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周天妹。

摘 要 与企业内部控制相比,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内部控制观念,内控控制薄弱,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内部管理不善,时常出现问题,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内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这与企业性质有很大区别。在收入方面主要来自财政预算,不重视成本核算,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较弱,风险管理不强。如果不能加强内控管理,解决内部风险隐患,将会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极为不利。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希望行政事业单位能够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强化内部管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助力。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内部控制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有序运行和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健发展,对于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资产安全,防范内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保证各项业务稳健运营。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转变管理观念,实行管理转型,提高管理能力,提升服务效率,适应当前快节奏发展的需要。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内部管理弱化,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引起社会不满。长此下去就会影响业务运营,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促进服务效率的提升,保证单位各项业务稳健运营,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提供服务。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意识缺乏,没有认识到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风险,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权力”很大,然而,没有考虑到权力背后潜在的义务与责任,忽视了背后的风险问题。如在决策过程中没有遵守内控制度,盲目决策,造成投资失误,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批把关不严,报销手续不规范,相关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因此,在当前社会经济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对内部权力运行进行制约,规范内部业务运作流程,促进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减少风险发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 业务有序运行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过去,由于财力有限,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与资金较少,内控管理薄弱,对业务运行的影响可能不明显;而如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资产较多,财政资金的支出规模更多,支出用途与支出范围更加广泛。如果不加强内控管理,极易造成资产流失,资金使用出现浪费现象,影响财政支出效率。为此,要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管理好财政资金,就要保证资金用途合理。这就必须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科学安排财政资金,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做好财务核算,加强财务监督,注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有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二、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分析。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上整体有所提升,注意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不断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薄弱,没有对内部风险引起足够重视,内部制度与监督管理漏洞不少,特别是在行政管理业务办理中相互牵制较弱,部分岗位工作人员素质差,有的核心岗位的审批权限较大,一小部分人借此机会出现了违规违纪现象,导致内部业务运行不畅通,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为此,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不断优化内控流程,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各项业务有序进行开展,必须狠抓如下工作:

(一)增强内部控制理念,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保障各项业务规范运行,必须增强全员内控意识,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一是加强内部控制宣传,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意识,在工作中坚守原则,使内部控制在各项业务中得到具体落实。二是加强内部控制培训,提升内控水平。内部控制理念与内控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行政事業单位要重视抓好内部控制培训,聘请专家讲课,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理念,结合本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创新,优化内控流程,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三是全员参与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每个成员在内控上要有明确分工,全员参与,特别是管理层与核心岗位要作出表率,融合到内控大环境,不滥用特权,推动内部业务有序运行

(二)构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优化内控流程

内部控制包括系列内部规章制度与业务运行流程,配设相互牵制的岗位职责,才能保证内部管理规范运行。然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缺失,内控流程混乱,制度执行不规范,造成执行效率不高。一方面,表现为内部岗位设置过多,流程链条过长,管理业务滞留时间较长,特别是平行程序过多,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业务链条简单,核心岗位权限有过,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内部监督较为弱化,管理与服务效率受内控关键点制约,影响着整体效能的提升。为此,需要优化内控流程,改革不合理的内部结构,不断完善内控体系。一是对现有内部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对内部控制流程各环节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相互牵制,是否岗位属于必设,以提速提效和强化监督为目标,进行流程再造,完善内控管理流程。二是制作管理业务运行流程图,通过流程图对内部关系进行分析评价,保证内部体系精简高效,真正提升服务效能。三是根据流程图,配套相关的岗位职责与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内控节点的责任,解决职责交叉,岗位权限过大,内部缺乏相互制约的问题,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稳健发展。

(三)加强内控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薄弱(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构建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增强内控风险意识,加强内控风险管理。一是完善内部审批制度,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支出特点,构建与之配套的内控审批与风险管理制度,对内部“权力”进行约束,实行标准化管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规范运行。二是做好内控风险评估,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松散,内部风控薄弱,疏于内控风险防范。因此,要对内控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分析风险环节与风险因素,增强危机意识,防范内控风险。三是合理设置内控机构。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职能管理的需要,对内部机构进行优化设置,明确责任分工,严格奖罚措施,提高工作警惕性。一方面,要优化精简机构,促进运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要配建内控机构和内控岗位,加强内部协调与内控监督,使各方责任得到落实,运行管理保持规范,达到内部协调与制衡效果。四是加强财务预算内控体系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财务管理既是内控重点,又是内控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由于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行政管理业务运行上,而对财务工作重视不足,在财务机构设置、财务人员配备,以及财务内控监督方面比较薄弱,时常发生财务问题。为此,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十分警惕,加强财务力量,重视财务内控监督。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落实财务公开,接受内部监督。同时,发挥单位内部纪检部门、内审部门的作用,开展经常性财务检查,做好财务风险预防,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三、結语。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做好内部风险的防范,从而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保证各项业务规范运行,从而切实发挥好内部控制作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业务运行状况及自身管理特点,构建健全的内控机制,增强内控管理风险意识,加强内部机制与制衡监督,从而提高管理工作效能。

(作者单位为芜湖县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 马雪松.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分析[J].纳税,2019,13(33):257—258.

[2] 刘晓姝.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财经界,2019(11):126—127.

[3] 刘震.浅议网络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269.

[4] 毛京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和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122+124.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