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区霍童镇茶产业的现状与思考

1 产茶历史 毕业论文网   霍童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距宁德市区47.7公里,霍童溪贯穿全镜,支提山在霍童镇境内,横贯霍童、九都、洋中、虎贝等乡镇的崇山峻岭。

霍童产茶历史悠久,茶史可上溯到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丹丘子、霍桐真人于支提山修炼,以茶健身,东汉道教促进茶发展,一些著名的道士到霍桐山修炼,以茶制药,同时与茶结下了更深的渊源。

初唐时期高丽僧元表携《华严经》进支提山,后将天山茶叶带回高丽繁殖发展,至今韩国茶道协会每年都派人到支提山朝拜元表,交流茶道。

2 立地条件   霍童镇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邻九都、霍童,西靠洪口,南与虎贝、洋中接壤,北与周宁县交界,相邻都是产茶乡镇产茶气氛浓郁。

霍童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9.7℃,土壤以矿质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平均含氮量0.093%,速效磷5mg/kg、速效钾131mg/kg、有机质含量2.45%—3.94%,pH值4.0—5.7,展积形成蕉城区独特的山多、林多、雾多、泉多的特点,山地多漫射光,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和品质的形成。

霍童镇下辖1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总人口3.1368万人,土地总面积16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9.01万亩,森林覆盖率74.6%,茶园17851亩,是宁德市蕉城区的重点产茶乡镇,2017年荣获“福建名茶之乡”殊荣。

霍童镇的茶叶远销京、津、沪、福州、厦门、哈尔滨等各大中城市及江苏、浙江、东北等地区,并有大批本地茶叶销售人员活跃在全国各地经营茶叶专营店、茶庄和茶楼和各类茶叶销售网点。

产业已成为霍童镇优势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支提香茗”红茶、“霍桐茗茶”红茶还曾荣获“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2011年蕉城区霍童镇金源茶叶合作社被茶业流通协会评为全国十大农业专业合作社, 2015年福建洞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评为宁德市“十佳茶旅文化观光园”,霍童镇坑头村茶叶基地被评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树新品种示范基地、蕉城区茶叶协会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省农科院创先争优助农增收示范基地。

3 成绩   3.1 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

霍童镇积极实施现代茶叶项目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实施茶园路网、喷灌系统工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霍童镇建立了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片,安装太阳能灭虫灯、安插诱虫黄板,示范面积达多1000亩,有效控制了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农药的残留,为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茶园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保障。

霍童镇2家茶企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2家茶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   3.2 茶叶清洁化加工

霍童镇有茶企56家其中区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合作示范社1家,市级合作示范社1家,4家茶企业通过SC认证。

3.3 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

蕉城区霍童镇金源茶叶合作社在霍童镇坑头村建设 “全国茶叶标准园”1个和省级金观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个,全镇形成区域分明,品种优良,基础良好,生态优美,品质优异的茶叶生产基地。

3.4 品种结构调整。

霍童镇原主要种植良种有传统菜茶、福云6号、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等。

2004年以来,结合品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选用新优茶树良种,实现了早、中、迟芽种的合理搭配。

解决了茶叶采制洪峰期集中,缓解了茶叶加工压力,茶树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推广早芽、高香绿茶品种早春毫、福鼎大毫;绿乌兼制高香型良种紫玫瑰、金牡丹、金观音、丹桂、黄观音、台茶金萱;乌龙茶品种台湾软枝乌龙、青心大?拥取?   4 主要问题   4.1 茶园标准化建设程度低。

霍童镇规模茶园不多,老茶园面积比重大,亟需改造,茶园基础配套设施、茶园生态条件需要改善。

相当大的一部分茶园面积小、分散、耕作管理粗放,且茶树大部分种植于80—90年代,树龄衰老,单产低,急需改造。

4.2 茶叶精深加工能力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茶叶加工工艺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能力弱,现有的茶叶加工企业大都小而散,加工水平大都停留在初制阶段,茶叶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茶叶制优率不高,生产的茶叶产品单一、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弱,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

4.3 茶叶销售瓶颈。

蕉城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茶叶集中交易、茶文化集中展示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霍童茶叶市场影响力的扩大。

霍童镇除少数茶企自有销售渠道外,大部分都将茶叶发往福安市场,由于受经济下行影响,福安茶叶市场欠款严重,极大得影响了蕉城区茶叶的生产、销售。

茶企营销人才匮乏,缺乏市场细分、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品牌运作及专业的营销管理队伍。

传统营销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缺少追求差异性、个性化、网络化和速度化为主的互联网电子交易等新型营销模式。

4.4 茶企融资渠道难。

霍童茶企资金缺乏现象普遍存在。

受制于茶农、茶企抵押品如农村宅基地、茶园、厂房等不符合抵押条件的特殊性以及风险性,茶农和小规模茶叶企业很难获得中长期银行贷款,资金制约问题突出,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5 做??做大霍童镇茶产业探索与思考   5.1 建设现代茶园

根据“规划科学、梯层等高、园地植树、梯壁留草”的原则,按照现代茶园标准,重点抓好茶园生态环境、“三品”茶园建设和老茶园更新改造,完善茶园排蓄水、茶园喷灌等设施,建设一批道路园林化、管理机械化、产出高效化、品种良种化的现代茶叶示范园区,增强示范与辐射功能。

5.2 是加快推进企业清洁化生产改造升级。

对原有的茶叶初制厂生产环境、加工燃料、加工设备、加工流程开展清洁化改造,并建章立制,实现加工规范化和生产人员清洁化。

5.3 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逐步实行茶园投入品有效控制。

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太阳能灭虫灯、诱虫黄板等物理方式防治虫害,确保茶叶农残不超标。

引导茶企申办HACCP体系、良好农业规范(GAP)和茶叶“三品”认证,确保茶产业生态安全、质量安全。

5.4 优化投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企业的升级改造,厂房的扩建等等都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茶企融资门槛高,融资环境严峻、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狭窄,都严重影响和制约茶企进一步发展。

浙江银行创新小微金融,成立茶企季节生产资金池的做法都很值得借鉴。

5.5 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

霍童产茶历史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茶园基地大都在风光秀美林旁山涧。

近年霍童镇先后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重点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4年乡村旅游休闲集镇、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名镇牵手2014中国最美乡镇等荣誉称号。

霍童镇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茶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以茶为针,以旅为线,建设休闲茶业示范点,把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旅游促进茶产业发展,以文化提升茶产业品质,延伸茶叶产业链条,带动企业发展,增加茶农收入,带动茶农致富。

5.6 加大科技研发,加强品牌创新。

加大支持茶企科技研发力度,支持茶企和科研单位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新品种引进、栽培模式创新、加工技术提升、茶类新产品开发及特色茶食品、茶饮品和茶旅游产品等开发,推进茶叶加工,延伸茶产业链。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转化推广能力,增加茶品科技附加值。

5.7 构建霍童茶文化,加强传播推广。

借助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强力造势,大力宣扬霍童悠久茶文化;组织力量收集整理霍童茶叶典故或传说,纳入旅游景点导游词中,使旅游从业人员都成为霍童茶的宣传员,让国内外游客在游览霍童名胜风景的同时,领略霍童天山茶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旅游宣传与茶叶品牌树立的有机结合,大力开发茶叶旅游产品和特色包装,扩大旅游茶销量,提高霍童茶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5.8 培育茶叶大市场,拓展茶叶销售渠道。

结合霍童镇的地理优势,东邻九都,西靠洪口,南接虎贝,北通周宁,交通方便,且相邻都是产茶乡镇,构建茶叶交易的要素充分,同时依托电商、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实现了茶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茶叶局飞鸾茶技站。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