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池塘养鱼主要技术

标准化池塘养鱼主要技术。

我县大部分养殖池塘存在年久失修的现象,如池塘的底泥过厚,水深变浅,池埂坍塌,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制约淡水养殖集约化、高效化、标准化、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势在必行。  一、标准化改造  1、土方工程 池塘面积在5—20亩、池塘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水深2.5—3m、淤泥的厚度不超过20cm。不符合标准的要进行改造,在干塘的情况下使用推土机和挖掘机相结合施工。  2、设施设备 配电设施按照电力安装本文由收集整理规范进行安装。每个鱼池应有独立的进排水闸涵,闸槽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闸板采用木质结构。根据每3—5亩配备一台3kw增氧机。  3、土建工程 主干道宽5m,为砂石路。塘坝宽度为2m,为土路压实。配备仓库一间30m2,住房一间10m2,都为砖混结构。  二、标准化养殖技术  (一)、池塘准备  1清塘 池塘须经冬季晾晒池底,春季使用推土机将淤泥清除。放苗种前15d用生石灰150kg干法清塘或注水20—30cm带水清塘。  2培育有益菌 药物清塘72hr后注水至1m,每亩投放300g含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菌在内的复合微生物制剂(每克制剂含活菌数量150亿个以上)。这样可以使有益菌形成优势种群,在后期调控水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育藻类 在培育有益菌的同时,可以每亩投放1kg肥水素培育藻类,使池水成淡绿色和浅茶褐色为宜。  (二)鱼种放养  1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用20—3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浸浴10—20min。  2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鲤鱼700尾,规格为100g/尾;放养鲢鱼和鳙鱼各250尾和50尾,规格为150g/尾;放养鲫鱼150尾,规格为50g/尾。  (三)水质调控  1 透明度指标 透明度应调控在20—30cm之间。透明度小于20cm时,适当换水。透明度大于30cm时,使用肥水素1kg/亩。  2 pH指标 pH应控制在7—8.5之间。低于7时,使用生石灰10—20kg/亩全池均匀泼洒;高于8.5时,少量换水进行调节。  3 溶解氧指标 保证溶解氧含量在5mg/L以上,否则每天的凌晨和中午各开增氧机1hr。  4 其他 氨氮应控制在0.5mg/L以下。亚硝酸盐应控制在0.1mg/L以下。硫化氢应控制0.1mg/L以下。  (四)饲料与投饲  1 饲料 投喂鲤鱼全价配合饲料。  2 投饲 投喂采用四定的方式。投喂量应根据温度的变化而适量增减,水温在16—23℃时,日投饲率为1.5—2.3%,水温在24—30℃,日投饲率为3%。日投饲率应根据水质、天气等。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