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用复方大承气汤与单纯西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

【关键词】 复方承气汤 西医 粘连肠梗阻

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中以粘连肠梗阻较常见,约20%~40%。中医认为肠梗阻形成原因有气滞、血瘀、寒凝、热结、湿阻、积食、虫结等,中医的基本病理机制为不通则痛[1]。临床多见实、热证,气机通降失常、气机闭阻。治宜通腑泻热、急下存阴,使脾、胃、大肠升降传导功能复常,气血津液代谢逐渐恢复。作者报道本院自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粘连肠梗阻共8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45例),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抗炎补液等常规西医治疗。B组为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承气汤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7例患者中男51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11~83岁,其中11~15岁4例、25~55岁63例、60~83岁2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为4h~7d。均有腹部手术史。阑尾切除术后31例、胆道手术后35例、胃癌手术后10例、大肠癌手术后4例、剖腹产后7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排便停止、伴发热10例(体温37.7~38.5℃)。体征:均有腹部膨隆、叩诊鼓音、压痛、无反跳痛。胃肠型21例,均未触及腹部实质性包块,听诊肠鸣音亢进55例,减弱2例。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0×109/L A组23例,B组27例。两组行立位腹部平片检查均见气液平面。

1.4 治疗方法 入院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常规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选用头孢二代加甲硝唑两联治疗)。补充水电解质、解痉、抑酸等治疗。B组加中药大承气汤(枳实,川朴,生大黄,芒硝)治疗。具体方法:患者右侧卧位,肛管插入15cm,大承气汤100~200ml经肛滴入,滴速60滴/min。若腹胀明显缓解,再取汤剂100ml经胃管滴入,滴速40~60滴/min,然后封管1h。具体量视患者耐受程度调节。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加用复方承气汤治疗时间较单纯西医保守治疗明显缩短。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