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党员进社区_“辰爱民”进社区带来的启示

2008年11月19日至12月10日,日照日报社黄海晨刊“辰爱民”(“辰爱民”取晨刊亲民之意)进社区活动,历经20多天,辗转18站,顺利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该活动涉及10余个行业,发放报纸和《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各5000余份,悬挂晨刊热线标牌30余面,收集各类新闻线索90多条,为读者办实事21件,直接受益万余人。

回顾“辰爱民进社区活动,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启示之一:黄海晨刊的定位,真正实现了由“官报”向“市民报”的转变      2000年1月,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正式创办,该刊出版8年来,始终作为日照日报的一种副报“补充”,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正刊“官报”的影子。

随着日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区居民的增加,《黄海晨刊》的定位越来越需要进行转变。

对此,该刊在实现报纸版面同步改进的基础上,通过“辰爱民进社区活动,建立起社区记者制度,实现由“官报”向“市民报”的转变,真正办一份市民爱看的“市井报”。

具体做法:黄海晨刊的所有工作人员,从总编辑到普通记者、编辑,每人联系一个社区

公布其身份、联系电话。

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个标牌、一张明白纸(一封公开信)、发展一个信息员或者特约记者、送一份报纸、写一篇稿件。

启示之二:晨刊记者在“辰爱民进社区活动中思维方式实现了新的转变      过去晨刊记者也像正刊的记者一样,忙于开会和眼睛“向上”,平时报一些小的社会新闻,在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方面有欠缺,说到底就是抓新闻的思维方式不对,有惯性思考的影子,缺乏逆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通过“辰爱民进社区活动,年轻的记者感受到了新闻价值在哪里,目光应投向哪里,手中的笔应该写什么。

晨刊一名年轻记者在该活动中感慨万分,他说,就像在乔家墩子民俗旅游村一位球迷对他说的那样,其实记者社区居民应该是心连心的,居民有很多话要对媒体说,而媒体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真正找到自身的价值。

他把居民反映的问题写进了《走进民俗村的见闻》中。

日照日报副总编辑兼黄海晨刊总编赵嘉兵在总结“辰爱民进社区活动中,短短几语道出此活动的真正意义:   “新闻在哪里?新闻就在我们身边,新闻就在社区,不是没有新闻,而是我们缺少带着新闻思维去找新闻记者记者只有深入生活和社会,才能挖掘出真正的新闻

”      启示之三:“辰爱民进社区活动记者带来采写方式的转变      记者写什么样的新闻,读者才愿意看?读者想通过媒体反映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辰爱民进社区活动中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读者不喜欢说教式的宣传报道,需要的是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报道,因而,记者的采写方式要实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晨刊记者田茹走进舒斯贝尔花园社区时,居住在该区的王师傅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反映,老年人的生活内容太单调,适合自己的社区活动不多等等。

于是《参加旅游团有利有弊,老年人参团需慎重》、《啥时候旅游团来个精细化》等三篇文章,既说了出老年人的心里话,又为旅行社拓展老年旅游业务指明了方向,受到社会的称赞。

“辰爱民进社区活动还给记者带来采访以外的精神冲击。

记者杜洁在进社区的随笔中写道,“观海苑是我们晨刊记者进社区的第十站,也是收获颇丰的一站。

下岗职工周绍军来到观海苑创业,最初靠蹬三轮车给人送货为生。

徐广松建议他搞小五金,帮他租了房子,冒着酷暑带他到临沂进货,并为其垫付3000元货款,路上车出了问题,回到日照已是深夜两点多了。

还手把手帮他把店开起来,又把自己的朋友介绍到店里去购货。

如今,周绍军的生意越做越好,还成立了公司,买上了二层楼,开上了小轿车。

”      启示之四:“辰爱民进社区活动,是报纸品牌的延伸,更是报纸“民生品牌”的回归      “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关注民生,反映群众的呼声,为市民创造一个不受限制的交流平台!”日照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日照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胡全峰在“辰爱民进社区启动仪式上说。

都市报创立品牌的沃土就是社区社区的主体就是居民,只有扎根于居民的生活中,都市报才有生命力。

如同生产的工业产品一样,只有消费者认可,产品才不会积压。

反之,如果不调查市场,盲目生产也会带来产品的滞销。

“辰爱民进社区活动也同样是对自己产品的“推销”和调查,通过此举,报纸的品牌得到了延伸,吸纳了居民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逐步实现了都市报向“民生品牌”的回归。

整个活动有14名记者和编辑参与,得到了锻炼和实践,共撰写稿件和拍摄新闻照片30多篇,达6万多字。

(作者为日照日报黄海晨刊副主编)。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