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勒横鳞如意处惊看入木已三分

李宝权和他的书法艺术 毕业论文网         笔者曾在沈阳生活了近二十年,在我曾听说过的有限的几位书法艺术家中,李宝权的名字算是耳熟能详的一位。

而我只是一介布衣,李宝权一直身居要职,因此素无来往,更谈不上了解。

去年11月的《诗潮》刊登了李宝权书法作品,因同期也发表了我的几首小诗,所以在我去安徽老家采访时便将《诗潮》带给安徽的朋友看。

朋友是位书法家,当他翻开《诗潮》一看到李宝权书法作品便连连赞说“好字,好字”!回京后我便立即请《诗潮》主编帮助联系,专程回沈阳拜访了书法艺术李宝权

李宝权,字志衡,号砚农、砚耕,辽宁省新民市人。

自幼尤喜文学、音乐、美术,书法

习书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

唐楷涉入,汉魏碑帖,钟鼎昭版,抚秦溯晋,无所不染。

行草书用笔灵动,朴茂庄严。

隶篆古拙宽博,气势雄浑。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998年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文化艺术奖”。

多次举办书法个展

2008年9月28日,中国书协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了“李宝权书法作品展及李宝权书法艺术研讨会”,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等3000余位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云集了当今书坛顶尖的“名家大腕”,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盛况之空前在中国单项书法作品个展中是绝无仅有的。

由此足见李宝权书法艺术的成就和被认可的程度了。

翻开《李宝权书法作品集》,著名的书法教育家、书法艺术评论家董文先生一篇长达5000多字的《李宝权书法艺术简论》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而翔实地评析李宝权书法作品

竖勒横鳞如意处,惊看入木已三分。

董文先生的评析是用专业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以全弃偏,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句句精辟。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最具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变、改革和发展,其博大精深的程度足以让人穷其一生也难穷其境。

这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古往今来的书家无不以“淡泊宁静、勤研苦习”为要。

所以,书家在锤炼艺术的同时,磨炼自己的意志、心性、思想情感和心灵境界。

李宝权无疑也不例外,正如董文先生所说:“宝权身居高位,其主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书法只是一种业余爱好。

然而,业余爱好,并非是业余水平。

为‘找到墨海的神韵,先人墨迹的灵魂’,他每日闻鸡起舞,数十年未曾间断。

汉魏碑帖,无所不读,真、草、隶、篆、行,无所不写。

有了这几近于专业书家长期砚田苦耕的超凡定力,使他在书艺上具备了四个能力:‘心正笔正’的书品与人品的理性思辨能力;对作品意境、格调、品位的鉴赏能力;得心应手的笔墨驾驭能力;创作长篇巨制的宏观把握能力。

”   董文先生的评价是对李宝权书法艺术成就的肯定。

刻苦临池数十年,李宝权已经深得中华书艺之精髓。

欣赏书法作品的人常说,书法作品是无彩的画,单个字是图,整篇则是画,唯如此方能出神入化。

仔细阅读李宝权书法作品,不仅通篇布局合理,干净利落;而且字与字之间留白清晰,过渡自然,恰到好处,就是一幅好画。

就其单个字而言,下笔沉稳,思路清晰,收笔果断;笔画流畅,骨力内敛,看似温文尔雅,实则柔中带刚,确是一帧美图。

简单地说,李宝权书法作品,既饱含文人气息,凸显了个人风格,又充满政治家的豪情,体现了大家风范。

书法的前提是要写好字,而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多如牛毛,但好字并不都是艺术,能写好字的人也并不都是书法家。

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于好字的背后所蕴藏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书家的文化素养、个性、理想抱负甚至职业特点等。

李宝权临池几十年,从政数十载,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使其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又兴趣广泛,谦虚好学,所有这些才奠定了李宝权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的坚实基础。

都说文如其人,书如其人。

这话一点不假,李宝权给笔者的印象永远是一位温文儒雅而又充满睿智的长者。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