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滑计划_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一个女人,从英国带三只“小猪”到法国滑雪,真是辛苦!老大男孩,9岁,只有在英国室内滑雪的经历;老二也是男孩,3岁半;老三女孩,才1岁半,“走龄”才半年,刚学会从雪窝里爬出来的本领……   计划注定失败其实早有征兆:本来是一家人圣诞节滑雪计划,可老公临时有事退出。

行程已定,不好取消,何况那曾是法国1968年冬奥会的滑雪赛场!   孩子们一下飞机,看到满地的雪高兴极了,冲着地勤人员挥手说:“棒聚了!”那是法语的“Bonjour(您好)”,已经为难他们发音到这份儿上了。

过海关,我们最后一个出来。

官员看不见孩子们,我肩背手拿的全满了,还得捧着四本护照。

他只好从柜台后面走出来一个个地看,还帮我把孩子抱过去。

孩子们一个个“棒聚”了他一回,搞得他乐呵呵的,直冲我们挥手!   晚上我们在马路边的空雪地上做了个大雪球,老大还躺地上画出一个snow angel(雪天使),老二就躺在雪窝里打滚。

老三小胳膊小腿的,老拉着我的手不放,否则一转身她就只剩下头顶尖了。

来到山上,在服务水平不好恭维的旅馆住下,到滑雪学校去报名,然后又到其他地方去租滑雪板、鞋子等等。

这法国人不怕麻烦,学滑雪的学校不提供设备,连ski pass(滑雪票)也不代售。

我就跑断了腿!老大上自由滑的中级班,老二上3~6岁的初级班。

老大告诉我,老师说要另外买ski pass,不是我们门口的那个!只有我和女儿不用花钱。

滑雪的父母和孩子特别多,还有父母带着一丁点儿的小宝宝在背上滑雪的。

我当时就晕了!背那么小的孩子滑雪?做梦我也会吓醒的!在安排滑雪日程的前一天,我们利用空闲乘着免费巴士来回坐了好几趟,看山景。

就一个字:美。

就如贺卡上印的一样,一串连一串的连绵青山,架着白色的“雪帽”。

老二上的学校只有一两个老师可以讲英文,我心疼老二,哪受过这种吆喝呀,法国人讲的英文带hh和rr的音,不是对着他的面,他可听不懂,老师对着孩子叫tu rn hh haround(turn around英语:转身),我们老二却带着决心顶着风,直着雪橇往上坡走……还真是铁杵磨成针,人家孩子打横爬不上,我儿子就这么直踩着上去了,老师再喊也没用。

后来老师再喊,他就冲人家喊:“I kick you(我踢你)!”最后两天雪下大了,还夹着风,本来戴的小眼镜就不管用,只好再投资了一副儿童滑雪镜,护着半个脸的那种。

连着六天下来,他还竟然混出一枚奖章,大概是表扬我家小傻瓜持之以恒之类。

但是,老二再也不想去了。

老大的学期更短,去了一个下午,老师一句英文没讲,他就跟着其他孩子做,之后就死活不去了,宁可自己练,也不再跟老师学。

老三呢,就天天让我放在雪橇上拉来拉去地接送两个哥哥。

好几次她竟然在雪橇上睡着了,小手耷拉在外边,手套全湿了。

我们就偶尔去游泳,游泳池周边全是落地窗,外边就堆着雪,我们在暖暖的游泳池里跑来跑去,轻轻地唱歌跳舞。

旁边没有其他小孩,偶尔有对夫妻,也对我们的噪音很是包涵。

只是遗憾如果老公带孩子,自己就可以去蒸桑拿、泡温泉了,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桑拿房和温泉按摩广告,心里痒痒的。

但女儿每次抱着我脖子要亲亲,和别人眼里的笑容又让我悠然自得起来。

回程前,法国普降大雪,所有的车挂上防雪链还步履艰难呢。

圣诞节当天,大雪+大雾+大风,本来从山上到朋友家70分钟的车程,竞走了5个半小时。

孩子们睡醒了无聊,儿歌重复唱了N多遍。

唉!失败滑雪计划!   但是,也不是没有成功:老二学会了滑雪的基本功,在英国是要等到七岁的。

老大意识到了只讲英语和中文是走不了天下的,而且和朋友交流不仅仅是语言,还有诚意和礼貌。

老三则是不管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有妈妈就好,已经很开心了。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