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政策

摘要:本文对世界自然基金会《学习持续的方法》报告的背景、核心观点和政策动向进行了分析,建议我国要积极构建以可持续发展导向教育政策,推进国家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发布《我国大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以完善教学大纲为主线,把可持续发展问题有效嵌入各阶段教育的课程之中;支持广大中小学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开启一个新的学习时代;修改完善《高等教育法》,从法规层面要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我国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对优势国家”的地位。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世界自然基金会。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4—0053—05。

一、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行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英文缩写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发起于英国,1961年在瑞士创办。其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它不只是利用自然保护、研究、游说、信息和教育作为维持生态系统与物种的工具,还是推动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学科和环境课程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正规教育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联合同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计划(2005—2014年)》,鼓励和指导世界各国与地区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

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典分会(WWFSweden)基于实现世界持续发展的目标,组织瑞典国家教师教育和研究部、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等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一大批学者,通力合作,联合编写出版了《学习持续的方法》(LearningSustainable Ways),以强调教育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指导教育者、学习者、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和利益攸关者有效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可称为“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英文表述为Education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为ESD)。201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典分会对《学习持续的方法》的内容进行了部分更新,关注的重点从西方发达国家转向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强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传播。《学习持续的方法》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典分会凝聚集体智慧的结晶,系统回答了教育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巾的不可替代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具有全局性和紧迫性。

(一)地球的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修复能力已经严重透支。

在《学习持续的方法》中,WWF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理性视角,令人信服地分析了全球环境正处在恶化进程加速且几乎难以逆转的危机之中的现实。WWF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变化的趋势,如果以“地球生命指数”、“人类生态足迹”为评估指标,必然得出不容乐观的结论。地球生命指数与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数量有关,用来评估在这个星球上1686种野生脊椎动物群体规模的变化。据预测,这些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1970年至2005年间,地球生命指数下降了30%。人类生态足迹,即人类对地球环境影响程度的生态记录,是人类环境资源、能源消耗的结果。2005年,人类生态足迹大于1961年时的三倍。正如WWF在《学习持续的方法》中所指出,“我们的生态足迹太大了。人类现在消耗世界自然资源的速度,比大自然创造新资源的速度,快了25%—30%。不同国家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别是相当大的,只有(所谓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足迹才被认为是合理的。例如,欧洲人平均的生态足迹相当于3.5公顷,而全球生态足迹的可用面积为每人2.1公顷。如果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像欧洲人这样生活,我们就需要两个地球!”。

(二)人类必须在自我毁灭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做出选择。

学习持续的方法》提醒各国和地区,必须尽快行动起来。WWF指出,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殃及“池鱼”,自身也处在走向毁灭的快速通道中。全球的脊椎动物的数量正在减少,人造化学物质数量在增加,全球气候正在改变。每分钟有多达37个足球场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45000个水坝正在对大自然产生负面影响,超过10亿人用不上清洁的水,世界上海洋鱼类和鲸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这份清单还在延续。如果我们继续这种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到2050年,我们将需要两个地球。至少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可持续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警告说,“我们正面临着必须作出的选择:我们依旧我行我素,而这会导致毁灭;或者我们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吃、住、行。”。

三、人类持续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教育的系统变革之中。

世界自然基金会并未陷入绝望中,对人类的一些积极表现给予了肯定。他们在报告里指出,我们看到了一个围绕“京都议定书”而团结的世界:许多海洋和森林被保护,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接受初等教育的儿童比例上升了80%。教育进步使人类看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在《学习持续的方法》中,WWF从学校环境议题和社会讨论的视角,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进行了系统回顾,概述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认识过程。他们认为,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的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深刻地改变教育自身的面貌,也在改变人类社会发展前景。

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教育价值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学习持续的方法》中,WWF重申了1987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里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这种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生态持续性,还包括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WWF认为,1992年里约会议形成的《2l世纪议程》,用第36章一个章节来专门谈教育,从而形成了目前教育举措的基础。现在,许多中小学和大学都被要求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大纲中。2002年12月,第57届联合国大会宣布,2005—2014年为“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聚焦可持续发展教育,制定了教育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线路图。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举办第一次世界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发布《可持续发展教育波恩宣言》,强调,“所有国家都必须通力协作,确保今天和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投资就是投资于未来,它能成为拯救生命的措施,尤其是在冲突后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伴随着全球环境灾难加剧的进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渐觉醒,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人类世界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日益寄托在大中小学的学生身上。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摆脱环境灾难困境、共同塑造美好明天的教育变革进程。

四、完善持续发展教育的体系和政策

积极构建以可持续发展导向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共同使命。WWF在《学习持续的方法》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和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把这个主题分为“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和“哪里”四个方面,将有助于这项任务的完成。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WWF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每个人都应该获取有关知识,并产生为可持续发展未来而工作的积极性。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包括:在创造公平公正、经济安全、生态承载能力强和民主的社会的过程中,培育能够影响个人、学校和社区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被看作一个整体视角和一个改变世界持续过程。长期目标是,人类可以过尽可能美好的生活,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伤害他人、大自然和社会。对于个人来说,这需要具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行动的能力,如知识、机会和动机等。从全球角度来看,每个人似乎很渺小,但许多渺小的人在一起行动,就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

(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因。

WWF认为,目前世界发展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人类想成功地解决世界难题并寻找发展潜力,就需要为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武装自己并行动起来。以瑞典为例,许多政府的政策文件为瑞典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高中和高等院校规定了内容,包括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准备。“为什么学校的课程内容再次被改变?这是因为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现在的问题是,学校是应该复制一般性的社会发展教育,还是应该向增强再思考和新想法的可能性开放?谁也不能肯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世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子孙后代必须能够应付这些变化。”以发展导向教育拓宽了知识的概念。一个更加注重发展教育,会导致教与学角色的变化。例如,教育者会成为监督者,提供各种工作方法,并鼓励学生为了他们自己的学习而承担更多的责任。有远见地工作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路径。

WWF在《学习持续的方法》中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路径:可持续发展教育应通过终身学习、针对性学习、整体性学习社会参与、反思、不同视角等六个方面实施。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创新基地,以上内容应该被确定为六块重要基石。每个基石都能与一个渐进和灵活架构中的新知识相连接。

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反省、反思和改革。这要求人们在生活的不同阶段和角色中进行终身学习,可以作为学生或教师,消费者或生产者,也可以作为公民或政治家。在与社会环境相连的终身学习过程中,在自己独处或与他人交流思想和观点的时候,个体能创造知识。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学习无时不在。这种知识观强调了个体以前知识来源的重要性。一个相对的、有意义的、立足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整体推进。“至少可以这样说,生活是复杂的。学习不再可能只盯着一部分内容进行,而每个科目却与其他科目没有联系。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我的社会行为会产生生态后果,同样,生态问题的干扰也会迫使我的生活质量下降。”“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大家的参与和作为组成部分的我们每个人的承诺。我们以不同的角色影响社会发展,无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还是政治家和选民。”在学生时代,儿童、青少年可以从事各种活动,如:实践社会角色,学会体贴他人,表达自己想法,倾听别人述说,作为人类同胞相互尊重并尊重其他人群的观点,协同合作,承担责任,反思和参与,等等。紧接着,民主可以包括更深刻的反映,检验自己的争论观点并制定民主决策。“如果整个学校,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实际上都实践民主的话,学校的民主就会得到有力发展。”人类生活在一个印象不断涌动的过程中,我们只能领会和体验这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当我们反思时,经验才会转变为知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里,我们没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现成答案。我们需要用新的方法不断思考,质疑当前的趋势和以过程为导向教育方式,要敢于改变和学习新方法!教育处在一个以日常的、当地的和具体现实为文化基础的环境中,教育强调对于不同问题和困难持一个开放的态度,为个人深思熟虑的立场创建温床的教育是值得鼓励的。WWF认为,“人们提出的不同观点,往往取决于他们居住的地方和时间。对教育而言,这意味着培育一种对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开放态度。”。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发生的场所。

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社会问题情境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佳场所。他们在《学习持续的方法》中鼓励儿童、青少年到外面去体验木海葵、古老的神符石,或体验农民耕种自己的土地。因为学生接触到了自己的独特经验,这种经验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用自己的感觉对身边的事情获得第一手体验,这是在室外环境中的自然之举。要成为一个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共同创造者,就意味着要与这个我们起源于并完全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立好联系。“利用当地环境作为一个学习环境,这是第一步。然而世界比这个环境大得多。培养密切和积极的关系,尽可能参与考察学习本国其他地区,或通过探亲等方式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系,是向前迈进的另一步。改善我们对其他文化的理解,拥有彼此连接的感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素质。”。

(五)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的国际化推进。

学习持续的方法》报告非常关注各国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推进和立法情况,把其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力保障。该报告2008年版以瑞典为例,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的要点。瑞典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的政策文件都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瑞典教育法案规定,要培养学生对人权、健康、社会、经济与生态持续发展的尊重。瑞典的课程大纲(LPO 94)突出四个重要视角,其中之一是环境的视角。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大纲里,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定:“在对家庭教育和消费者问题进行研究的学校,教学目的应是确保开发学生的理解力和持久兴趣,学会如何将家庭活动与当地的和全球的健康、经济、环境联系起来。”瑞典《高等教育法》第1章第5条强调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其活动中,高等教育机构应当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当代人和子孙后代拥有一个健康和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福利,以及公正。”。

2010年版的《学习持续的方法》报告改变了政策关注的视角,重点对肯尼亚、乌干达等四个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评价。WWF认为,肯尼亚《2030愿景》的中期发展计划以环境教育环境意识为基础,还需要制定一个发达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为了回应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切,肯尼亚所有培训机构的课程要以发展导向。目前,肯尼亚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具体教育政策正在制定中;乌干达已经制定了相关教育政策,把可持续发展教育整合到所有阶段教育机构的课程之中,环境教育已经成为现实;卢旺达、坦桑尼亚也已启动了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设计和实践探索。发展中国家的积极行动,是世界持续发展进程的希望所在。

五、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建议。

(一)从战略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推进国家教育政策顶层设计。

持续发展教育源于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深刻的责任意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价值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战略主体地位,提出了“重视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问题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如何有效推进大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尚缺少顶层政策设计,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主要是依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的推动,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政策发声较少,力度较弱。与一些省市相比,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引领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比如,2007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就颁布了《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2010年,《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对推进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部署,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城市”的任务。台湾、香港、广东、上海等地区和省市也开始了政策层面的设计与实践探索。所以,尽快研制和发布《我国大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必将为全国范围的大中小学及各利益攸关者的积极教育行动注入动力。

(二)积极构建以可持续发展导向的教材体系。

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复杂问题,既需要社会各界、大中小学的群体参与,也需要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不应该有局外者。《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发挥核心作用,应该为可持续发展而锐意变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把握国家和各省市推进课程改革的良机,把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解决策略、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对策等内容,陆续嵌入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之中,强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导向。同时,积极鼓励地方和学校建设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丰富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体系。总之,修汀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将成为构建以可持续发展导向教育体系的强大动力。

(三)支持中小学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

201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发布的《塑造未来教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12报告》中指出,“如何在这个人口不断扩大、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的地球上生活与工作,人们需要学习,而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学习。各国政府需要对一些惯常的思维模式、做法与价值进行批判性反思。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教科文组织及其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联合同机构与成员国,需要继续支持那些能够挑战人们并使人们更加强大的学习过程,帮助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生活方式。”教育实验是催生教育新知、促进教育变革的沃土。2005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全国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我国近千所中小学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干扰,也由于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薄弱,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处在自发状态,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和教师之间的水平差异很大。建议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的支持力度,把它作为克服“应试教育”极端化倾向的突破口,这将为合格公民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正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所说,“可持续发展教育预示着全球教育正在出现第四次革命性变化,也就是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教育,将有可能开启一个新的学习时代!”。

(四)完善《高等教育法》,从法规层面要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相对于我国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进程,除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著名高校设立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机构以外,其他众多高等院校,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方面,反应尚显迟缓,成果偏少。与瑞典、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国的高校相比,我国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差距明显,这不仅反映了学术前瞻性不足,也与政策导向弱化相关。值得借鉴的是,瑞典等国家通过修改《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变革成为瑞典各高等院校的自觉行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导向和资金导向,尽快修改完善《高等教育法》,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一步激发社会责任感,履行法律责任,加大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及研究的关注和投入,真正成为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智库,成为构建以可持续发展导向教育体系的发动机。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我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对优势国家”的地位。

2005年以来,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我国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对优势国家”。2012年,巾同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即是例证之一。2013年下半年,北京市还将举办第六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特别是,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日本举行第二届世界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把握好这个有利时机,谋划在先,以教育部为主导,会同相关省市和部门,组织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团队”,为积极参加2014年第二届世界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总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围梦”的过程中,积极构建以可持续发展导向教育体系,必将促进教育自身的深刻变革,并进一步彰显教育部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奠基作用。

致谢。

鸣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杜越博士、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研究员、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会长史根东研究员,及美同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市世界银行项目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卢致安副译审,对本人相关研究工作及本文的支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