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主动而生动,因生动而互动(国家)

【摘要】初中音乐新课标的理念指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在初中生的音乐课堂上,想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并非易事,由于年龄和心理的缘故,他们大多腼腆害羞,不如小学生那么爱表现,而学生若不主动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死气沉沉,教学效果自然也要大打折扣。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若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授课教师自己必先用自己的行动和热情来感染学生(自身“主动”),将枯燥的知识化为变现的动作和鸣响的声音,使学生感受到“参与音乐”的乐趣(课堂变得“生动”),最终也参与音乐中来(实现师生“互动”),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并接受音乐的知识。

【关键词】音乐课堂 主动 生动 互动 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13—01。

引言:从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冷淡与麻木说起。

音乐课堂尤其应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很多教师的理念,也是心愿,然而有经验的初中教师都会发现:很多初中生过于拘谨,想要调动他们的情绪很不容易。也有许多老师希望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课件做得漂亮生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这当然也非常必要,但如果教师自身缺乏主动性的话,那么即便教具再完美再生动,授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有的教师学生素质下降、生源较差为由,来解释学生课堂上的冷淡甚至是麻木,但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纵观幼儿园、小学教师初中教师,最大的区别就是初中教师“动”的比较少,幼儿园和小学的音乐教师大都毕业于幼师或者是“3+2”,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比较全面,综合素质比较好,这里有两个案例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师“动”的魅力。

对策: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案例解析。

1.案例一:“比较”得来的经验。

笔者在上一堂学校教学开放周的公开课时,选了第16册的一个课题《电声音乐》,在正式上课前先进行了一次试上,两堂课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在试教班级上课时,笔者请了教研组长过来听课,学生还比较配合。为了让学生明白电声乐对的组成,笔者制作了里面每个乐器的ppt,用电脑来操作,体现它的电子性。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开课了!

这个班级的学生很乖,但是参与性可能没有之前的班级好,那怎么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呢?当然这节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声乐队,如何来玩电声乐队,笔者利用手头有限的资源,电子琴和电脑,本来想让学生自己现场谱曲完成,但觉得这样可能比较有难度,便让学生欣赏ppt里的一段视频音乐,并且把主旋律听出来,根据这个主旋律来演奏。旋律是听出来了,但是请谁来演奏呢?笔者来弹电子琴,学生电脑打爵士鼓,效果还真是不错呢!

通过这节课笔者感到:有了学生参与,寓教于乐,课堂效果果然不错,他们不仅玩到了电声音乐,而且也领悟了需要牢记的知识点。至于成功的原因,笔者以为很简单:由于有了教师的示范性“参与”,学生才有了参与的兴趣和动力。

2.案例二:“意外”带来的教训。

在一次校级的公开课比赛上,笔者就曾遇到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事情。当时的课题为《溜冰圆舞曲》,虽然这课题曾在区里比赛过,但笔者还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情,做了些许的改动,课前早早地把ppt导入到电脑里,演示一遍,非常好!

但意外的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电脑死机了,当时刚好只分析了第一圆舞曲,脑子一片空白。但这是一堂公开课,中途告停是不可以的,于是,在没有片刻停留的情况下,笔者就重复唱了一次第一圆舞曲的主题,乘着这段时间赶紧准备接下来的20多分钟。怕学生不肯动,有了一些前车之鉴,于是笔者自己先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在学生面前翩翩起舞,没有音乐,就自己打节奏“嘣哒哒,嘣哒哒”,怕学生比较害羞,不敢表达,又特意讲了跳交谊舞在今后社交场合的一些作用,从眼神中,笔者看出了学生想学的迫切性,顺势而导,学生自然而然学起了华尔兹,而在这期间笔者一直穿梭舞动在学生之间,学生的舞姿也逐渐由拘谨到开放,随着节拍在音乐教室翩然而舞,最后笔者用钢琴弹奏着第一圆舞曲的主旋律,学生随着旋律哼唱着旋转舞蹈着跳出教室。

笔者不敢说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但是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对教学设计的临时改动,也让学生学到了比知识目标更为有效、实践性更强的教学目标,同时与《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相符合。教师学生一起动,何乐而不为呢?

新课程的改革让很多教师都过多的依赖于课件或多媒体,“教”由机器代劳了,“动”让学生动起来就是了,教师似乎成了“多余”的。在音乐课上,现在很多教师都非常的“现代”,上课只要有电脑就可以了,学唱歌,跟着碟片里的暂停一下,唱一句,学完了,就根据伴奏带来唱。这样的课笔者也上过,但是学生的反应很差,因为教师是他们的榜样,是他们的楷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他们的宗旨,所以先模仿教师才有可能超越。

小结:教师主动性的“示范”效应。

可见,在新课改中,笔者们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任何机器都取代不了的,笔者们要让学生参与课堂,首先教师得自己先参与到其中,以自己的切身所感来带动学生。当今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改变过去音乐教学中以教师、书本为主的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这固然没错,但是教师也得摆正自己的位置,起到良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要努力从笔者做起,改变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努力学习新课标、研究新课标、理解新课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中,全身心地参与音乐中去,而为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授课教师自己必先用自己的行动和热情来感染学生(自身“主动”),将枯燥的知识化为变现的动作和鸣响的声音,使学生感受到“参与音乐”的乐趣(课堂变得“生动”),最终也参与音乐中来(实现师生“互动”),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并接受音乐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1。

[2]张开军.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1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