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有明显症状室性早搏的疗效。

方法 在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的住院和门诊患者中,参照以下标准:①有心悸、胸闷症状心电图证实系室性早搏引起,24 h动态心电图室早≥8000次,持续1个月以上;②近1月来无吸烟、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浓茶及可致心律失常的药物;③无电解质紊乱;④既往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病史病例。

共入选74例,男48例,年龄25~62岁,平均45.6岁,女26例,年龄30~58岁(平均42岁)。

病程40 d~18个月不等。

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次9 g,每日3次;治疗前后常规心电图、心脏B超、24 h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疗效判断:显效症状消失,动态心电图室早数≤1000次;有效:症状减轻,动态心电图室早数≤5000次;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最终判定以动态心电图为准。

结果 74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35例,有效率75.67%;用药前平均心率为75.5次/min,用药后为70.3次/min;药物不良反应心电图肝肾功能测定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 对于有明显症状室性早搏、且不合并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室早疗效是肯定的。

笔者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对有明显症状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标准:①有心悸、胸闷症状心电图证实系室性早搏引起,24 h动态心电图室早≥8000次,持续1个月以上;②近1个月来无吸烟、过度劳累、情绪变动,浓茶及服用可致心律失常的药物;③无电解质紊乱;④既往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病史病例。

符合以上标准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入选。

从本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共入选74例,男48例,年龄25~62岁(平均45.6岁),女26例,年龄30~58岁(平均42岁),病程40 d~18个月不等。

1.2 方法 口服步长稳心颗粒每次9 g,3次/d;治疗前后常规做心电图、心脏B超、24 h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疗效判断:显效症状消失,动态心电图室早数≤1000次;有效:症状减轻,动态心电图室早数≤5000次;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最终判定以动态心电图为准。

2 结果      74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35例,有效率75.67%;用药前平均心率为75.5次/min,用药后为70.3次/min;药物不良反应心电图肝肾功能测定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