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策略问题,试图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学校的管理以及新课程理念等角度来思考,以此探寻能够在课题推广中真正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切实可行的策略。首先,从加强其反思意识的提升和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管理策略两方面揭示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其次,从充实中学语文教师的内涵,提升他们的反思眼界和用新课改理念反思课堂各个环节两方面揭示其反思能力培养的特殊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一般策略;特殊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6—0040—03。

课改前,社会对教育界的弊端声讨时,语文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首先成了受冲击、受批判的对象,不管是哪个阶层,都能对语文说出个子丑寅卯。即便是在课改进行了好几年的今天,语文也因其特殊性,而备受“指责”。有人指出,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系统形象的好坏。因而,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也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在探索整体提高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大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等便应运而起。

近两年,笔者对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策略做了一番研究,现将一些探究结果归纳如下。

一、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

关于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研究,很多的研究都难免有失偏颇,或只注重教师内在修养的培养,或只注重学校管理。故而,笔者认为应从加强教师反思意识的提升和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管理策略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此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

1.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首先要加强其反思意识的提升。

(1)注意寻找到“反思点”,培养敏锐的反思意识。

第一,培养对重大教学事件的反思意识。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对自己触动比较大的教学事件,或是教学过程中某次刻骨铭心的失败与成功、困惑与收获,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反思点落在“重大教学事件”上,形成敏锐的反思意识。

第二,培养教育对象(即学生)的反思意识。中学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不时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因此,将“反思点”落脚在学生身上,会促使教师选择更理性化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方式。

第三,培养教学过程的反思意识。语文教学教师每天所从事的日常工作,在日复一日的活动中,我们往往容易因不断重复而疏于思考、停止进步。我们对日常的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就是要打破原来近乎死寂的平静,将所有理所当然的东西悬置起来,即胡适所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从而找到“反思点”,促成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四,培养教学方法的反思意识。因为每个教师都具备个人独有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知识,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答案肯定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与思考便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要“反思点”。

(2)中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并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反思方法,并形成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习惯,才能有效地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在实践中,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的基本方法。

第一,撰写教学反思反思日记。每一堂语文课,都有可能出现“反思点”,都值得教师反思,因此,每节课写“教学反思”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师获取反思能力的基本方法。有条件的教师,应坚持写反思日记,把日记当成一种反思工具,对日记进行经常性的回顾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

第二,要设计好每节课的问题单。这里指的问题单,是指教师为了对自己每节课的某些方面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而使用的一种问题调查表。包括以下四个部分:①预设的反思点。②课堂发生的问题情景的描述。③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④改进的设计和对改进后的实施效果评价。

问题单通常要在课前设计好,教师根据问题单可以对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反思

第三,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这能使我们不仅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而且能够更深入地找到“反思点”。

2.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还有必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管理策略

(1)学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中学语文教师反思制度。譬如:学校可以要求中学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反思论文、“教育随笔”或“教育小记”,每节课必有“教学反思”,每星期至少有一个的反思日记,一学期至少参加十次以上的听课的活动,等等。学校还要借助科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抓好常规督促与检查。

(2)构建切合学校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训策略

第一,强化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学校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可以利用中学语文教师反思制度加以要求,逐步让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第二,注重同伴互助。同伴互助,专业切磋是学校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策略学校可以通过推行集体备课、反思型说课、同课异构公开课、专题研讨活动等形式来实现。

第三,发动骨干引领。学校要让“骨干教师——一般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结成师徒帮带关系。学校要求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指导本校一位以上教师,并带领一般教师通过互相观摩听课、评课说课、教科研指导等形式,引领一般教师共同成长。

第四,坚持送出请进。“送出”指学校积极鼓励中学语文教师外出参加各类教研活动。“请进”指学校聘请专家型教师来校授课或讲座,以引导本校教师汲取课改的营养。

第五,做实课题研究。这里所说的课题研究主要是指教师基于自身实践问题而引发的探索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也可以称之为“实实在在的校级课题”,它不是学校和教科研部门强加给教师的“任务”,也不一定是经过规范化立项,却能真正指导教师教学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语文备课组开展校级课题,摆脱形式主义,讲究实效。

中学语文教师的一般策略有以上两大方面的具体措施,如果仔细推敲,我们会发现上述策略也适合于其他学科,那么,作为语文学科自身独有的策略又有哪些呢?

二、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特殊策略

1.充实中学语文教师的内涵,提升他们的反思眼界。

(1)充实传统文化内涵。语文教师,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具有融贯古今的文化尤其重要。阅读所谓的四大名著对于很多语文教师来讲并不难,但是能够对于中国几千年来的经典(应该以佛儒道的思想为主导)了如指掌,并有独到见解的教师却凤毛麟角。今天,许多年青教师不是没有时间,就是不屑读传统经典,造成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不到传承,更谈不上发展。从传承传统文化这一意义来看,了解古代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教学中储备充分,少走弯路,并提高教学反思的厚实度。

(2)了解文化思潮走向。长期以来,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局限于过去在大学学过的语文专业知识,缺少必要的与时俱进(譬如:今天一些所谓学者为什么要将《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思想变成“拥曹反刘”等文化现象,没有几个语文教师去关注过、反思过)。可以尝试让他们关注“百家讲坛”的与文化、文学相关的内容,比如刘心武的《红楼梦》解析、于丹的“庄子说”、马瑞芳的《聊斋志异》等等,都能打开语文教师的视野。另外,还有必要了解现当代中外的文学流派,以及近几年影响颇大的名家,如刘心武、贾平凹、余秋雨等。甚至还可以关注和了解在全世界、全国历届文学大赛中获得大奖的佳作,以充实自身的文化内涵。

(3)体悟名家教育理念。利用阅读名家名著的方式,走近教育名家,如:陶行知、叶圣陶、于漪、余映潮、魏书生、李镇西等,了解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前瞻与思考,把这些名家的思想作为教育反思的源泉之一。

(4)活用专业杂志成果。适当订阅《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报(教师版)》等语文专业杂志或报纸,了解语文教学的走向与动态,将语文界或各名著名家(譬如:“红学会”、“陶行知研究会”、“鲁迅研究会”等)研究会的学术成果及时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形成较高的反思水准。

2.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用新课改理念反思课堂各个环节的反思能力

(1)反思课堂导入语。一堂语文课的开头,是不是每节课都要来一点长长的新颖的导入语呢?值得思考。新课改则要求,不管怎么导入,始终要考虑“导入语”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反思课堂热闹的讨论。现在比较流行“课堂讨论”,以为讨论就是新课程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其实对“课堂讨论”也需反思,所要讨论的是不是学生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是需要讨论,怎么讨论?我们语文教师是否设置课堂讨论的环节,最终取决于这讨论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3)反思课堂教师的评价语。新课程改革注重教师学生的尊重与激励值得提倡,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的评价语却只有肯定与赞美,找不到中肯的否定与一针见血的批评,这样的评价语就值得反思。再怎么自主学习,我们教师依然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平等的首席”,那么在学生理解存在误区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补充或拨乱反正,则显得很有必要。

(4)反思课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今天,多媒体课件被广泛运用于语文课,对于创设情境、提供资料等都发挥了作用,但这也要看在帮助学生学习中是不是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有的本身就是需要语言文字品味与感悟的,如果换成了图画或音响,则会丢弃语文根本的东西。

(5)反思课堂的结束语。很多公开课的结尾,都会听到教师背诵大段精美的结束语,以展示教师的才华,教师们纷纷称赞并仿效。这样的结尾真的该提倡吗?一节课,究竟是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展示出来重要呢,还是教师自己展示才华重要?值得反思

(6)反思课后的评论语。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后作“反思”时说,“今天这堂课我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堂课能跟着我的思路走”,等等。这样的说法表明还停留在教师主宰课堂的旧观念上,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反思”将难以起到积极的效果。

“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中学语文教师具备反思能力,还仅仅是第一步,反思后积极地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最为重要。应当看到,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与特殊策略要得到真正地贯彻实施,不仅需要学校行之有效的常规管理,更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自我充实与反省。笔者以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随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反思能力培养等课题的深入研究,将会有更多的中学语文教师参与到“反思大潮”之中,并逐渐成长为敢于“内省”、善于反思的优秀教师,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前景也将因此而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2]储召红.论教学反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D].华东师花大学教育学院,2001:26—30.

[3]武海燕.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意义和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4]张洁.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策略研究[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6).

[5]王桂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科学教育家,2009,(1).

[6]武汉市新洲区凤凰中学课题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报告[EB/OL]./content/11/1013/01/7906426_155626181.shtml#.

[7]傅顺康.教而不思则罔——谈中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内容与形式[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8,(12):27—3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