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欠退税成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成因

近年出口退税形成隐形财政赤再成困扰财政问题

问题也曾发生。

99年实行新税制当年就出现了出口退税问题当采取了两措施是财政向银行借款陈欠;二是接连两次幅降低出口退税率新欠综合平退税率由63%降至83%这两项措施有效地了当财政问题

999年以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将综合平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左右又再次出现了量欠退税问题

这说明上次采取措施也只是临了财政问题只是治标而能治。

这就不能不使人从另角思考形成出口退税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真正从根子上这问题

试图从现行增值税分配体制上探究问题根和问题办法仅仅作管见。

出口退税指标管理是产生问题直接原因要寻产生出口退税原因必须首先分析出口退税是如何安排。

现行出口退税管理体制出口退税规模是严格受预算安排控制而出口退税预算安排又是根据国发展计划安排外贸出口增长规模加上其他些因素(如调高出口退税率等)通测算而得出。

出口退税规模安排是否合适主要取计划安排外贸出口增长规模是否合适如这规模安排上保守就会出现退税缺口(欠退税)反就会出现退税盈余。

但是外贸出口实际增长主要受国际市场影响而国际市场形势是难以准确估量就主管部门而言做计划心理也总是宁愿保守些留有余地。

因外贸出口规模安排总是不准确。

可见预算安排出口退税指标是按照外贸增长年计划算出是算账数;而出口退税则是项税收制税部门具体执行这项制是按实际发生数额进行操作。

由算账与实际总是存差距从而也导致出口退税预算安排规模或缺或盈。

99年实行新税制以这两种情况都曾交替出现。

近几年由外贸出口连年幅超计划增长使预算安排出口退税指标与实际发生出口退税数额发生较差距导致了量出口退税款也由而产生了财政隐形赤。

由可见纳入预算管理出口退税指标不太科学难以做到完全与实际相吻合。

是不切实际出口退税指标。

从国际上实行增值税国看对出口产品都是实行零税率但是没有哪国对出口退税实行严格预算指标管理都是据实退税

实行税式支出国有国税式支出列有出口退税项目和金额但这只是参考数并不进行严格预算控制而是实际发生多少税部门就退多少。

他们认出口退税是项税收制而税收是讲公平对每位纳税人都应该视仁如实行严格预算控制会将些合条件纳税人排除外不仅违反了税收公平原则还会引起些不必要法律纠纷。

二、现行增值税分配体制是产生这问题根上述分析表明预算管理出口退税指标是造成出口退税问题直接原因那么是否可以像国外那样不用预算管理出口退税指标?这要看出口退税指标是否有存条件和必要。

99年我国实行新税制将增值税定央与地方共享税具体进口环节增值税央税国生产销售发生增值税75%归央5%归地方出口退税全部由央担。

外还有奖励机制即增值税收入比上年增收部分地方除按5%分成外还有03奖励分成。

分配体制实际运行对国生产销售发生增值税按税收发生地国税机关每征收笔税款即按上述比例75%划入央金库5%划入当地地方金库。

由可见现行增值税收入分配体制增值税收入是按毛收入(即扣除出口退税等虚收入因素)进行分配财政每年对国税局下达收入任也是按毛收入下达而出口退税则全部由央财政担。

分配体制实际运作下便产生了些问题是央财政担了出口退税实际得到国增值税收入并不足75%而地方实际分配增值税收入则5%;二是地方按增值税毛收入取得5%收入财政出口退税款再退还给散布各地企业地方还要从取得所得税收入无异央财政对地方移支付而且是出口越多地方得到也就越多;三是由增值税收入是按毛收入分配也使得些与财政收入增长挂钩支出毛收入情况下增增加了财政支出压力。

所以这分配体制下对出口退税如不实行严格预算指标管理将会影响央财政可支配财力而且税款退得越多影响也就越。

这些问题现行体制下也是难以。

因了维护央财政运对出口退税实行严格预算指标管理也是不得已而。

因现行增值税分配体制条件下对出口退税实行严格指标管理办法是必要这也是问题根所也是不能取消出口退税预算管理指标原因。

分配体制不变出口退税就要实行指标管理只要外贸出口越计划增长出口退税就要发生财政也就难以摆脱这问题困扰。

三、现行按虚收入坐地分成增值税分配体制存若干问题对济、财政都产生了不利影响要进行改革要取消出口退税预算指标管理就要改变现行增值税分配体制那么这体制是否有进行改革必要。

现行增值税分配体制是99年实行

体制主要特是增值税收入取得主要取地区实现税收多寡也就是说地区辖区增值税收入实现越多这地区得到财政收入也就越多。

所以这体制主要特就是坐地分成。

当这体制运行确实起到了调动地方政府关心收入、增加收入积极性当财政收短缺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推移和市场济体制不断发展这体制与市场济体制不适应处也日益显现出。

、使国对济宏观调控受阻这体制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了取得更多财政收入不择手段发展地济或是盲目引进技术含量低重复建设;或是违反央规定擅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变通政策招商引;或是实行区域封锁破坏统全国市场(如不准外地商品进入地市场或对外地商品加收额外费用等等);或是庇护地区制假、贩假、假打真护;或是干预税收执法搞不公平竞争(如对地企业予以税收返还或直接干预税收执法)等等使国宏观调控失控济运行不断出现问题

尽管近年国有关部门不断发出通知整顿济秩序但收效甚微。

、地区收入差异逐渐拉导致穷越穷富越富增值税是按产品增值额征税产品增值越高税收就越多。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产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工业区产品主要东部地区实现量增值按照增值税特性税收收入然向东部移加我国实行是两档税率对产品实行3%低税率对工业加工品实行7%高税率更加了这种财富移程。

99年实行新税制以西部地区增值税收入占全国增值税收入份额由99年%左右下降至00年35%左右;加由央担出口退税这种变相移支付形式使90%左右退税款又流向东部地区从而使我国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穷越穷富越富。

3、现代企业制推行困难由各地方争要地区利益致使些财上实行统核算、统采购、统配送跨地区现代工业生产和现代商业流通模式难以推行国有关部门常类事情协调有关地区利益分配问题

、长期这种按毛收入分配增值税收入体制下运行对央财政是极不利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随着对外开放程不断扩外向型济迅速扩展。

如这种状况不改变即使是财政呈现增加收入态势但其虚增成份比重也不断扩些与财政收入增长直接挂钩支出也随增长。

收入是虚但支出却是实央财政所面临支出压力也会越越财政可支配财政收入将会出现萎缩用贫困地区移支付力将减弱财政赤也难以消化。

如这趋势不断扩财政信用将会面临问题

由可以看出现行增值税分配体制存许多问题背离了市场济要。

而其弊端就是对增值税毛收入下达收入任、按毛收入进行分配、按毛收入增加硬性支出这也是威胁财政正常运行隐患应该予以改革。

四、出口退税要有正确思路从根入手彻底问题既然产生问题根已看得很清楚了因问题不宜再采取995年和996年通降低出口退税率措施。

、有损政府形象虽然目前些企业受欠退税困扰存宁愿降低些退税率只要尽快兑现退税款也比总拖着强想法但这只能是企业对问题迫切心情种表达方式并不是企业真实想法不能作降低退税率依据。

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项税收政策995年和996年了财政困难国将出口退税率由高调低998年和999年了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又将出口退税率由低调高如再次降低出口退税率那怕降低幅上次也会使纳税人感到国税收政策不稳对政府信任程将打折扣。

上次降低出口退税率就曾有些国外商会反响。

、会导致出口下降这是有前车鉴。

995年和996年我国两次较幅降低出口退税率就出现了出口滑坡局面996年出口增长由上年3%下降5%不仅如还会使我国出口含金量打折扣。

这含金量是指出口产品国完成加工和增值程般讲出口产品国实现增值程其含金量也就越。

换句话说出口产品国加工链越长、使用国产原越多其出口含金量就越高。

所以这含金量也是体现出口对济增长贡献指标。

依衡量般贸易出口含金量要主要使用进口保税原材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使用国产原配件比例越出口含金量就越高反就越低。

市场济下营企业追是利润化因企业营方式并非是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利润化目标随变动而且出口企业实现贸易方式变并不难。

995年和996年降低了出口退税率水平许多企业将般贸易出口方式进加工贸易方式将使用国产原材、零配件变使用进口免税原材使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总额比重由降低退税率前99年7%左右路攀升至999年58%左右。

直到999年国又两次幅调高出口退税率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比重才开始有所下降到目前55%仍恢复到原水平。

加工贸易出口国实现增值部分国调高出口退税率也由998年以前平3%左右升至目前3%如再次出现降低出口退税率情况企业熟门熟路变贸易方式上述情况还会再次重复程上可能会更甚。

而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上直存许多问题给正常济秩序带许多面影响如加工贸易再非正常膨胀会引起出口含金量进步下降从而导致国生产消费销售下降、企业效益下降、消费市场萎缩继而影响就业、社会稳定等连串反映。

而从降低出口退税率获得处则是境外企业。

3、影响外商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商投十分踊跃改往年几乎停滞局面连续两年增幅超0%00年外商直接投占全社会固定产投0%以上、外商投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三分强、外商工业增加值占整工业增加值四分强外商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5%、出口增长占新增出口总额66%以上。

这些数表明外商投我国济地位是不可忽视。

而这些外投者寄希望国政策稳定、透明能够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有很商环境。

再次降低出口退税率会使他们感到国整税收政策飘乎不定琢磨不透随性较对发展前景难以估量这会打击外商投信心使些向投者或是怯步不前等待观望或是干脆撤消投向改投他国。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