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环卫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环境卫生工作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政府实施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管理标准的提高,环卫事业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近期,xx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区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的同志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区城市管理局和环卫基层站所对环卫事业现状进行了调研。总体来说,我区环卫职工创新加实干,环卫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改善了xx环境面貌,我区路面更加干净了,墙面更加整洁了,人民幸福指数提高,但环卫工作面临的困难仍很多,需要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认真予以研究解决。

一、 我区环境卫生工作现状

全区道路清扫保洁总面积为822.54万平方米,由区城市管理局4个清扫队、1个机扫队和各街道、社区共同承担清扫保洁任务,垃圾清运量为1500吨/日,垃圾中转站4座(压缩处理量350吨/日),环卫车辆118台(含清扫洒水作业车、垃圾压缩车、运输车、吸粪车、除雪车、收集车、工程车)。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特别是市容环卫工作环卫工作不断提档升级,辖区市容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一是增加投入。环卫作业经费增加到6387万元,增幅达305%,解决了道路扩扫、夜扫、环卫设备购置等方面的经费问题,环卫设施更新换代,保洁机械越来越先进。二是环卫作业提档升级。全市公厕全部对外开放,垃圾定点、定时清运处理,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和环境保洁标准不断提高。三是关心环卫工人。环卫工人工资待遇有所提高,工资增长到1200元,并纳入社会保障;区领导多次慰问一线职工,区政府对优秀的环卫工人进行了表彰。经过有关部门和广大环卫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有力保障了城市环境,清扫保洁质量在全市排名领先,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环境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已严重困扰着环卫事业的发展,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给予研究解决。

(一)环卫工作劳动强度与福利待遇不匹配,队伍不稳定。一是劳动强度大。以xx区城管局机械清扫队和人工清扫队的作业时间为例,夜间22:30—6:30对全区主次干道进行清洗,凌晨2:00—12:00和3:00—12:00护栏班组和吸污车班组出动作业,8:30—17:30专班不断突击清洗保洁。几乎是24小时都有环卫工人在忙碌,超时和延时加班已成为普遍现象,最多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国家劳动法规定17.6个小时。二是工作苦累,劳动保障较脆弱。环卫工作路面作业不但苦、累、脏,而且要求越来越高,环卫工人要斗严寒酷暑、战风霜雨雪,辛勤劳作,此外汽车尾气、高空坠物、交通事故等不安全事故影响环卫工人安全健康,保障性较薄弱。三是由弱势群体构成,流动性大。据了解环卫工人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以城郊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拖家带口,生活负担较重,哪里工资高就会流向哪里,稳定性不强。四是工资待遇低。帮他们算笔账:工资基本水平是1200元,有少量加班费、过节费等福利,扣去社保222元,实得工资仅千余元,除去日常开销房租300元、水电100元、米油气400元,几乎没有什么结余。这样的辛苦付出和微薄回报,造成环卫人员流失现象普遍,环卫队伍难以保持稳定,影响了环卫工作顺利开展。

(二)历史欠账较多,环卫经费仍存在缺口。由于xx区原有“家底”太薄,环卫工作量日益增加,投入的数量和速度填补不了历史欠账,也赶不上发展的需求,工作经费仍然相形见拙,难以保障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按1997年道路核算标准,一级道路平均一平方米4.5元/年,二级、三级路平均按一平方米2.5元/年,由区财政按8%递增。按这样的标准,本来基数就偏低,但我区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并且几乎每年都增加新的管理路段,经费不足而任务量增加,加大了环卫工作压力和强度,工作常态化的物质基础比较脆弱。根据《湖北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xx市城管局道路清洗作业规程》,结合我区道路清扫保洁总面积及实际作业情况,2011年按全区环卫作业面积测算,环卫经费缺口达3339万元。且我区环卫机械化装备水平不高,机扫装备保有量偏低,车辆老化、损耗现象突出,降低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三)环卫工作环境差,基础建设较薄弱。一是我区环卫办公场所仍以租用民房为主,固定的一线职工休息间少,全区清扫保洁面积为822.54万平方米,环卫作息间仅21个;二是机扫车辆停保场不够用,各种作业车辆长期停放在单位周边、加油站和居民小区附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垃圾转运站建设滞后、公共厕所少且选址难。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推行环卫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探索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推行环卫作业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目前xx街、狮子山街清扫保洁工作市场化运作情况来看,实现了行政监管、专业化运作,双赢模式效果非常好。应进一步借鉴先进作法,多出台鼓励政策,为市场化运作提供支持和扶持,强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维修养护乃至园林绿化、排水疏捞等管养业务“大包干”机制,稳步推进管养改革。

(二)加大环卫经费投入力度。一是区政府要有计划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环卫工作环境,尽快按《湖北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规定核算出我区环境卫生工作费用定额,并按核定定额尽快配齐经费,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二是区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环卫人员福利待遇,与周边区的福利待遇看齐,采取阶进式的工资标准,逐年提高环卫人员福利水平,确保环卫工作队伍稳定。

(三)科学规划设置环卫等公共服务场所。我区公厕、环卫休息间、停保场、垃圾中转站等场所布点由于没有纳入规划设计,造成现在选址困难、无地可建的困境。因此,区政府要抓好三个环节,建设好公共服务场所。一是全区统一规划,在中心地段建设一批;二是在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等区域性开发建设中,一定要将环卫服务、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一次性规划到位,严格按规划实施一批;三是与有关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积极协商,协调安置一批,力求通过有效努力改善环卫等公共服务场所难以安置的困境。

(四)整合资源,不断优化环卫管理模式。“数字化城管”工作即将启动。环卫工作要趁势而为,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好数字城管网络化管理优势,科学调度,强化配合,为环卫作业注入新的动力。

(五)加强宣传,营造环卫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拓宽宣传渠道,吸引媒体的关注,加强宣传报道鼓劲造势,引导公众讲究卫生,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共同维护身边的环境。同时,组织好志愿者、社区群众、机关干部参与到“创环境优美xx”活动中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