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由来:“七夕节的由来”等】中秋节的来历

七夕节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时日,因此,这个日子被定名为七夕节;人间的姑娘们借此机会想向织女学些女红技巧,于是这个节目又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七夕乞巧,源于汉代。

东晋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开元天宝遗事》也记录了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的习俗。

宋元时代,京城中甚至还开设乞巧市,专卖乞巧物品。

《醉翁谈录》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由此可以想见人们对七夕节的重视程度。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耳熟能详的《鹊桥仙》就是宋朝大文人秦少游专为七月七这个被誉为中国情人节的七夕节而作,也可以说是对浪漫七夕节的最完美的写照。

词中所唱的坚贞爱情又引出了一段位列中国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美丽得令人感伤的爱情传奇――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忠厚的小伙子名叫牛郎,从小父母双亡,与兄嫂一起度日,经常被嫂子虐待。

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牛郎救了因触犯天规被贬到人间的灰牛大仙。

后来,在嫂子把牛郎赶出家门时,牛郎只带走了灰牛大仙变成的老牛。

一天,天上的仙女一起下凡到河里洗澡,老牛向牛郎透露了消息,并帮助牛郎结识了织女

织女就留在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织女还从天上带来天蚕,教会人们养蚕、抽丝、织出光亮轻薄的丝绸。

牛郎织女男耕女织,恩爱相随,生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非常幸福。

但是,玉帝知道这事后大为震怒,屡次遣使招织女上天。

织女不忍与牛郎分别,便屡次抗旨,不肯返回天庭。

最后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带走了织女

牛郎用担子挑起一双儿女就要上天去追织女,可是他无路可走。

为了帮助牛郎追回织女,老牛主动放弃了生命,它让牛郎用它的皮做成鞋,穿上就可以上天了。

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点,带着一双儿女,上天去追织女

王母娘娘看到牛郎追了上来,就拔下头上的金簪一划,在天上划出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牛郎织女被分隔在两岸,只能泪眼相对。

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所有的喜鹊,它们同心协力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

王母娘娘长叹一口气,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地上的人们也没有忘记织女,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人们就会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祝福它们一年一度的相会。

而姑娘们还会乞求上天让自己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女性参与的七月七夜晚的各种乞巧活动。

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陈列瓜果,或捕蜘蛛一只,放入匣中,等待蜘蛛结网,结了网的就是乞到巧了;有的地方姑娘们会在七夕夜集会拜仙,然后手执彩线在灯影里比赛穿针,一口气能穿七枚针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有的地方会聚集七个好姐妹,各自带来粮食蔬菜一起包饺子吃巧巧饭。

饺子里会包进铜钱、针和红枣,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有的地方会举办斗巧比赛,项目有蒸巧饽饽、烙巧果子、做巧芽汤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装饰品。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也是牛的生日)。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中最有名的是巧果,也有地方称之为乞巧果子。

地方不同,款式也不同;姑娘的巧拙不一,制作出的巧果也不可同日而语。

制作巧果的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

宋朝的街市上就已有巧果出售。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熬成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由巧手的姑娘折出各种各样与七夕有关的花样巧果胚,最后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世界青年旅舍的由来      有这样一个地方,能让你在合理的价格内获得最友好的氛围和基本舒适安全自由地度过一个个异地驴行的夜晚。

如果你不是大款,也没有足够三星级以上宾馆的住宿费用,在这里你可以用一套快餐的价格获得一张床位一夜的使用权,你可以自由地采买食物到厨房里DIY,你可以交通便利地玩转整个城市,你可以遇到其他和你志趣相投的很多朋友……虽然一切要你自己动手,虽然你可能只得到了一个双架床的上铺,虽然你可能必须到公用浴室洗澡,但你一定会急着寻找这样的地方,因为对于年轻的你来说,这样的地方更能支持你走上行走和寻找风景的旅途。

这个地方就是青年旅舍

与其说是宾馆,不如说更像一个供游人随时寄宿的大家庭。

这种青年旅舍己遍布各个国际旅游区的中心地带。

而它的来历还要从1 00年前说起――   1909年,德国有一位名叫理查德・斯尔曼的教师,他主张青年“应该走出校门,参加远足”。

一天,他带领学生徒步旅行时,遇到一场大雨,他们不得不停止前进,在一所乡村学校里借住了一夜。

所有人都在地上铺的稻草上艰难地熬过了一夜。

而斯尔曼老师为了照料学生整夜未眠,他的脑海里萌发了为外出旅行的年轻人建立专门的住宿旅馆的想法。

理查德・斯尔曼四处游说自己的观点:“所有的男孩女孩都应该走出校门,参加远足,留宿青年旅舍

”终于有人接受了他的观点。

1912年,德国一个废弃的古堡Altena,被改造为世界第一家青年旅舍――室内有高架床、硬床垫、被褥,带锁的个人储藏柜,有公共浴室和洗手间、自助餐厅和公共活动室。

青年旅舍的基本理念――“安全、经济、卫生、隐私、环保”也由此确立。

这家青年旅舍很快就受到了青年人的欢迎。

一年后,青年旅舍就发展到83家、2.1万个床位。

1932年,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在阿姆斯特丹成立。

目前世界上大约60多个国家共有青年旅舍4000多家,国际会员超过400万人。

世界上约有1000万青年旅游者在使用青年旅舍

青年旅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住宿连锁组织。

攀岩运动的由来      攀岩最初应该是登山运动的一种基本技能,当它从登山运动中分离出来时,立刻以惊险刺激的特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眼球,以“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独有魅力风靡全球,成为一项独立的体育活动。

攀岩的目标是发挥人类原始的攀爬本能,借各种装备作安全保护,攀登由岩石构成的峭壁、裂缝、海蚀崖、大圆石,后来又有了人工制造的岩壁

因为攀岩者的动作优美且惊险,所以攀岩作为一项极具美感和观赏性的运动,又被誉为“岩壁芭蕾”。

相传在阿尔卑斯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高山玫瑰,只要能采摘到这种玫瑰献给心爱的人,就能获得美满的爱情。

姑娘们便以采摘高山玫瑰作为考验情郎的意志和才智的测试题。

于是,小伙子们就以攀岩采摘高山玫瑰作为最值得炫耀的事情。

传说攀岩运动就由此而来。

据说攀岩技能的历史可以上溯140多年,而攀岩运动在上世纪50年代才   出现。

1947年,前苏联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攀岩委员会,并于1948年举办了首届攀岩锦标赛――世界上第一次攀岩比赛

攀岩运动自此开始在欧洲流行。

1985年,法国人弗兰西斯・沙威格尼发明了可以自由装卸的仿自然人造岩壁,帮助人们把大自然中的岩壁搬进了城区。

因为人工岩壁比自然岩壁比赛规则上易于操作并利于观众观看,所以1987年,国际攀登联合会批准利用人工岩壁进行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并在法国举办了首届人工岩壁攀岩比赛

1995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攀岩为奥运会项目。

人工岩壁的出现,增加了攀岩的娱乐性,国外出现了各种攀岩俱乐部,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攀岩比赛和娱乐活动。

目前攀岩按组织形式可分为竞技攀登和娱乐攀登;按保护方式可分为有保护攀登和自由攀登(即徒手攀岩);按运动场所可分为人工场地攀登和自然场地攀登

竞技攀登又可进行多种分类:难度赛和速度赛;世界杯赛和世界锦标赛;20岁以上的成年赛和19岁以下的青少年赛;男子组赛和女子组赛;国际赛、洲际赛及国家级比赛

当今世界攀岩水平应数法国与美国为最高,法国相对在人工岩壁上占优,美国在自然岩壁上称强。

亚洲国家中,日本、韩国水平较高,中国属中流。

攀岩运动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从1997年开始,国内每年要举行两次以上的全国或国际性比赛,并承办了亚洲攀岩锦标赛。

参与攀岩已成为许多青少年的时尚。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