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面前媒体的责任

媒体的跟进报道和政府公开透明的告知良好互动,更利于及时阻止谣言传播

3月中旬,因日本大地震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抢盐風潮(被媒体称为“谣盐”),从引发抢购到渐渐平息,仅一两天时间,可谓来去匆匆。国内的一些传播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媒体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让“谣盐”几乎在一夜之间粉碎粉碎谣盐”凸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同时也考验了媒体的公信力。

粉碎谣盐”中媒体的表现。

1.及时报道权威信息,澄清真相。

抢盐风潮袭来,人们最期待的是政府部门的权威说法。而传达政府信息最有效的平台就是媒体抢盐风潮发生后,国家发改委、中盐公司、各地盐务局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通报信息。权威的解释有效澄清了谣言媒体跟进充分报道,引导舆论,缩小了谣言的负面影响。以《齐鲁晚报》为例,3月18日,封面版用一张大照片告诉读者“不差盐”。后面的版面全面而不渲染地报道抢盐事件,标题巧妙传达了报纸的态度。“盐管够,不用抢”、“这样买,有必要吗”。同时,还派出记者到泰安、潍坊等地探访食盐生产企业,推出潜新闻“食盐的秘密”,大量的镜头展示食盐的生产过程不用海水,内容可感,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的盐储量充足,没有抢购的必要。

抢盐风潮的关注,国内各家媒体统一发声,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据《法制晚报》统计,169家地方报纸3月17日至3月23日头版“涉盐”。18日,151家报纸在头版强调:盐库储备充足 市民无需囤盐。19日,73家报纸头版“涉盐”,其中26%的报纸关注被炒高的食盐价格,70%的报纸关注食盐市场恢复秩序,4%的报纸已经关注退盐潮。媒体在这次谣言粉碎中和政府密切配合,充分承担起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2.独立调查,理性判断。

谣盐”的产生源于公共信息的非对称,全面真实的信息来自政府也来自主流记者的独立调查。在关于食盐报道中,不少媒体没有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而是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报道,更逼近事实真相。

济南3月17日发生抢盐,18日、19日,《齐鲁晚报》相继推出三篇深度报道《是谁告诉你谣言》、《盐王爷溯源》和《谣言粉碎机谁来造》,层层递进,追根溯源,向公众爆出抢盐的游资炒作疑云。

17日,记者没有简单采访抢盐现场,而是调查了众多市民,写出了《是谁告诉你谣言》的报道,告诉读者谣言大多来自口口相传,并没有权威途径。事后,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此次谣言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口口相传和固定电话、手机短信传播传播群体主要是家庭主妇与老年人。

谣言的产生有迹可循,幕后的炒作若隐若现。就在各地抢盐风潮达到顶峰的3月17日,A股市场云南盐化等相关盐业股放量大涨。《齐鲁晚报》记者崔滨及时搜索到了第一条抢盐的微博,顺着这条线索,追出了抢盐幕后的游资身影。之后的报道跳出抢盐事件,反思谣言传播过程以及该如何粉碎谣言,提出了谣言粉碎机应该由政府和公众合力打造的建议。

媒体如何当好谣言粉碎机

抢盐风潮成功平息之后,如何应对谣言依旧令人深思。

谣言止于智者,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智者的角色已经从清醒的少数人移位到大众媒体。那么,媒体该如何当好谣言粉碎机

1.打造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时代谣言传播速度加快,有公信力的媒体,才能扮演好谣言粉碎机这样的角色。当有不明真相的传言广泛传播,人们不仅去听政府怎么说,不仅凭自己的经验判断,还有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可以依赖。公信力离不开媒体的独立思维和理性判断。媒体记者运用独立思维进行理性判断,对正确引导舆论至关重要。同时,作为主流媒体,将谣言防患于未然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抢盐谣言传播可能和日本大地震的信息轰炸给公众带来的心理恐慌有关。因此,媒体应当反思在日本大地震的报道过程中有无过度渲染或不准确报道谣言提供了产生的土壤。

2.以科学的精神应对谣言

消除谣言,媒体应坚持科学的精神。有些谣言看起来很有技术含量,不是权威的科学的声音难以将其彻底粉碎媒体作为专业机构,应具备筛选专家的能力。地震以后,穿孕妇防辐射服、吃海带、甚至喝碘酒能够防辐射的消息都在流传。如果媒体请来发表观点的专家不够专业,还会导致以讹传讹,在辟谣的同时产生新的谣言。因此,谣言面前,媒体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请权威的专家发言。

在平息谣言的过程中,除了媒体和政府部门,也应该让社会机构和专家参与进来。在应对日本地震期间的各种谣言上,果壳网功不可没。这是一个向大众传播科技信息的网站,编辑部有20多名高学历的“80后”,学科背景涵盖物理、生物、电子、植物、数学等领域,通过传播科普知识攻破了一条条谣言

3.创新传播模式。

抢盐风潮发生的第二天,在济南的银座商城,记者看到了挂在商店柜台上的《齐鲁晚报》封面,大大的“不差盐”三个字劝退了不少来抢盐的市民。过后,在《齐鲁晚报》的业务研讨会上,编辑部同仁反思如果在抢盐事件发生当日出一份《号外》,直接派发到抢盐现场,可能会起到更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日本大地震期间,日本街头到处可见拿着报纸《号外》看的民众。随着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报纸《号外》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及时澄清事实,公开辟谣,可以成为出版《号外》的理由。

另一方面,媒体应该探索和政府机构达成共识,形成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和解释说明机制,保持权威信息的高度透明和通畅。媒体的跟进报道和政府公开透明的告知良好互动,更利于及时阻止谣言传播

(作者为《齐鲁晚报》要闻中心编辑)。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