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病人的社区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肺心病病人社区护理经验。

方法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灵活机动,做好指导性工作。

结果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依从性增加,急性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社区是遏止肺心病各种诱因的前沿,有效的社区护理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肺心病病人社区护理 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支气管、肺疾病为主要病因,约占80%—90%,为中老年常见病[1],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多数预后较差,病死率在10%—15%,原发病及呼吸衰竭为其主要死因,但经过积极治疗,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我社区接受肺心病病人112例,男40例,女72例,年龄最小者54岁,最大者80岁。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展成肺心病者108例,支气管哮喘发展成肺心病者4例。

其中34例仅在寒冷季节由于不同的诱因急性发作,78例四季不断,冬季加剧。

2常规护理管理措施 2.1护士的选择选择有丰富临床经验、心理品质好的老护士,必要时需通过心理测试,选择性情平和,心态平静,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语言亲切、体贴、通俗自然而富有情趣,懂得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辨证关系者,要能通过语言的艺术性来指导病人驱除不利治疗护理的心理因素,解除病人焦急、忧虑、悲观、恐惧等心理状态。

能认识到护患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平等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的,在平时的语言应用中善于使用鼓励性的语言病人交谈,能掌握语言的灵活性、规范性、情感性、道德性的特点,使良好的语言护理工作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

2.2制度的制定共制定七项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医嘱制度,会诊及双向转诊制度,巡诊制度,护理操作制度,入户服务管理制度,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将这些制度挂于醒目位置,对医护人员起警示作用,也有利于社区居民的监督。

3疾病护理管理措施 3.1健康教育我们编写有关本病的、通俗易懂的,与春、夏、秋、冬四季相适应的小册子,并根据疾病的特点制成挂历,便于病人遵照执行。

3.2用药护理这些老年人自己行动不便,记忆力不好,服药品种又多,再加上体内各脏器生理贮备能力减弱,对药物的应激反应也变得脆弱,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安全范围变小,加之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排泄减慢,故容易发生中毒或不良反应。

护士是各种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和掌握有关药物治疗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及临床护理学知识,对于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冷静的判断并能理智的采取行动;应掌握临床用药中最基本原理和基础规律。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