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正如人的生长发展有一个从出生、成长到逐渐衰老的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同样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职业生涯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然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却忽视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特点

例如,在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方面,多数学校常采取专家讲座、集中学习等方式,参加者常常是学校所有教师

这种集中、统一的培训形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内集中传达大量的信息,但却容易忽视处于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教师对于师德教育的不同需求。

我们认为,必须从教师所面临的不同生涯发展阶段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

第一阶段职业生涯进入期(0—4年)   处于职业生涯进入期的教师特点在于:他们要完成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他们面对的是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新鲜感,也具有较高的热情。

此外,刚毕业入职的年轻教师,容易产生怀有较高的职业理想,而当发现职业理想与现实存在距离的时候,容易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产生动摇。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使教师熟知职业道德规范,并逐步在实践中体认职业道德规范

同时,针对不同教师特点,注重保持或坚定教师职业信心,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目标,培养职业责任感。

此时,教师还处于依从性道德学习阶段

“依从性道德学习是社会规范的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是一种非理性学习,属于社会价值内化的初级阶段

”(王丽娟,2003:19)教师职业道德还是作为外在于教师的规定性条文,还没有内化成教师职业的信念。

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注重采取恰当的方式,比如年轻教师与年长的优秀教师的交流探讨,使年轻教师从年长的优秀教师中感受到人格魅力和教师职业的魅力,从而使年轻教师增强对教师职业的信心,明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也避免了师德建设中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灌输。

第二阶段职业发展期(5—16年)   经过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并经过较长时期的教学实践后,教师进入了职业发展期。

阶段教师特点在于教师逐步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与技巧;对学生与班级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工作热情高涨,并注重通过工作达到自我实现;教师职业信念逐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还有待继续提高。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点在于:首先,除了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外,应注重增强教师对于职业道德要求的主旨和内涵的领悟,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同。

道德规范只有得到教师的认同与内化,才能成为教师行动的道德指引。

而由于教师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了更清晰明了的感受与体认,这成为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内化的基础。

其次,要使教师自觉、灵活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道德实践能力。

因此,师德建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而不是单纯讲授各种规范条文。

例如,通过结合教师职业实践中的案例,生动活泼地使教师认识到,实践中应如何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至于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并不是通过师德教育就能完全传授,而是要注重培养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敏感性与主动性。

再次,处于职业发展期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信念与职业期待。

师德建设应注重增强教师专业判断能力,使教师职业信念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三阶段职业重新评估期(17—21年)   经过近20年教育教学工作,多数教师已步入中年期。

阶段教师特点在于教师对人生、对社会、对职业、对师德的种种思考,导致教师职业道德进行重新评估。

教师重新评估会导致两种结果:部分教师可能会对职业重新作出选择,从事其他职业;而部分教师,经过重新评估,克服各种困难,继续坚定选择教师职业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点在于:首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该关注教师的怀疑与退缩心理与行为。

针对教师的各种疑虑与动摇,增强教师专业信心与专业能力。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仅仅是向教师传递职业道德规范,也应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动建构过程。

因此,针对教师职业评估期对于师德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等方面的思考,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共同探讨合理、可行的师德规范,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完善。

通过双向的沟通与建构,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融入教师经过实践而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与完善,促使师德规范成为能被教师认可的、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的规范,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第四阶段职业稳定期(22—27年)   经过对职业的重新评估,一部分教师职业重新作出了选择,从事其他职业

而继续坚定选择教师职业教师,其职业生涯进入了稳定期。

阶段教师特点在于:经过前一阶段职业和对自我的重新审视,教师职业信念得到坚定,对学生、同事、家长的专业责任达到较高的水平。

教师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职业中,以积极的措施应对职业退缩心理,并重视专业发展。

同时,不能忽视的是,部分教师职业生涯的稳定期成为了职业生涯的高原期,这造成部分教师求稳,只做分内事情,而不追求专业发展。

针对以上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引导教师保持职业道德稳定性,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道德实践方面,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道德机智,即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践行职业道德;应注重激发教师职业热情,并提供宽松的时间与氛围,创造条件鼓励这些教师与其他教师就教学策略、职业理想、职业态度等方面进行交流,重新激发教师职业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处于职业生涯高原期的教师职业热情。

第五阶段职业退出期(从教28年—退休)   这是教师准备离开职业生涯的时期,此阶段教师特点在于教师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心理上开始为退休做准备,对待职业的热情渐渐消退,尽管多数教师仍能恪尽职守,但职业期待较低,对待职业中的创新与改革持保守态度。

尽管处于职业退出期的教师即将退出职业生涯,但他们的职业道德状态对于学校的风气以及其他教师师德状态都有重要影响,因而针对这些教师师德建设仍然不能忽视。

此时的职业道德建设,重点在于:首先,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调动教师保持对职业的积极性,而不是因为教师即将退出职业生涯而忽视他们的专业发展。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促进处于职业退出期的教师与中青年教师教师职业道德的交流。

由于多数处于职业退出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已经达到信奉性道德学习阶段,对道德认同和内化程度高于中青年教师

通过这些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的交流,既能发挥老教师的余热,使老教师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又能以老带新,促进中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成长。

教师职业生涯的五个阶段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都非常重要,各个阶段师德建设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其中,尤其应注重职业生涯进入期以及职业重新评估期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因为职业生涯进入期关系到年轻教师职业目标、职业态度、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的确立,是将一个懵懂的新手引入职业生涯的关键期。

教师职业评估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转折期,它是教师在心理、态度、情感、信念等方面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能否做出合理的调适与选择,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前进方向。

总之,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出发进行师德建设,将考虑到不同教师职业道德发展需求,从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注释:   1.本文中,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年限,指教师的从教年限,此分期参考自:王丽娟:《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阶段初探》,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