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2011年、2012年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为1.29人/万车、0.95人/万车,均低于年度控制目标。三是狠抓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建成了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扎实推进县、镇、社区医疗机构集团化重组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建成博仁医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累计筹集大病医疗救助基金65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新建、改造镇卫生院2所,建成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87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不断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9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制定了《旬邑县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职业健康体检、严格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开展执法检查,确保了公共卫生安全,先后开展卫生综合执法415次,下发整改通知书82份。四是狠抓人口计生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大力实施母亲健康工程,免费检查育龄妇女12.6万人(次),治疗率100%。2011年、2012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分别为98.5%和98.9%,全县人口自增率3.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3岁,恩格尔系数2011年为30.12%,2012年为32.8%。荣获全省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诚信计生示范县。五是狠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等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8026.26万元,医疗救助金1066.9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72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连续三年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和零就业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例连续三年低于年度控制目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650套,在建住房600套;健全养老助残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万人,享受待遇3万多人,发放补助资金3200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

(七)打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全力构建平安旬邑。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平安旬邑建设。一是筑牢公共场所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道路有卡点、社区有联防”的要求,购置了舆情导控系统等设备,建成了“舆情导控中心”;在城区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安装电子警察57组,设置交通红绿灯8处,新增视频探头160个,配备流动警务车1辆、电瓶巡逻车5辆。建成社区警务室37个,配备辅警40名,招聘协警50名,巡逻队伍的人数增加到1375人。同时,按照国家标准,配齐了城区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完好率100%,有效提升了社会面、重点单位和社区“四防”水平,维护了公共场所安全。二是筑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先后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4063次,查处违法行为449起,杜绝了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制定了《旬邑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连续三年无重大食品食物安全事件发生。建立健全了药品安全协查制度,配备协管信息员69名,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热线(34422304),确保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三是筑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编制了《旬邑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8个专项预案,形成了减灾、防灾和救灾综合协调机制。成立了旬邑县应急救援大队,组建了12支专业应急救援队,建成旬邑体育场等应急避难场所,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0多次,累计参与人员1.2万人(次);成功处置了“3.8”马栏转角山火自然灾害等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人民群众对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满意度达到85%,被评为全省、全市应急管理先进单位。四是筑牢安全生产防控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三项建设”,督促全县各企业制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先后开展专项执法、治理、教育行动62次,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80次、消除安全隐患500项,全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五是筑牢社会治安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领导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切实加强基层综治工作累计受理治安案件1888起,处理违法人员2622人,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98起,处理刑事犯罪分子455人,有力打击了“两抢一盗”、黑恶势力、拐卖妇女儿童、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城区各商场、村委会设立了285个治安联防队,发展“红袖标”巡逻人员2600多人,壮大了群防群治力量。同时,深入开展了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全县无“三股势力”、“法轮功”等邪教人员的“四类”事件发生,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八)创造循环发展的生态环境,全力构建美丽旬邑。围绕“生态立县”目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环保工程,全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是积极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1.2%。建成了汃河防洪堤广场、小塔环岛等公园绿地,城区绿化面积达到21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绿地面积16.82平方米,“森林旬邑建设初显成效。二是积极实施水源保护工程。建立了汃河、马栏河、七里川和柏岭寺水库等水源地保护区,加强了水源保护监测工作,县境内马栏河、支党河、姜家河等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三是积极实施“三废”治理工程。投资3300万元,采用BOT模式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投资3400万元,建成旬邑县垃圾处置中心;投资2600万元,建成5家煤炭企业污水处理厂;投资88万元,为1家国控企业和3家市控企业安装了COD自动在线监测仪并与省市联网;投资58万元,建成县医院废水处理设施。依法取缔了5家木炭生产点,拆除了100多座燃煤锅炉,有效降低了“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目前,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城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70%以上,空气优良天数在310天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同时,积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2011和2012年推广节能灯具6万多只;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旬邑县综合照明及亮化工程。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县等多项殊荣。四是积极实施噪声防控工程。全面开展噪声整治活动,不断加大噪声污染监管控制力度。坚持对各建筑企业、文化娱乐场所和营业性经营门店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超标噪声扰民行为,县城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均低于60分贝。五是积极实施国土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国土资源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强化管理措施。2011年以来,共查处各类国土资源案件86起,回收土地17.8亩,规范了土地利用秩序,保护了耕地、林地资源。2011年,新增建设用地低于上级下达指标,单位建设用地GDP增幅高于城市GDP增幅2.6个百分点;2012年,我县耕地保有量达到42.53万亩,基本农田数量达到41.4万亩,均高于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六是积极实施农村环保工程。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县财政奖补500万元,累计完成农村改厕2784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7%。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为各镇、社区发放活动式加盖垃圾桶2800多个、垃圾清运小车180辆,为每个示范村配备了保洁员,农村垃圾处理实现了“专桶专车存放、专人清扫保洁、定时收集转运、专用场地填埋”目标,全面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九)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全力构建文明旬邑。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县城测评体系,不断灵活创建形式,丰富创建载体,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工作开展。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先后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12期,知识竞赛3期,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全县上下文明新风日益浓厚。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单位8个,省级文明镇3个,省级文明校园1个;市级文明单位24个,市级文明村镇7个,市级文明校园4个,文明社区1个;县级文明单位、村镇53个;五好文明家庭14560户,文明家庭比例达到28.1%,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按照“以城带镇、联动发展”的工作思路,组织引导65个文明单位与65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涌现出湫坡头镇北崖头村“十大孝媳”罗云英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促进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推进创文工作任务落实。

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全县重点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督查,扎实落实各项创建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城关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旬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全县各级各部门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确保了创文工作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每年专项列支创建活动经费200万元,各级各部门、各企业每年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经费均在800万元以上,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按照《陕西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制订下发了创文考核办法,将创文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压力,增强了动力,激发了活力,推动了工作。四是严格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深入创建一线检查指导,包抓县级领导经常督查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创文办、县考核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创建工作实行周检查、旬通报、月考核,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创建工作,推动了创文工作任务高效落实。

总之,2011年以来,我们在创文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以这次检查验收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各级责任,巩固创建成果,提升文明水平,让文明成果惠及全县人民,让文明之花开遍古豳大地。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