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夏季养生智慧]古人的智慧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有所受在外。

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   夏季养生,《黄帝内经》里说,夏季的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处在繁茂兴盛时期,人类亦处在天地气交之中,生活亦应符合自然界气候变迁,晚睡早起,情绪愉悦,适当活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才能与“夏长(zhang,生长繁茂之义)”之气相适应,符合夏季养“长”之机。

立夏――阳气渐长活力增强      立夏,是夏季开始的第一个节气(阳历5月5日或6日)。

气候逐渐转暖,绿荫铺路,经冬农作物(如麦子)生长旺盛。

人体内阳气渐长,活力增强。

民间对立夏前后气象长期观察后作了综合性的概括,比如古人认为,立夏日晴天预示夏天雨水多,立夏日下雨则预兆夏天雨水少。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关系密切的整体,“人与天地相应”,因此天气的变化与人的疾病变化也关系密切。

故有谚曰:“立夏北风当日雨,立夏东风少病疴”。

这句话的意思是:立夏日刮北风,当天要下雨;刮东风则以后多雨,不致过于干热,疾病会减少。

夏至――虽然渐热仍要防凉      一年24个节气对人的生理,病理都会产生影响,引起疾病的发生或旧疾复发。

尤其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重要的节气,是人体阴阳气交的枢机。

其中二至最为重要,尤以冬至为关键。

根据中医阴阳学说,阴阳互依共存,处于动态平衡的运动中,并随着季节变迁而兴衰。

夏至阳气盛极而开始衰退,阴气衰绝而始萌,故曰“夏至一阴生”。

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最短。

此后,太阳逐渐南移,白昼自此逐渐缩短,直至冬至日夜晚最长而白昼最短,故曰“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吃面是民间习俗)。

夏至,“鹿角解(脱落之义),蝉始鸣,半夏生”。

夏至未来莫道热”,说明夏至过后气温开始正式上升。

又曰:“夏至无云三伏热”,“夏至有雷三伏冷”,古人通过对夏至日的气候观测来预测整个夏天气温的高低,以此提醒人们注意天气趋势以预防疾病。

总的来说,夏至后整个气候的趋势是逐渐变热,但仍应注意气温之变化,随时调节衣被,以免受凉生病。

有谚曰:“吃了端午粽,棉衣箱里送”,但也有谚曰“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即是最真切的写照。

何况,芒种、夏至、至小暑后,还有一个黄梅雨期,阴晴气温变化更大。

黄梅――少食油腻助湿之品      黄梅期约一个月,是夏初时节的一种特殊气候过程,有“天文梅雨”、“气象梅雨”之分。

天文梅雨,又叫“历梅雨”,按节气配合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

气象梅雨,即“典型梅雨”,约在梅子黄熟前后(阳历6月下旬到7月中下旬之间)。

梅雨前的5月份,又有约2周的“迎梅雨”(或称早梅雨)。

此时多雨潮湿,真所谓“梅天下梅雨,纷纷如乱丝”,“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

因此,黄梅期间闷热潮湿,更要注意保护脾胃,少食油腻助湿之品,以免外湿与内湿结合影响消化。

同时,当出现“该雨不雨”之“空梅”现象时,人们则要注意防旱、防燥。

大暑――调息静心益气清暑      进入大暑(阳历7月23日或24日),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诗曰:“暑景方徂(cu,开始之义),时惟六月《农历》,大火飘光,炎气酷烈”。

真是“夏东风,火烧天”,“铺上热得不能躺”,酷热难当。

此时,署毒外蒸,“暑易伤气”,暑热、暑湿损耗真气,要谨防中暑和其他夏季急性病、多发病,传染病的发生。

“六月里热辣辣,郎中忙似穿山甲”,形容夏季炎热,是发病的高峰,尤当注意调摄,益气清暑,预防为先。

夏至后至立秋经历了三伏天(夏至后至小署前后为初伏,至大暑前后为二伏,至立秋后初庚日为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

谚曰:“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无处躲”。

炎暑当令,令人烦躁不安。

但是,此时“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