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百货业发展现况,效益滑坡、市场萎缩,百货业的市场主导地位早已被超市连锁业取代,各国的百货公司为了生存下去,竞相进行战略调整;然后对照美、日、欧和中国百货业发展状况,对我国百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发展我国百货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正处于低谷阶段的中国百货业发展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关键词】百货业 主题百货 信息技术 品牌战略 购物中心1【Abstract】This text introduced the world general merchandise the industry、‘s development current conditions,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drops, market to atrophied first, and the market of the general merchandise industry predominate the position is already quilt super market catena the industry replace, all countries of department store for exist to down go toing, proceeding strategy adjustment; Then check against America, Japan, Europe is with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Chinese general merchandise industry, right our country general merchandise the problem that industry exsits when developping proceeds analysis; Finally, develop the our country the general merchandise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our country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Chinese general merchandise industry that be placed in low valley stage that development suggestion that provide some maneuverabilities.【Key words】 general merchandise industry ; Topic general;【文献综述】一、选题的目的及现实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提出:生产、交换、消费、分配这四个环节构成了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主要部分。百货业是商品交换实现的重要平台,链接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企业的销售成为了市场竞争获胜的法宝。百货业构成了销售渠道的主体,对百货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对销售渠道的了解,更深层次挖掘有利于企业经营的要素。因此,本文在理论和现实的背景下,对百货业进行研究。自1997年开始,我国零售业开始步入微利时代,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处境艰难的状况。销售增长幅度降低,并且低于社会消费品增长速度;流通费用不断增加, 利润大幅度下降。根据原国内贸易部商业信息中心统计,全国249家大型商场1997年商品零售总额770.5亿元,同比增长6 %,扣除物物上涨因素,实际仅增长5.2%, 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社会水平;在249家大型商场中,有133家的利润呈现负增长,占53.4%,有31家亏损,亏损面为13.4%。继几年前的北京信特、沈阳协和、广州国丰、天津亚细亚等四大商场的停业、整顿之后,至1998年全国又有数十家商场或是停业整顿,或是关门倒闭。 百货商场作为传统业态,一直是零售业中的老大。1996 年全国215家重点零售企业无一例外都是百货商店,但从经历了1996年的盲目扩张和1997年的降价大战,随着更具优势的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又遭外国零售王国的猛烈冲击,渐渐陷入了负增长的低谷,其所占市场份额愈来愈小,业绩下降,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困境。许多学者认为,百货商场与其它业态相比。其自身的缺陷正限制着它的发展,百货商店的辉煌时期已过,正步入零售生命的衰退期。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百货业发展进行对策研究,使之再度显示勃勃生机、步入辉煌,立于商业世界的不败之地,将是十分必要的了。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发展状况1、零售业发展规模经济论目前,国内外百货零售业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规模效益的关系上。规模经济或规模效益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假设,其基本含义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越多,产品的单位成本就越低,效益就越高。西方学者的有关研究表明,零售商店的规模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商店的成本与效益:(1)固定成本的分摊。(2)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3)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4)采购成本的节约。尽管规模效益这一概念已广为人知,但是西方学者对于零售企业规模效益的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一些学者的研究支持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另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则没有发现二者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关于此问题的理论回顾,可参看Shaw et al.,1989)。p西方学者认为,零售企业规模经济主要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整体企业规模经济,另一个是企业各个网点的规模经济(Shaw et al.,1989)。当零售企业只有唯一一个网点时,如我国传统零售业的情况,或如我国目前的一些小型零售企业的情况,这两个层次合而为一。但当零售企业通过开办连锁店的方式扩大规模或涉足其它行业时,这两者就不一致了。我国学者李誉明发表的论文《中国百货零售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从本质上讲属以网点为元素的研究(即第二个层次),而实际上也是以企业为元素的研究(即第一个层次),因为文中所采用的样本企业大多只有一个网点,只涉足零售一个行业。文中主要应用有关数据资料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零售企业规模效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2.零售业发展的循环论 循环论的支持者认为,零售业态以循环的形式向前发展。循环论又包括以下三种理论: (1)车轮理论。 零售业发展的车轮理论是由哈佛商学院的零售学权威麦克内尔教授首先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创新型零售商在开始进入市场时总是以低价格、低毛利和低定位为特点和优势,从而在与业内原有零售商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而随着这一业态的进一步发展,它们会不断购进新的昂贵设备,不断增加新的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其经营成本,逐步转化为高成本、高价格和高毛利的传统零售商,并最终发展为衰退型的零售商,同时又为新的零售业态留下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新的业态也以同样的模式发展。   (2)生命周期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零售业态具有象人一样的生命现象,即存在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而在每一不同阶段零售业态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生命周期理论零售业态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创新阶段。在此阶段,出现新型的零售业态,由于新型的零售业态的许多特点都与传统的零售业态不同,因此,新型业态具有差别优势。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都迅速提高。②加速发展阶段。由于新型的零售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有大批模仿者开始效法,而最早进入市场的新型的零售商也开始进行地区扩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占有率和收益率达到最高水平。③成熟阶段。在此阶段,更新型的零售业态进入市场,原有业态失去朝气和生命力,市场占有率和收益率降低。成熟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处于此阶段业态可以进行创新以维持中等赢利水平,从而避免被市场淘汰。④衰退阶段。市场范围明显萎缩,反应迟钝,最终退出市场。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