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产后出血临床观察与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对产后出血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探讨。方法 对我院86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临床分析,做好产前、产时产后预防监测,做好产后出血抢救及护理。结果 86例产后出血患者经临床观察抢救及护理预后良好。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故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1]。现将我院近3年来86例产后出血监测、抢救、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月江都市大桥中心卫生院发生产后出血86例,年龄20~25岁30例,占34.9%;25~30岁46例,占53.5%;30岁以上者10例,占11.6%。

1.2 出血量及出血时间 出血量约500~1 000 ml者75例,占87.2%,1 000~1 500 ml者8例,占9.3%,1 500 ml以上者3例,占3.5%。产后2 h内出血者69例,占80.2%,产后24 h后出血者17例,占19.8%。

1.3 出血原因 宫缩乏力48例,占55.8%;胎盘粘连和残留27例,占31.4%,其中流产3次以上10例,流产2次的8例,无流产史的9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撕延5例,占5.8%,均系经较长时间试产后手术;软产道裂伤6例,占7%,其中阴道壁损伤3例,宫颈裂伤2例,阴道壁血肿1例。

2 做好产前、产时产后预防监测

2.1 产前监测 产前检查时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2.2 产时监测 (1)第一产程重点要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开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用产程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要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使用缩宫素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2)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采用容积法收集出血。(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如2 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 ml则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2.3 产后监测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 h内,故胎盘娩出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 h[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全身情况、面色,检查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警惕产妇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