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丑闻再现食品安全舞台:二恶英读音

2008年初,意大利莫扎里拉奶酪受二恶英污染曾在全球引发不小的“奶酪恐慌”,就在人们日渐淡忘时,2008年岁末,爱尔兰猪肉又成为二恶英丑闻”主角。

爱尔兰猪肉二恶英污染      爱尔兰政府2008年12月6日宣布,因怀疑受到二恶英污染,决定召回2008年9月1日以后生产的所有猪肉制品

爱尔兰当局指出,初步证据显示,当地猪肉可能自2008年8月起已受二恶英污染

爱尔兰去年出口了总值3.68亿英镑的猪肉,其中一半出口到英国

现阶段,爱尔兰猪肉受到污染的原因和污染范围尚未查明。

分析认为,召回事件可能重创爱尔兰农业。

召回猪肉   爱尔兰总理办公室2008年12月6日发表声明说,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吁请消费者勿食用2008年9月1日之后在爱尔兰境内生产的猪肉制品,要求召回或就地销毁这些产品。

声明说:“政府即日宣布,爱尔兰食品安全局12月6日下午对动物饲料和猪脂肪抽样检查,实验结果证实取样中存在二恶英成分。

”   爱尔兰卫生和农业部门发现,生猪和猪饲料取样中的二恶英成分,达到欧洲联盟二恶英含量安全上限的80~200倍。

一名爱尔兰政府发言人称,在2008年11月底例行检查中就已发现混合饲料二恶英污染

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极大的脂溶性物质。

它主要由森林火灾、工业燃烧和化学品处理而产生。

猪食用二恶英污染饲料后,摄入的毒素主要聚集在脂肪。

人食用含二恶英成分食品达到足够分量和时间后,罹患癌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爱尔兰牛肉同“染”二恶英      爱尔兰农业部长布伦丹・史密斯2008年12月9日说,爱尔兰国内3家养牛场的牛受致癌化学物质二恶英污染,但鉴于二恶英含量“相当低”,当局决定暂不召回已上市的牛肉制品,同时严格控制受污染牛肉流入市场。

爱尔兰政府刚宣布召回二恶英污染猪肉制品不久,马上面临国内牛肉又遭殃及,可能重创国内肉类食品加工业。

牛场染“毒”      据爱尔兰广播电视台报道,由于担心导致猪肉召回事件的“问题饲料”可能污染牛肉,爱尔兰农业和卫生部门眼下正严密监控45家养牛场。

2008年12月8日,爱尔兰警方已对米尔斯特里姆能源再生有限公司设在西南部卡洛郡的一家饲料加工厂展开调查。

这家工厂被怀疑使用工业用油加工饲料,导致饲料二恶英污染,进而“祸害”猪肉

农业部长史密斯2008年12月9日公布针对养牛场的部分检测结果,在完成检测的11家养牛场中,3家受二恶英污染,其余8家未发现问题。

爱尔兰食品安全局副局长艾伦・奥赖利说,这3家养牛场现已封锁,场内所有牛将接受个体检测。

“检测结果将允许或禁止它们(牛)进入(人的)食物链,”他说。

史密斯说,当局将陆续公布其余34家养牛场的检测结果;任何发现问题的养牛场都将立刻停止向市场供应牛肉。

暂不召回   史密斯说,鉴于牛体内检测出的二恶英含量比猪肉中的含量低得多,“不会导致健康问题”,因而政府决定不召回牛肉制品

“这(检测结果)说明这些取样只是技术上不达标,但还不到引发公众健康问题的程度,”他说。

奥赖利对比说,以欧洲联盟制定的食品二恶英含量安全上限为标准,活牛体内的二恶英含量只高出限制1~2倍,而当局在此次“问题猪肉”中检测出的二恶英含量则是这一上限的80~200倍。

“差别巨大”,他强调。

英国《独立报》报道,爱尔兰农业部还提供一些数据,力图打消消费者顾虑。

农业部强调,自2008年9月1日以来,全国仅宰杀加工大约3000头牛,因而,进入市场的牛肉不多,其中可能受污染的牛肉比例更小。

爱尔兰追查二恶英污染源头      爱尔兰官方2008年12月7日初步认定,猪肉二恶英污染源头为一家利用回收原料加工饲料的工厂。

爱尔兰警方正对这家工厂展开调查。

爱尔兰农业部门说,受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爱尔兰猪肉制品可能已外销至25个国家和地区。

锁定污染源头      2008年12月8日,爱尔兰警方正调查米尔斯特里姆能源再生有限公司设在西南部卡洛郡的一家饲料加工厂。

米尔斯特里姆公司发言人戴维・柯廷说,警方怀疑工厂在加工猪饲料时使用了工业用机油。

但柯廷否认工厂有意往饲料中添加工业用油或其他有害成分。

爱尔兰农业部长特莱弗・萨金特向美联社证实以上情况。

他说:“我们确实怀疑(饲料加工)用油达不到食用油标准,因此引发污染危机。

”   2008年12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Nina Papadoulaki表示,有10家爱尔兰农场和9家英国爱尔兰农场以及38家养牛场使用这种受到二恶英污染饲料

这10家爱尔兰农场生猪出栏量占爱尔兰全国产量的1/10左右。

根据检测结果,有3个牛群出产的牛肉二恶英含量超过欧盟法定标准。

根据目前调查所掌握的信息,一家废弃面包回收公司与这次污染事件有关,其回收的废弃面包经机器干燥处理添加到饲料中去,而机器使用的油含有二恶英成分。

爱尔兰农业将遭受重创      行业蒙损   尽管爱尔兰当局为不召回牛肉的决定做出种种解释,但最新检测结果很可能令爱尔兰国内肉类加工业和农业出口状况雪上加霜。

一些分析师认为,召回二恶英污染猪肉,将重创爱尔兰农业,加重爱经济萧条阴霾。

人口仅420万的爱尔兰,生猪生产及猪肉制品产业每年创造逾4.5亿欧元(约合6亿美元)产值,雇佣工人超5000人。

猪肉召回事件影响,爱尔兰大批猪肉加工厂停工,要求政府赔偿损失。

这导致数万头生猪无处屠宰加工、近1800人失业。

而牛肉是爱尔兰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行业年产值15亿欧元(约合20亿美元),比猪肉行业的年产值高3倍。

如果这一行业也卷入二恶英污染危机,爱尔兰的农业乃至整体经济都将蒙受巨大损失。

爱尔兰农民协会主席帕德里克・沃尔什称:“如果(猪肉加工)行业继续停工,损失每天都会上升”。

另外,分析师还认为,为数众多的爱尔兰国民喜爱熏肉、香肠等猪肉制品,从食品店、餐馆和酒廊等处召回大批猪肉食品,也将使餐饮、服务等行业蒙受损失。

据报道,此番召回猪肉制品爱尔兰农牧业自2001年以来所受最大打击。

当年英国爆发口蹄疫,邻国爱尔兰遭“池鱼之殃”,牛肉制品出口也持续数月萎缩。

爱尔兰农业部长特莱弗・萨金特说:“政府这一举措显示,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利益是重中之重。

”他说将努力促使爱尔兰猪肉制品尽快重回市场。

圣诞节遭遇“肉荒”      爱尔兰为数众多的居民喜爱猪肉制品,尤其是圣诞节,而今年过节将遭遇“肉荒”。

爱尔兰食品安全部门已呼吁本国居民停止食用熏肉、火腿、香肠、血肠等食品

各类商业网点已停售这些食品

57岁的特雷莎・莫兰是爱尔兰一家医院护理工,也是5个孩子的母亲。

她坦言道:“我冰箱里还有两片猪肉

为保命我不敢碰它们。

”   爱尔兰农民协会主席帕德里克・沃尔什说,在圣诞节前召回猪肉制品,绝对是一场“灾难”。

猪肉召回将使爱尔兰农民蒙受数亿欧元(1欧元约合1.28美元)经济损失。

“(猪肉制品)工业恢复元气、拉回消费者将相当困难,”沃尔什说,“这是个巨大打击。

”   爱尔兰总理布赖恩・考恩2008年12月8日说,他领导的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重建对爱尔兰猪肉制品的信心。

“问题已找到。

调查将继续。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加强公众信心,使(猪肉制品)工业继续发展,”考恩说。

欧盟将为爱尔兰污染猪肉   提供6个月储存援助      欧盟委员会2008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了上周提出的一项援助方案,决定为爱尔兰生产的尚未受有毒饲料污染、但在目前形势下无法外销的3万吨猪肉提供为期6个月的储存援助。

同时,欧盟委会专门工作组当天还提出另外两项补充援助方案,分别建议欧盟以平均市场价格的50%收购已受有毒饲料污染爱尔兰猪肉,以及为英国爱尔兰地区的1.5万吨猪肉提供6个月的储存援助。

这两项新方案需要得到欧盟委会的正式通过方可生效。

此次“二恶英”事件祸及世界各地      爱尔兰农业部首席兽医官帕迪・罗根2008年12月7日说,受二恶英污染爱尔兰猪肉可能已销往25个国家和地区。

现阶段已知受影响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比利时、瑞典,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

“我们相信(受污染猪肉销往)大约20~25个国家(和地区),但肯定不到30个,”罗根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但没有列举国名和地区名。

爱尔兰年产大约300万头生猪,其中近一半供应国内市场,另一半销往海外,是全球主要猪肉制品出口国之一。

其他猪肉制品出口大国有巴西、美国和加拿大。

爱尔兰猪肉制品主要出口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也有进口

爱尔兰生猪和猪肉制品最大出口市场是英国,2007年对英出口50多万头生猪,11.3万吨猪肉制品

对英出口的猪肉制品大约占爱尔兰当年猪肉制品出口总量的一半。

英国食品标准局2008年12月6日发表声明说,现阶段正密切关注形势,论证是否需要采取行动。

“从当前掌握信息看,我们认为爱尔兰猪肉制品不会威胁英国消费者健康。

”   此外,德国2007年从爱尔兰进口大约9000吨猪肉制品;俄罗斯进口6600吨;法国、意大利和部分东欧国家总计进口2万多吨。

中国:质检总局采取紧急措施防止问题肉品入境      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12月8日发布消息称,了解到爱尔兰猪肉产品可能受到有害物质二恶英污染,质检总局紧急通知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迅速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一是自即日起暂停直接或间接进口爱尔兰猪肉产品和饲料;二是召回和退运2008年9月1日后生产的爱尔兰输华猪肉产品。

质检总局表示,2008年12月6日,爱尔兰政府网站公布其猪肉产品可能受到有害物质二恶英污染,质检总局对此高度关注,紧急约见爱尔兰驻华使节,戴克澜大使通报爱尔兰有关机构近期例行检查中发现爱尔兰畜牧行业发生二恶英污染

爱尔兰有关当局已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主动暂停猪肉产品输华。

初步统计,2008年9月1日以来我国共从爱尔兰进口2047吨猪肉产品。

质检总局将加强与有关贸易伙伴主管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并加强进口肉类产品的检验检疫,确保进口肉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中国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2008年12月9日,质检系统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已查封311.988吨爱尔兰到岸猪肉产品,召回93.35吨已进入流通环节的猪肉产品,并督促曾进口爱尔兰猪肉产品的有关进口企业召回剩余产品。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已暂停进口爱尔兰猪肉产品,同时依法对有污染可能的爱尔兰猪肉产品作退运或销毁处理。

质检总局提请各类生产、加工、使(食)用企业、单位和个人,对发现有可能源自爱尔兰进口猪肉产品一律停止生产加工和使(食)用。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将进一步强化进口检验检疫把关,有效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英国:遭爱尔兰二恶英猪肉”   冲击波震荡      自爱尔兰政府2008年12月6日宣布由于二恶英污染召回2008年9月1日后该国出产的所有猪肉产品后,“二恶英猪肉”的冲击波在爱尔兰的近邻英国持续震荡,令监管部门和食品行业绷紧了神经。

英国市场上大约10%的猪肉产品产自爱尔兰英国爱尔兰地区。

仅在过去3个月,英国就从爱尔兰进口了4462吨猪肉

英国食品安全局确认,与爱尔兰交界的英国爱尔兰地区的养猪场没有购买爱尔兰饲料厂生产的被二恶英污染饲料,但北爱尔兰地区进口爱尔兰猪肉,并用这些猪肉加工了一些肉制品在当地出售。

为了遏制“二恶英猪肉”的危害,英国食品安全局已要求禁止销售爱尔兰英国爱尔兰地区出产的猪肉产品。

与此同时,食品管理部门还对英国居民反复强调不要食用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地区的猪肉产品,一旦发现自家存有这类产品就自行销毁或找销售商退货。

英国媒体指出,英国市场上不少猪肉产品包装上只有“产自欧盟”的字样,没有具体注明来自哪个欧盟国家,而食品管理部门的建议没有对如何辨别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地区的猪肉提出具体指导。

有报道说,英国很多超市的生意已因二恶英污染事件受到影响。

英国最大的超市特易购集团2008年12月9日决定继续销售来自爱尔兰猪肉产品,因为该公司确定所销售猪肉产品的生产者均与此次二恶英污染事件无关。

对于这类“可以保证货源安全,所售产品未受二恶英污染”的商家呼声,英国食品安全局说,该部门正在考虑是否需要修改此前发出的禁售令。

针对公众的恐慌心理,英国食品管理部门指出,只有在长期大量食用受二恶英污染猪肉后,健康才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目前流入英国爱尔兰猪肉产品尚未对英国消费者构成严重威胁。

法国:采取措施应对   爱尔兰猪肉污染事件      在爱尔兰政府宣布生猪肉受到二恶英污染后,法国对猪肉市场进行了严格检查,并对问题猪肉采取了封存、下架等措施,希望尽量减轻污染猪肉事件对法国国内市场的影响。

法国农业部长米歇尔・巴尼耶日前责成国家食品卫生安全局对进口到该国的爱尔兰猪肉进行检测。

法国安全局2008年12月11日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些猪肉受到的污染“非常有限”,因此不会增加食用者患病的风险。

另据法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数字,从2008年9月1日起,爱尔兰向法国进口了约1800吨猪肉及相关制品

目前,法国政府已下令封存了其中的500吨,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之中。

此外,欧洲食品安全机构2008年12月10日要求有关国家对2008年9月1日~12月6日之间爱尔兰生产的猪肉制品实施下架处理。

东欧其他国家纷纷查禁二恶英污染猪肉      受二恶英污染爱尔兰猪肉已流入的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相关部门正采取措施查禁此批猪肉

保加利亚国家兽医局经过两天在索非亚和普罗夫迪夫的数家冷冻仓库中发现了60吨可能含有二恶英爱尔兰猪肉,这些猪肉已被当局封存。

据保农业和食品部的通报说,这些猪肉是2008年12月初刚从爱尔兰进口的。

波兽医检疫部门负责人雅泽夫斯基说,目前在市面上的相关产品都被要求下架,而这些猪肉是否被污染还需要检验后才能确定。

保加利亚国家兽医局局长沃伊诺夫说,所有被怀疑含有二恶英猪肉将全部被召回,然后再进行抽样化验。

如果发现含有二恶英,这些猪肉就将被销毁。

匈牙利政府发言人布道伊・贝尔纳代特2008年12月10日说,匈牙利一家公司从被怀疑受二恶英污染爱尔兰养猪场进口了40多吨冷冻猪肝,其中14.5吨已作为原料加工成猪肝制品,流向市场。

目前该公司已采取措施从市场上召回这批猪肝制品,并封存了可疑的库存产品。

此外,还有少量爱尔兰“可疑”猪肉流入匈牙利。

罗马尼亚食品安全部门官员2008年12月10日表示,共有130多吨来自爱尔兰的“可疑”猪肉流入罗马尼亚,当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加紧排查召回

罗马尼亚的爱尔兰“可疑”猪肉大多是从匈牙利、法国和比利时转口流入的。

二恶英事件再次凸显欧盟食品安全漏洞      爱尔兰猪肉二恶英污染着实让世界各国又惊慌了一把,纷纷采取措施“围剿”问题猪肉

本次事件与近年来欧盟许多食品安全事件非常相似,这些事件的出现表明欧盟国家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督措施存在漏洞。

1996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新型克雅氏症患者与疯牛病有关,整个英国乃至欧洲“谈牛色变”,在随后的短短几个月中,欧盟多个国家牛肉销量下降了70%。

英国先后宰杀约400多万头牛,损失高达30亿英镑。

2001年,疯牛病在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相继发生,欧盟各国牛肉及其制品销售遭受重创。

1999年,比利时维克斯特饲料公司把被二恶英污染饲料出售给上千家欧洲农场和家禽饲养公司,造成欧盟生鲜肉类和肉类深加工产品重大污染,致使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禁止从欧盟进口肉类产品。

同年,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法国数百名儿童因喝了受污染的灌装可口可乐而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四国政府下令将所有正在销售的可口可乐下架。

2000年初,法国卫生部门在本国古德雷食品公司生产的熟肉酱和猪舌中发现李斯特杆菌,这次危机涉及全国19个省,导致至少9人死亡,其中包括两名新生儿。

2001年9月,英国爱尔兰等国相继暴发口蹄疫,危机持续了11个月,欧盟国家肉类市场全面萎缩,饲养户和商场损失惨重。

2006年,世界著名巧克力食品企业英国吉百利公司的清洁设备污水污染了巧克力,致使42人因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巧克力而中毒,公司紧急在欧盟和全球范围内召回上百万块巧克力。

2008年9月,法国宝怡乐婴幼儿乳品企业宣布召回一批次婴幼儿“防吐助消化”奶粉,这一批次产品被怀疑受到沙门氏菌污染

2008年12月6日,爱尔兰政府通报说,爱尔兰食品安全局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被宰杀的生猪遭到二恶英污染,所含二恶英成分是欧盟安全标准上限的80~200倍。

一向标榜拥有“世界上最严格食品安全制度”的欧盟食品安全危机不断,每一次都是从小事故演变成大危机。

从几次食品安全危机可以看出,欧盟国家原有的食品安全制度过于关注终端上市产品,严重忽视了产品的原料安全、动物自身防疫安全和生产过程安全。

如在调查本次猪肉污染事件中,爱尔兰有关机构就发现,一家饲料厂在生产时发生了二恶英污染,此前该厂家已将饲料卖给了48家饲养场。

而有关报道称,污染可能是由机器废油中的有毒物质渗入饲料引起的。

本次事件与疯牛病事件等诸多事件相似,都是原料和饲料出了问题,最后导致事件一发不可收拾。

事实上,欧盟虽然也实施《食品饲料安全管理法规》,但各成员国主要还是按照本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处置。

欧盟委员会由于职权限制和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指导,根本无法、也无力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导致欧盟内部各成员国各自为战、单打独斗。

比如1999年法国、比利时等国发生二恶英污染饲料事件后,这些国家采取了更严格的预防措施,但这些经验和措施并不能强制推广到其他国家,其他国家是否吸取教训,欧盟委员会无法作出准确判断。

因此人们看到同样的事件在其他地区再次发生。

从另一方面看,人类用工业化手段大批量生产食品,为改善人类食品结构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现代化手段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随着大批量生产,往往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因此,加强从生产原料到产品进入市场各个环节的监督极为关键。

监督体制稍有疏漏,工业化规模生产便会导致问题迅速扩散,本次事件便是最好的例证。

面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欧盟也曾采取对策。

2002年,欧盟首次对食品生产提出了“可溯性”概念,以法规形式对食品饲料等关系公众健康的产品强制实行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等各阶段的溯源制度。

2006年欧盟推行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控制管理,对各个生产环节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

然而,出台政策是一回事,如何切实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爱尔兰猪肉二恶英污染再次表明欧盟食品安全监督和政策执行方面的不足。

不在食品检测项目内的致癌物:二恶英      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而不是一种单一物质。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其确定为一级致癌物。

“目前二恶英不在食品检测项目之内,中国也没有对它有限量值的规定,这是一种有毒化学物,根本不在标准之内。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据了解,二恶英是工业化过程的副产物。

在生产其他含氯有机化学品时,加热过程可以产生副产物二恶英杂质。

包括农药中的橙色剂、化学品的生产、纸浆漂白和工业冶炼,垃圾燃烧也是大量二恶英的主要污染来源。

二恶英类物质不能通过生物和化学方法分解,而是在食物链中富集。

动物源性食品二恶英污染主要是由于用于食品生产的动物所食用的饲料污染所。

二恶英进入食品中,主要的污染途径是环境污染,因为二恶英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代谢非常慢,环境污染后,沉淀入土壤或者水体,进而污染了作物,进入动物体内,储存在组织中。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何计国表示。

二恶英一旦进入环境或人体,由于其在脂肪中的高度溶解性能在体内蓄积,较难排出。

在人体内排除一半所用时间(半衰期)平均为7年。

二恶英是剧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的强致癌性,除了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危害外,还具有遗传毒性,以及生殖系统的危害。

而且这个阈剂量还不可知。

”何计国表示。

何计国认为,二恶英污染主要是环境污染,人工添加到饲料或者食品中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一个是二恶英价格昂贵,另外添加后并不能提高任何价值”。

业内专家则表示,中国目前也有针对二恶英的检测方法,但是列入食品检测项目还需要时间。

“洋”食品抢滩市场,“狼”要来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于高品质、高价位的生活需求也日渐增多,高价位的“洋”食品开始走进我们的视野和生活。

韩国的茶叶、日本的料理、丹麦的曲奇饼干……近几年,越来越多包括食品、农产品在内的“洋”食品开始摆上中国商场、商店的货架,并逐渐走入普通市民的生活。

随着这些日趋增多的进口食品走入人们生活,专门经营进口食品的商店在一些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无论是主动展销推介,还是在超市中开辟专销区、设立专营店铺,这些迹象都表明“洋”食品正呈现出抢滩中国市场的趋势。

有数据显示,近五年来,进口到我国的“洋”食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5%左右。

据介绍,近几年,我国进口食品发展迅猛。

意大利橄榄油、法国白兰地酒对中国的出口量一路飙升。

中国已成为美国在全球的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市场,近年鸡产品、肉类产品以及新鲜水果的进口不断增加。

中国还是全球最大开心果进口市场,进口量达到全球开心果年产量的10%以上。

究其原因,除了国家的各项政策的鼓励之外,进口税率的减免、消费者的需求也是重要原因。

很多人把抢滩中国市场的进口食品称之为“狼”,而现在看来“狼”正在一步步逼近了。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