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子七年级下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卷子]

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斗,胜利就在前方。开启七年级历史期中考成功之门,钥匙有三。其一:勤奋的精神;其二:科学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态。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卷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卷子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4、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 )。

A、推理 B、考古 C、想象 D、传说。

5、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6、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舜 D.禹。

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

A.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8、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9、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0、《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 )。

A.尧舜时禅让制 B.夏朝的世袭制 C.西周的分封制 D.商朝的盘庚迁都。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 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 D.巩固统治。

12、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x。

C、爆发平民大起义 D、少数民族入侵。

13、《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4、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

1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地位衰落。

16、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7、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18、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19、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20、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

A、《离骚》 B、《论语》 C、《孙子兵法》 D、《道德经》。

21、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22、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以下哪点是符合他的观点的?( )。

A、主张民贵君轻 B、反对掠夺战争 C、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D、主张政治改革。

23、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大禹治水 D.都江堰。

24、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2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二、改错题:(下列每题两处标下划线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3分,共15分)。

26、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北京人。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27、民以食为天。我国黄河流域先民河姆渡居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28、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文王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2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那时的文字是甲骨文。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30、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相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31题10分,32题8分,共18分)。

31、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2分)。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2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

(4)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2分)。

32、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2分)孝公是哪国国君?(2分)。

(2)请举出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变法主张。(至少两点)(2分)。

(3)他的变法有何作用或意义?(2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33题10分,34题7分,共17分)。

33、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在我们这半个学期中所学习的历史内容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

(2) 人与人的和谐: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2分)。

(3) 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 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2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5) 请你从儒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2分)。

34、活动探究:感悟诸子百家。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四人前来应聘。

(1)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吗?(只填序号)(4分)。

A:《法制在线》 B:《关爱民生》C:《人与自然》 D:《和平使者》。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步骤二: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生活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卫生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班长: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2)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家学说。(3分)。

生活委员:

卫生委员:

班长: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卷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D D D B C B C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D A A B D B D A C。

二、改错题:(每题3分,共15分)。

26、错误: 北京人 订正: 元谋人。

27、错误: 河姆渡 订正: 半坡。

28、错误: 周文王 订正: 周武王。

29、错误夏朝 订正商朝

30、错误: 相 订正: 士。

三、材料题:(31题10分,32题8分,共18分)。

31、(1)孔子(2分)。

(2)儒家学派;(2分)仁和礼(2分)。

(3)、创办私学(2分)。

(4)、《论语》(2分)。

32、(1)商鞅(2分);秦国国君;(2分)。

(2)、最有代表性的变法主张有: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回答两点即可,2分)。

(3)他的变法的作用或意义是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四、综合题:(33题10分,34题7分,共17分)。

33、(1)禅让制(2分)。

(2)管仲和齐桓公;周武王和姜子牙;商鞅和秦孝公等(2分)。

(3)都江堰(2分)。

(4)夏桀;商纣王等(2分)。

(5)开放性试题,答出以下任何一点即可得分。(2分)。

诚信、强调教育的功能、自学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孔子的仁和礼、孟子的以人(民)为本等。

34、(1)(4分)。

墨子: D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A 。

(2)这三个同学的话分别运用的是哪家学说的思想。(3分)。

生活委员: 法家 ;卫生委员: 儒家 ;班长: 道家 。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卷子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