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考试机电工程高频考点:施工索赔类型实施

二建考试机电工程高频考点施工索赔的类型与实施  二、索赔成立的条件  1.承包商可以提起索赔的事件  (1)发包人违反合同给承包人造成时间、费用损失;  (2)因工程变更造成的时间、费用损失;  (3)由于监理工程师对合同文件的歧义解释、技术资料不确切,导致施工条件的改变,造成了时间、费用的增加;  (4)发包人提出提前完成项目或缩短工期而造成承包人费用增加;  (5)发包人延误支付期限造成承包人损失;  (6)对合同规定以外的项目进行检验,且检验合格,或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项目缺陷的修复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7)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工程暂时停工;  (8)物价上涨,法规变化及其他。

【2016二级真题】下列情况中,可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索赔的是()。

A.监理单位责令剥离检查未报检的隐蔽工程而产生的费用  B.施工单位的设备被暴雨淋湿而产生的费用  C.建设单位增加工作量造成的费用增加  D.施工单位施工人员高处坠落受伤产生的费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施工索赔类型与分类。

承包商可以提起索赔的事件  (1)发包人违反合同给承包人造成时间、费用损失;  (2)因工程变更造成的时间、费用损失;  (3)由于监理工程师对合同文件的歧义解释、技术资料不确切,导致施工条件的改变,造成了时间、费用的增加;  (4)发包人提出提前完成项目或缩短工期而造成承包人费用增加;  (5)发包人延误支付期限造成承包人损失;  (6)对合同规定以外的项目进行检验,且检验合格,或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项目缺陷的修复所发生的损失费用;  (7)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工程暂时停工;  (8)物价上涨,法规变化及其他。

参见教材P250。

【2018二级真题】工程项目索赔发生的原因中,属于不可抗力因素的有()。

A.台风  B.物价变化  C.地震  D.洪水  E.战争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施工索赔类型与分类。

不可抗力事件,可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自然事件主要是不利的自然条件和客观障碍,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地震、放射性污染、核危害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风险,或出现流沙泥、地质断层、地下文物或构筑物等因素,都可能使工程造价发生变化而引起施工索赔

社会事件则包括国家政策、法律的变更、战争等。

【案例1H420040—1】  一、背景  A公司以EPC交钥匙总承包模式中标非洲北部某国一机电工程项目,中标价2.5亿美元,合同约定,总工期36个月,支付币种为美元,设备全套由中国制造,所有技术标准、规范全部执行中国标准和规范。

工程进度款每月10日前按上月实际完成量支付,竣工验收后全部付清,工程进度款支付每拖欠一天,业主需支付双倍利息给A公司。

工程价格不因各种费率、汇率、税率变化及各种设备、材料、人工等价格变化而作调整。

施工过程中,A公司发生了下列情况:  (1)当地发生短期局部战乱,造成工期延误30天,窝工损失30万美元;  (2)原材料涨价,增加费用150万美元;  (3)所在国劳务工因工资待遇罢工,工期延误5天,共计增加劳务工工资50万美元;  (4)美元贬值,损失人民币1200万元;  (5)进度款多次拖延支付,影响工期4天,经济损失(含利息)40万美元;  (6)所在国税率提高,税款比原来增加50万美元;  (7)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20万美元,工期拖延10天。

中央控制室接地极施工时,A公司以镀锌角钢作为接地极;遭到业主制止,要求用铜棒作接地极,双方发生分歧。

负荷试运行时,出现短暂停机,粉尘排放浓度和个别噪声超标,经修复、改造及反复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业主及时签发竣工证书并予以结算。

二、问题  1.A公司中标的工程项目包含哪些承包内容?  2.国际机电工程总承包除项目实施中自身风险外,还存在哪些风险?  3.A公司可向业主索赔工期费用金额分别是多少?  4.业主要求用铜棒作接地极的做法是否合理,简述理由。

双方协调后,可怎样处理?  5.负荷试运行应达到的标准有哪些?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  1.包含:设计、设备及材料采购、土建及安装施工试运行直至投产运行(无负荷试运行负荷试运行直至达产达标交钥匙)。

2.国际合同除了自身的风险外还有环境风险,还有:  (1)政治风险;  (2)市场和收益风险;  (3)财经风险;  (4)法律风险;  (5)不可抗力风险。

3.(1)、(7)属于不可抗力,只能索赔工期,(5)属于业主原因,既可以索赔工期,也可以索赔费用,其他的均属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不可以索赔

故可索赔工期:30+4+10=44天  可索赔费用:40万美元。

4.不合理。

理由:  施工单位用角钢接地极,是设计已规定的,且镀锌角钢作接地极符合中国规范(合同规定执行中国标准和规范)规定。

处理方法:双方协调继续按A公司方案施工,如果按业主要求施工,应进行合同变更,业主应补材料价差及其他损失

5.负荷运行应符合的标准有:  (1)生产装置连续运行,生产出合格产品,一次投料负荷试运行成功。

(2)负荷试运行的主要控制点正点到达。

(3)不发生重大设备、操作、人身事故,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4)环保设施做到“三同时”,不污染环境。

(5)负荷试运行不得超过试车预算,经济效益好。

【案例1H420030—2】  一、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0kV、5km架空线路的架设和一台变压器的总包工程

工期为2016.6.20~2017.4.30。

提前一天奖10000元,推后一天罚50000元。

根据线路设计,途经一个行政村,跨越一条国道,路经一个110kV变电站。

线路设备由建设单位购买,但具体实施由施工单位负责。

线路施工全过程的监控由建设单位指定的监理单位负责。

施工单位项目部将10kV、5km架空线路的架设工程分包给一家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在架空线路电杆组立后,按导线架设的程序组织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1)该线路架设到110kV变电站时,施工单位考虑施工方便,将变电站的一片绿地占为临时施工用地,受到电力管理部门的处罚。

(2)在施工时,由于施工单位租赁吊机晚到6天(2016.7.1~2016.7.6),在2016.7.4~2016.7.15期间正逢大雨,设计院图纸供应又推迟7天(2016.7.9~2016.7.15),3个事件都影响了工期

(3)分包方没有在2016.7.30把农民工的工资发放表提交总包方,导致在2016.8.1~2016.8.2期间农民工没有发放工资,造成工期推迟2天。

由于施工项目部采用定期召开内外协调会,改进内外协调方法和形式,加强内外部沟通,实时协调处理事项,专题协商妥善处理,最终使该线路工程于2017.4.28完工。

二、问题  1.施工单位在沿途施工中需要与哪些部门沟通协调?  2.简述架空线路电杆组立后导线架设程序的主要内容。

3.事件(1)中,电力管理部门对施工单位处罚的内容有哪些?  4.根据背景资料分析,施工单位可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费用为多少?  5.项目部对工程分承包单位协调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三、分析与参考答案  1.施工单位沿途施工需要与行政村、交通(公路)部门、电力管理部门等沟通协调。

2.在架空线路电杆组立后,导线架设程序的主要内容有:导线展放,导线的连接,紧线,绝缘子上导线固定,跳线连接。

3.电力管理部门对施工单位的处罚内容有:停止作业,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

4.施工单位租赁的吊机晚到不可以索赔;大雨可以索赔;图纸延误可以索赔;工资发放不可以索赔

索赔事件中有重复(重叠)时间时,若可索赔时间与不可索赔时间重叠,按不可索赔对待;可索赔时间重叠时,按一个事件计算。

故分析如下:  2016.7.1~2016.7.6不予补偿。

2016.7.7~2016.7.15可以补偿。

2016.8.1~2016.8.2不予补偿。

2017.4.28竣工按合同工期工程提前2天竣工。

故总计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可以索赔工期:9天  可索赔费用:  9×10000+2×10000=110000元  5.项目部对工程分承包单位协调管理的重点是:  (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临时设施布置;  (2)甲供物资分配、资金使用调拨;  (3)质量安全制度制定、重大质量事故和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的处理;  (4)竣工验收考核、竣工结算编制和工程资料移交。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