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

多媒体教学清爽方便生动简洁,收到不少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有着较之传统教学不可克服的弊端,就作者在多媒体应用中的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分析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34—0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加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本文作者通过调研剖析了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高校多媒体课件的类型及使用频率统计      1.多媒体课件的类型[2]。

用于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根据各自的功能、形式等特性分类,主要有四种。

一是演示型课件,即通过一系列视频片段展示某一具体的科学现象或过程。

二是分析型课件,其特点在于可以用于分析和计算。

这也正是多媒体课件高校教学中的创新性利用,相对于传统的科学教学来,说真正提供了“附加价值”。

三是试验型课件,该类型课件学生展示一些虚拟的试验。

这些试验中有一些在现实情境中,由于很危险或因费用昂贵很难实现。

四是模拟型课件,该类型课件一般是运用动画技术去模拟一些科学现象。

2.不同类型课件的使用频率统计。

为了更好的研究多媒体教学的利弊,作者对某高校青、中、老三个年龄段的405名教师使用多媒体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由该表可知,演示型课件使用频率最大,模拟型课件使用频率最小;分析型和试验型及模拟型的课件,年龄越高者使用相对频率越大。

其原因可能是演示型课件制作较为简单,加之年轻教师工作浮躁、教学经验不足,而年老教师教学责任心强,方法熟练、对教材吃的较透。

二、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与弊端      1.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一是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抽象、深奥、枯燥的知识点形成有声、有色、有形、有像的视频材料,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形象地感知授课内容。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兴趣[1]。

二是促进教学模式的发展。

传统教学是“粉笔+黑板”,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多媒体进入课堂后,实现了师―机―生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出现了质的更新,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缺陷。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制造清洁卫生的教学环境,减少粉尘污染[3]。

三是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化解教学难点。

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

同时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4]。

四是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增加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提高了信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递容量[5];同时可将教师从烦琐的教案中解放出来,用一部分时间去提升自己,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间接推动作用。

2.多媒体教学的弊端[6]。

一是淡化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传统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师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

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变成人与机器设备间冷冰冰的对话。

二是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求,但同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其想象力的发挥[7]。

三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 “教师+电脑”现象,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其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很好地体现[1] [ 8]。

四是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教学水平失真,这是多媒体教学最大的弊端。

目前很多公共网页可以轻松地下载到相关课程的教学课件,因此很容易养成一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懒惰思想。

另外,由于课件中插入一些花哨的图片、新奇的切入模式等,学生误将课件做的是否“花哨”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失真。

三、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改进建议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科技现代化的产物。

多媒体技术应用高校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讲授应遵循教学规律。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讲究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交互性、操作性和教学性,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

因此课件的制作首先必须遵守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课件类型,并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此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适当补充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7][9]。

其次,课件的文本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切忌文字材料的堆积。

再次,幻灯片的版面应清爽突出,切入模式不要过于新奇。

同时,适当采用超链接与相关的幻灯相联系,可使学生对上课内容有通盘了解,对整堂课的脉络清晰,从而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最后,讲授宜慢不宜快。

采用多媒体课件后,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讲课的节奏会加快,但学生的思维节奏和接受的速度并未同时加快,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控制讲课节奏,对教学内容一步步展开,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和记录。

2.必须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1]。

高校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而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把握课堂节奏,重视学生表情、语言等信息的反馈,注意课堂互动,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教师应用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用心授课。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搞好课件的制作及授课是教师的分内之事,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只是敷衍了事,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虽然多媒体的使用让高校教师从烦琐的教案中解放出来,但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应该用心去做好我们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任课教师也是一种新的考验。

对它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切忌过分依赖,盲目乱用;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合理利用。

只有让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适当结合,扬长避短,相得益彰,都为教学服务,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教学成本。

参考文献:   [1]汪殿蓓,李建华.大学《生态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孝感学院学报,2004,(6):108—110.   [2]胡中亚,范桂林.多媒体技术对研究性学习的影响[J].孝感学院学报,2006,(3):117—119.   [3]周晨.巧用多媒体教学体会[J].甘肃教育,2003,(3):33—34.   [4]陈立朝,许民辉,邹咏文,陈广鑫.多媒体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6):36—37.   [5]仲召阳,王东,李增鹏.多媒体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局解手术杂志,2005,(1):43.   [6]邓淑凤,计惠民,白晓嘉.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需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3):141.   [7]郑毅.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2005,(1):123—125.   [8]缪静,梁建光,屈慧鸽,张海涛,刘新海.多媒体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68—171.   [9]张永勤,孙岩,刘均洪.多媒体应用于微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2003,(5):137—138.      [责任编辑 刘娇娇]。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