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统战与高校的文化统战工作

统一战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的重要法宝,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革命实践和执政历程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容。高等院校统一战线工作是高校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统战工作会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出现。其中,文化统战工作就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文化统战的内涵。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据专家考证,“文化”及其所指在中国语言文化系统中古已有之。“文”的本意,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化”,本意为改易、生成、造化。《礼记·中庸》载: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诸于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本文的研究采用的是“文化”的狭义概念。

2.文化统战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文化民族性,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的灵魂。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体认,并由此产生深层心理沉淀。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拥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往往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乃至政治认同的基础,而在社会各阶层最广泛地实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文化统战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观的提出始于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文章有“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的言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同时期,文化统战被赋予了不同的所指。新世纪新阶段的文化统战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基于文化统一战线的含义和所指,文化统战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通过追求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达成理解和接受;其二,以具体的文化教育宣传熏陶为交流媒介,实现社会各阶层最广泛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

统一战线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人的思想的深层次内核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是一个文化层面上的问题。因此,文化统战工作是一个能触及到思想深处的统战工作手段。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执政的策略和工具,统一战线应该符合社会化的发展规律。文化统战根植于“以人为本”的统战理念,统战工作要以人为本,“人”是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以往实际的统战工作中,许多人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实践这一点,片面强调统战工作的工具性。统战工作的社会化,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成员的利益需求、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文化水平的差异性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由注重声势向讲求实效拓展,由片面灌输向整体渗透拓展,由单一教育向多元协商拓展,提高统战工作的整体效力。文化统战符合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社会化的客观需要,并有着深刻的内涵。高等院校的文化统战工作需要从社会化中寻找自己的途径和方法,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二作为文化统战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统战工作。

高等院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拥有大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干部,具有人文荟萃的优势。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并通过他们团结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对于实现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统战工作由于具有鲜明的文化统战工作的特点而成为文化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校统战工作具有鲜明的文化统战特点。

首先,高校的基本社会职能是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在这三个基本社会职能中都包含了文化传播的内涵。教书育人是高校最基本的功能,因为有了学校传播知识而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下去,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级专业人才的场所,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其传播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使命更为鲜明;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工作,无论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科研创新,都具有文化层面上的创新内涵;服务社会高校社会联系的渠道,高校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高校的一部分文化传播的功能,并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对社会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基于高校的这些文化功能,高校统战工作作为高校党委工作的重要方面,其文化统战的特点就极为鲜明。

其次,高校社会人文名望所聚,各个学科领域的领袖人物中相当部分是党外人士,他们各领风骚,成为所处时代的榜样。从中国近现代举办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以来,享有盛誉的一代代思想先驱、文学巨匠、史学大家、经济学者和管理大师等治学大家,开创了一代代的治学风尚,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在近现代史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这些各领风骚的时代领军人物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成为了其所处时代的领军人物。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风吹雨打而仍在当今不断焕发出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高校中历代的治学大家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精神演绎功不可没。当前高校中拥有数量众多的党外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在他们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使高校统战工作通过他们延伸至他们所能影响的领域,成为高校文化统战内容的延伸。

第三,高校文化辐射力覆盖社会各领域。高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文理科各科诸如文、史、哲、法、数、理、化、农、医、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都与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相衔接,使得高校文化传播辐射力覆盖了社会各领域。因此,高校统战工作的文化辐射力也同样可以延伸至社会的各领域,高校文化统战工作影响力也可以延伸至社会的各领域。

2.高校统战工作应承担起文化统战的使命。

高校的高等教育和人文荟萃的特点,客观上使高校统战工作拥有文化统战的优势。通过高校文化教育活动可以使社会受众产生文化认同感,并由此产生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使高校统战工作的文化统战在无形中深入人心。通过文化认同实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乃至政治认同,这是高校统战工作在文化统战层面上的内容。因此,高校统战工作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统战形势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开展高校文化统战工作,切实把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深入人心,在文化的层面上开展统战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统战工作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不辱使命,真正发挥统一战线重要的法宝作用。

三、充分发挥高校统战资源优势,拓展文化统。

战工作。

当前,高校的人才集聚功能越来越明显,党外人士越来越多,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统战资源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文化统战的方法和途径,真正发挥统一战线重要的法宝作用。

1.发挥高校人文荟萃优势,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正确方向。

高校统一战线中人才济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统战对象中有各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党外代表人士、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少数民族以及归国留学人员等,有明显的人才优势和多学科集群的优势。在高校文化统战工作中,应发挥高校人文荟萃的优势,在党委和统战部门的领导下,汇聚统一战线的力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通过一大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化传承理念的专家学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把握学校文化教育和社会文化生产的主导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社会文化市场,从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能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成长。通过高校统一战线卓有成效的工作,最广泛地汇聚高校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影响力,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2.正确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抵御文化歪曲及恶意渗透。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及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显著特征,外来强势文化和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更使各民族国家的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国也不例外。表现在高校中就是多元文化的倾向较为普遍,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恶搞我国传统文化的“搞怪文化”产品,如《大话西游》、《Q版三国》等,既歪曲了中国早已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常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民众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的认同,并造成青少年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此外,还存在境外宗教势力的恶意渗透、文化虚无主义——否定和虚化国家主流文化的倾向,以及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某些借文化交流之名行文化侵略之实的行径等等,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高校作为文化领域的主战场和青年成长的摇篮,直面这一情形和采取应对措施责无旁贷,这也是高校文化统战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做好抵御文化歪曲及恶意渗透工作,从文化统战的角度看,就是要正确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抵御文化歪曲和恶意渗透的防火墙,以对社会民族负责任的态度培养好国家建设的接班人。

3.发挥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拓展港澳台侨文化统战工作。

中华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凝聚中华儿女的内在动力是基于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文化统战就是要使统战对象产生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在当前,由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性和复杂性,要实现港澳的人心回归和台湾的统一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依靠我们长期、细致地做好争取人心的工作,使港澳台侨同胞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共享祖国的荣誉和尊严,从而实现“中国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实现了文化认同,进而有助于实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在此基础上的政治认同就有了坚实基础,维护“一国两制”和《基本法》,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就有了根本保障。从香港和澳门两地当前的政治生态来看,单纯通过经济手段已不能全面适应它们内部实际情况的发展和维护“一国两制”长远稳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从文化统战中寻找智慧和方法,培育港澳台侨新生代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中来自港澳台侨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高校的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这些都是开展高校文化统战工作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唤起港澳台侨新生代的民族认同感。虽然港澳台侨学生成长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根,即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在他们身上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禀赋。来大陆读书的港澳台侨学生更能深刻地领会中华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内涵,也更能与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文化认同,为进一步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最终实现政治认同

4.强化文化统战的“文化”意识,提升文化统战的整体软实力。

文化统战是政治学的范畴,是一种政治手段,但高等院校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时候,应尽量增加“文化”的成份,强化文化统战的“文化”意识,提升文化统战的整体软实力。通过“文化”的内容来感召和影响统战对象,使统战对象在春风化雨的文化感召力的引领下,从精神的层面产生认同感,从而实现文化统战的目标。

强化文化统战的“文化”意识,我们可以从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力量和灵感。能够在世界上存在的民族都具有自己的爱国主义传统或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锤炼和融汇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热烈、久远和深厚的情感和精神归宿,是一种对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培育出了中华民族国而忘家、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和伦理价值观念,最终被整个民族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所特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这是高校统一战线开展文化统战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5.利用区域文化的同根优势,拓展文化统战的国际空间。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历经世代而传承至今的,是中华民族华夏大地各区域文化的集大成者,分布各地的各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同根的关系,是同根同源的。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高校文化教育交流方面是主力军,我们可以通过各地的区域文化同根优势,拓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统战国际空间。如,广东的岭南文化就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在传统文化艺术方面,从粤语、粤剧、广东音乐、广东曲艺、岭南书法、岭南画派、岭南诗歌、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到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都反映出岭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一格和绚丽多姿的岭南地方特色。其中粤语(又称为广东话)在中国广东、广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门和部分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以及北美、英国和澳洲华人社区中被广泛使用,可以说岭南文化在广东与香港澳门等地是处于文化同根的状态。我们可以利用区域文化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感,充分调动岭南文化的积极因素,发展岭南文化的优秀成分,形成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扩大岭南文化统战在国外的影响空间,拓展文化统战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及北美等地的影响力,在岭南文化所能影响的区域和人群中产生影响力和凝聚力,为港澳的稳定繁荣贡献力量,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文化统战应有的贡献。

总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创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特别是优秀的中华历代文化经典,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而具有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文化驱动力。高等院校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力量,强化文化统战中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统战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提升文化统战的整体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艳娥.关于统一战线社会化的理性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7(4):75.

[2]汪海鹰,王磊.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中的多元认同问题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33—37.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