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一个小指头】小指头

1960年,中国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陷入空前的困境之中。

对于当时国民经济遇到的困难,毛泽东说是前进中的问题,是九个指头一个指头的问题。

经历了1953年那场风波,梁漱溟除了参加政协的少量活动外,基本上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1960年3月,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到山东荷泽等地调研,了解当时中国农村和农民真实状况。

荷泽地区位于鲁西南,历史上一直是山东比较落后的地区,而郓城又可以说是这一地区的代表。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过不少人,下关外(东北)逃荒者更是不计其数,以致长达数年间,这一地区惟一的一个济宁火车站,每天专门发一趟到哈尔滨三棵树的列车,上面的乘客几乎全部是逃荒的鲁西南农民。

对于荷泽地区的历史,梁漱溟自然不陌生,因为他当年在北大教书时,曾经有不少山东籍学生,陈亚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荷泽地区是梁漱溟当年从事乡村建设实验的又一个试点,而郓城又是陈亚三的家乡。

所以当年粱漱溟在邹平兴办乡村学院后,又在郓城的黄安镇办了一所“重光学院”,由时任县长的陈亚三担任校长,虽然学院仅办一届,但梁漱溟对此事记忆犹新。

1960年3月12日上午,梁乘坐由荷泽地委派的吉普车来到郓城

由于当时党内正在大力反右倾,郓城县委正在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鲁成(曾任该县县长,因反对浮夸风以及所谓同情右派的问题被撤职),因此对于梁漱溟这样一个既特殊又敏感人物的接待,有关部门感到非常棘手。

为防止鲁成借机喊冤闹事,竟将鲁成关进县公安局。

梁漱溟郓城后也没有住进县政府的招待所,而是被安排到县政府内某一干部的房间居住。

为防止意外,县政府派人带枪随身保护,即使梁上厕所也守在门口。

然而梁漱溟又怎能满足这样的保护和照顾式的安排,他的个性和此行的目的决定了必然会和地方当局发生冲突。

果然,冲突就在听取汇报后的就餐时发生了。

原来为招待梁漱溟郓城县专门从济宁市购买了虾、海参等高档菜,由专人在县政府食堂烹饪。

午间梁入席后,见如此奢侈之宴席大为生气,责问陪同人员:“你们郓城这样的菜吗?这样太浪费、太奢侈了!”这大概是1953年后,梁漱溟为数不多的一次发怒吧,郓城县有关领导根本没有料到梁漱溟竟然会这样不给他们面子。

有关人员只好连连解释,并表示以后不再这样,由梁自己点菜。

梁说:由我点菜,那只吃白菜豆腐就行。

当天下午,在郓城县领导的陪同下,梁漱溟去乡下调研

在街上看到有小孩在吃油炸丸子,这在三年困难时期绝对是罕见的。

梁漱溟就问孩子这油炸丸子的来历,天真无邪的孩子说这是生产队发的。

又有一小女孩说,今天上面当官的要来看看我们吃得好不好,所以发丸子。

孩子的话令梁漱溟悲哀,但更让他心酸的是听到的顺口溜:“节节草(当地的一种水草,三年困难时期被普遍用来充饥),拉弦子,生产队里炸丸子

大人仨,小孩俩,生产队长用碗挖。

赶快吃,赶快咽,别让社员看得见。

”说顺口溜的人可能不知道,他所面对的是谁,据说梁当时“大为不悦”。

但随后梁漱溟又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四、五十个农民拉一辆牛车,车上装着农家肥。

梁对此不解,陪同者解释说,这是社员劳动积极性高的表现。

梁问:“那牛呢?”回答是:“生产队里正在让牛长膘,不忍心用。

”    这样调研已经没有意义,梁漱溟默默不乐地回到县城。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调研已经给有关方面带来麻烦――他们已经决定要让他赶快离开!就在他回到县城后,郓城方面即与荷泽地委联系,表示梁在郓城只会添麻烦,不如让他提前回去,并建议说可以以北京来电话让其回京开会的名义骗梁走。

对于这样的谎言,看来荷泽地委还不敢直说,于是提出让郓城县方面去对梁说。

据说梁听后感到疑惑,说从北京来时没有说有什么会要开,并坚持要再看一天。

在由郓城返回荷泽途中,梁漱溟在黄安公社稍作停留,为的是看看当年“重光书院”(其石制校匾至今仍在)的故址。

在喝茶时,梁说:我这次来是看一看这个小指头,看来这个小指头的问题还不小。

临上车时,梁口占七言:    郓城历史有千年,    春秋战国古城垣。

东临阿泽西结鄄,    孙膑宋江生其间。

梁漱溟一生极少作诗,这一顺口溜自然也不能说明其诗歌水平。

但从他的吟诵中,不是可以感悟到许多东西么!(感谢资料提供者原郓城政协副主席李树霖先生――作者识)。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