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对俄旅游的推进建议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秦皇岛对俄旅游产业发展探究【第一章】秦皇岛对俄旅游业建设研究绪论【第二章】秦皇岛入境俄罗斯游客消费行为调查【3.1 3.2】秦皇岛发展俄罗斯入境旅游的劣势分析【3.3 3.4】秦皇岛对俄旅游发展机遇分析【第四章】秦皇岛地区发展对俄旅游对策结论/参考文献秦皇岛对俄旅游的推进建议研究结论参考文献

结 论。

通过对秦皇岛地区发展对俄旅游的 SWOT 形势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国际国内环境良好,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上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秦皇岛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可持续发展优势等,这一系列因素都在促进秦皇岛对俄旅游的良性发展。但是也存在着旅游产品质量问题、淡旺季明显、旅游产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急需提高等问题。并且秦皇岛也面临着外部诸如大连、青岛、三亚等城市的强有力竞争,市场威胁也很大。通过与青岛、大连二城市的对比分析,尤其是基础服务设施的对比,我们认为秦皇岛旅游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与大连、青岛还存在很大差距。秦皇岛在这一方面需要加大发展力度,向青岛与大连看齐,更是需要集中发展交通服务设施。

结合对来秦俄罗斯游客的问卷调查,我们提出相应以下对策:充分发挥秦市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可持续性发展优势促进市场发展;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建设纪念品集散中心;通过合理搭配旅游项目、构建连贯的四季旅游产业链、建设秦皇岛步行商业街、加大银发旅游开展等手段消除秦皇岛旅游淡季现象,政府和企业联合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快培养服务型人才;通过重新确定旅游形象地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城市知名度,丰富宣传手段等工作明确定位应对威胁;切实从吃、住、行、游、购、娱等诸方面提高并创新旅游服务。[41]。

应该说,虽然我们很努力地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囿于能力有限,在秦皇岛对俄旅游以后的市场发展预期以及秦皇岛对俄旅游产业的特殊性等问题上,我们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娅萍, 张磊.中俄旅游经济合作浅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S2:243—244.

[2] 孙晓谦.俄罗斯东部地区旅游业与中俄旅游合作[J]. 西伯利亚研究, 2008, 02:10—14.

[3] 刘红侠, 曹宝瑞. 中俄旅游的前景[J]. 经营与管理, 2007, 02:35—36.

[4] 崔建凤, 张健. 河北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J]. 科技和产业, 2009, 07:31—33.

[5] 尹娜. 黑龙江省涉俄旅游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 北方经贸, 2009, 09:141—142.

[6] 宋魁, 陈秋杰. 中俄旅游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 西伯利亚研究, 2001, 05:11—16.

[7] 姜晓娜. 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发展探析[D].河南大学, 2006 [8] 孙晓谦. 黑龙江省旅游业:走向俄罗斯市场探析[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 03:74—76.

[9] 牟雪. 浅析俄罗斯来华旅游[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9:58—87.

[10] 程冰 , 朱锦晟 . 俄罗斯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旅游论坛 , 2013,03:92—95+110.

[11] 梁保尔. 河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对策分析[J]. 旅游纵览(行版), 2011, 01:41—42.

[12] 郑颖. 影响中俄旅游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开发俄罗斯旅游市场的对策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08, 01:23—25+91.

[13] 翁钢民, 刘洋, 郑竹叶. 基于亲景度的秦皇岛入境旅游市场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07:658—660.

[14] 选自 MBA 智库百科消费行为 Consumer Behavior词条.

[15] 孟宪红. 秦皇岛对俄旅游深化发展的优势与策略分析[J].中国经贸, 2013, (24):108—108 [16] 孙晓谦. 在黑龙江两岸共建中俄名牌旅游景区可行性分析[J]. 西伯利亚研究, 2006, 05:21—24.

[17] 从佳琦. 河北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557—560.

[18] 李明, 何雨. 中俄边境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分析[J]. 西伯利亚研究, 2008, 03:19—22.

[19] 孙晓谦. 黑龙江省对俄旅游合作的新思路探析[J]. 西伯利亚研究, 2006, 06:24—26.

[20] 彭万臣.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03:75—76.

[21] 李明. 中俄边境旅游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6.

[22] 李翠霞, 胡雪峰, 邵文恰. 秦皇岛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 SWOT 分析对策[J]. 改革与开放,2010, 16:80—81.

[23] 高向丽. 秦皇岛市滨海旅游供求分析发展思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4] 谷松, 马云驰. 加强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旅游合作的对策研究[J]. 西伯利亚研究, 2006,06:27—29.

[25] 杨凌. 中俄东部毗邻地区旅游业合作浅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1:22—25.

[26] 刘欣. 析俄罗斯入华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及开发[J]. 技术与市场, 2007, 01:92—93.

[27] 王文艺. 从中俄政治经济发展看中俄旅游前景[J]. 昌吉学院学报, 2006, 03:30—33.

[28] 张金凤. 俄罗斯东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中俄旅游合作发展建议[J]. 对外经贸, 2014,05:48—50.

[29] 娄英. 浅谈中俄旅游持续发展的可行性[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1, 02:8—10.

[30] 逯红梅. 浅谈中俄旅游工艺品的审美风格[J]. 青年文学家, 2011, 18:184.

[31] 银淑华. 俄罗斯旅华市场独特性分析及其开发策略选择[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6:95—102.

[32] 邓鹏, 门冬.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西伯利亚研究, 2002, 02:23—26.

[33] 高元衡. 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4] 崔力升, 孙莹玮. 碣石沧海迎客来秦皇岛市对俄旅游宣传策略[J]. 对外传播, 2009,11:49—50.

[35] 惠良虹, 张亚峰, 卢岚. 海滨城市入境游客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旅游动机的分析[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4:283—289.

[36] 刘颖. 中俄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理论观察, 2008, 03:70—71.

[37] 雷爽. 我国对俄旅游业市场分析[D]. 黑龙江大学, 2009.

[38] 张秋娈, 朱绍华, 高艳红. 河北入境旅游市场的特点分析对策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06,29:164—165.

[39] 孙晓谦. 中俄边境地区旅游开发潜力分析[J]. 西伯利亚研究, 2002, 01:27—31.

[40] 王颖, 刘恩峰. 秦皇岛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 2010, 09:148—149.

[41] 李丽,丛立军. 京津冀一体化视域下的秦皇岛对俄旅游研究[C]. 第十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10:65—76.

致 谢。

弹指一挥间,研究生生活已然结束。回首在燕大的求学岁月,感恩之情难表一分。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刘邦凡教授。刘老师政务虽然繁忙,但科研工作一刻也没放松,论文著作课题紧锣密鼓,成就斐然。以至于我这个做学生的不敢轻易地去打搅老师,害怕自己太过多地占用老师紧张的时间。但是刘老师却一直挂怀我的学习和论文的写作,从论题的选定到文稿的最终完成,刘老师多次给予及时的点播和指导。每次跟刘老师的交流,都让我有茅塞顿开、拨云见雾之感,心中对于刘老师的景仰和敬佩更深一层。借此机会,在向刘老师感谢的同时说声抱歉,由于自己资质驽钝,加之用力不勤,论文没有达到刘老师期望的深度,实在赧颜。

在燕山大学学习的日子里,还聆听了很多老师的课程,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增长了很多知识。尤其是李保东、李玉杰、李景春、韩兆柱、石敦国、谢中起、万长松、何强、刘舸、刘叶涛等诸位老师,学富五车,风趣幽默,侃侃而谈,真是让人终身难忘。在这里一并说声谢谢。

最终还要感谢我亲爱的妻子。她一直不辞劳苦、默默地支持我的学业和工作,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家庭,还在学业上督促我进步,是我的良师益友。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