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托槽在临床正畸中的体会

作者:卢纯青,安喜亮,安月辛。

TN托槽又称双管托槽,因其体积较薄,结托弓丝方便,临床中利于控制扭转力量,故笔者把TN托槽与Begg或方丝固定矫正器等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深覆牙牙病例

(1)AngleⅢ类深覆牙牙合的病例:因sepp曲线较大,并且上下牙接触紧密,Begg及方丝托槽较厚,上下牙咬牙牙合时,可致托槽脱落,故无法黏结Begg或方丝托槽,可先利用平面导板活动矫治器,压低下前牙,待有一些间隙后,利用TN托槽较薄特点,黏结于下前牙,再用钛丝打摇椅弓压低下前牙,打开咬牙合完成矫治。(2)反牙合患者深覆牙合较严重,致使下切牙咬牙合上牙唇面紧密。此类患者可于下牙合前磨牙及磨牙牙合面黏结光敏材料,打开咬牙合,于上牙黏结TN托槽,下牙牙列打摇椅弓,打开咬牙合。

2 前牙扭转病例

(1)前牙拥挤扭转:于扭转牙齿黏结TN托槽,待拥挤牙齿利用扩弓或拔牙打开足够的间隙后,把0.012钛丝松松结扎入TN托槽,使弓丝逐渐就位于托槽,达到矫正牙齿牙合扭转的目的。(2)单纯两中切牙近中扭转:此类病例多见于儿童替牙期,侧切牙尚未萌出者,于两切牙黏结TN托槽后,取0.014奥丝,于弓丝中段打圈簧,并远离牙面形成约160°的钝角,这样可增加弓丝的弹性及柔韧性,利于牙齿扭转矫正,于弓丝两端打“8”字圈簧,使弓丝唇腭向转位,结扎就位后逐渐加力,使扭转矫正至正常位置,如图1、图2所示。

3 两中切牙间隙过大病例

因两中切牙中间出现多生牙或乳牙滞留等因素而致两中切牙间隙过大,有时可并发切牙牙牙合,可先用斜面导板矫正牙牙合,于两切牙黏结TN托槽,奥丝两侧打“8”字圈簧,如“8—8”3/16橡皮圈牵引,逐渐关闭间隙,使侧切牙能有位置萌出。

4 单尖牙突出过多。

因单尖牙明显高出牙列及牙牙合平面,黏结Begg或方丝托槽后,可致口唇软组织磨破溃疡,因TN托槽较薄,棱角少,故患者比较舒适,待牙齿就位后可根据情况更换托槽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