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究

摘要:秦皇岛市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农业科技创新是支撑、是主体。针对秦皇岛市目前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于秦皇岛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策略。

关键:院秦皇岛农业科技创新

1 秦皇岛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1.1 取得的成绩。

2011 年,秦皇岛被选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被评为2011年中国十大最具生长力创新城市,成为河北省第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近年来,秦皇岛科技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9~2013年,秦皇岛市共获得山区创业奖9 项(涉农类),省科技进步奖9项(涉农类)。2004年,秦皇岛市在河北省首先建立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作为科技特派员活动的重要内容,培育、引进了520个新品种,其中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闫立英在昌黎马芳营推广了绿岛黄瓜系列新品种,平均667m2增效3000元。

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1316 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 个、省级示范社35 个、市级示范社264 个、科技示范基地22家[1],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张胜创建了大樱桃果菜示范园,带动山海关区大樱桃种植面积发展到1666.67hm2,实现效益达3 亿元。争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5 项、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省富民强县项目2项,有力支撑了区域农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市政府依托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建设秦皇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设10个研究所和1个成果转化中心。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成立使本市农业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也推进了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更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且创新主体单一。

以近几年秦皇岛市科技进步奖为例,从表1 中可以看出,秦皇岛市农业科技创新在总体科技创新中所占比例很少,而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2所显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主要是高校,其它2种科技创新主体需要有所加强。

1.2.2 产学研结合不够广泛紧密。虽然秦皇岛在近些年产学研合作的推进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农业领域还有很多不足。与高校合作多,与企业合作少;本地合作多,外地合作少。其实,产学研的结合,同样需要走出去、引进来。联合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走协同创新的道路。

1.2.3 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学历和待遇都有待提高。在秦皇岛地区,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中,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33.69%,专科学历41.89%。同时,在秦皇岛2013年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统计中显示,年平均工资最低的3 个行业中,农、林、牧、渔业为26988 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58.2%。较低的收入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2 秦皇岛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秦皇岛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涉及到政府、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农户等因素。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必须将与农业有关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发挥联动作用,定位每一个主体的职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协同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如图1所示。

3 加快秦皇岛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政府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秦皇岛地区的自然条件、区域特点和优势产业,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其次,在充分了解各类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理顺各创新主体的关系,整合各创新主体的资源,制定协同创新的机制。

3.2 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尽快凝聚创新力量,提高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采取必要的激励制度,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改善科技创新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环境氛围,建立适合农业科技人员的人才评估机制,职称评定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1)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从政府申请的项目经费,因此,政府应加大经费的支持力度和政策的倾斜,使他们在研发中毫无顾虑,为农业产业和技术推广作出应有的贡献。(2)建立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机制,鼓励和吸引企业、个人投入农业科技;积极吸引外资,争取国际合作与援助,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3)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力度。银行可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改革农业科技贷款管理办法,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拓宽贷款主体、延长贷款期限。

3.4 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离不开涉农企业、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的分工与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才能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前景。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高校在选题立项时要充分了解企业和农户的需求;农业高校在进行学科设置,培养人才时,也要听取农业科研单位和涉农企业的意见,这样就能改变科研立项和人才培养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也能逐步把科技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3.5 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影响人才聚集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优惠政策的吸引、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在秦皇岛地区引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必须建立卓有成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近几年在人才引进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给予优秀的人才生活和工作上极大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吸引了一大批留学人员和承担重大课题的优秀人才。引进人才重要,留住人才更重要。

参考文献1 齐鸣箫.秦皇岛市48 家农民合作社入选省级示范社[J].北方牧业,2014(8)。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第一论文网摘录自《现代园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