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济宁大蒜及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会对政府政策调整、产业发展出口企业出口营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全国农产品出口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山东省 济南市 农产品出口      ▲▲ 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特点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居首,出口规模大,增长迅速。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山东省的第二大类出口产品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近20%,农产品出口在全国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25%左右,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

农产品出口山东省外贸发展及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主导产品突出按照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如果在某种商品中密集使用资源察赋相对丰裕,价格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就能够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从而具有出口优势

显然,从理论上观察,山东省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能够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的比较优势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实绩也印证了上述判断。

▲▲ 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对策调整      1.重视和引进人才   据上海市统计,目前民营企业的专职外贸人员仅为户均2.8人,另有5%的企业根本没有专业外贸人员,其业务开展的困难可见一斑。

从济宁市大蒜出口企业来看,尤其是金乡县的出口企业,大多是2000年以后才成立的,成立时间短,企业规模小。

大部分企业是依靠产地优势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然而产地优势对吸引外贸人才来讲却成了劣势。

由于地处鲁西南,又是小城市、小县城,使得一些高级人才望而却步。

因此这些企业,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多方面创造外销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调动外销队伍的积极性,搞好出口营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2. 改变经营模式   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过去传统的纯贸易型企业在成本上不占优势,而且国外客户往往更愿意与生产厂家直接联系,另外,GAP、HACCP系列标准不仅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严格,而是要求“从农田到餐桌”的统一管理。

我国农业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分散经营模式难以进行生产过程的统一管理,使得出口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也不符合国际标准所要求的对种子、生产、加工、包装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另外,分散经营规模小,规模经济不明显,农业组织发展起步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明显的整体规模经济优势

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必须走产销型道路。

目前来看,“公司+农户”模式为比较成功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

所谓“公司+农户”,是指以具有实力的加工、销售型企业为龙头,与农户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通过契约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按合同规定收购农户生产的产品,建立稳定供销关系的合作模式。

随着国际农产品标准的更加严格,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或养殖的农户,受素质和公司刚性管理缺位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

因此,出口企业在此基础上可尝试“公司+农场(养殖场)+农业工人”的新模式。

3.调整营销策略   产品结构调整。

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引导世界消费潮流。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既以上属于未经加工原料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水产品、蔬菜、花生仁、水果等主要出口农副产品几乎都是未经过加工的初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出口数量多、创汇少、利润低。

制成品占40%左右,经过深加工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脱水、脱毒、绿色、有机保健型产品仅占10%左右。

初级产品出口农产品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国内竞争日益激烈。

初级产品利润低使得业务风险较大,出口企业如果完全靠初级产品出口,会使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消费有向深加工农产品发展的趋势。

农产品出口公司在创业阶段仅靠几种初级产品出口打天下还是可行可,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产品单一所致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缺点便日益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原料和初级农产品形式的贸易比重下降,以加工品和食品形式的贸易比重上升。

市场开发策略开拓多元化市场,规避市场风险。

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多元化市场

抓住全省积极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机遇,充分利用扶持政策,如利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积极参加国内、国际贸易洽谈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从目前情况看,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市场仍集中在亚洲(日本、韩国)市场,日本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对欧盟出口快速增长。

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领域,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易遭受进口国技术壁垒、反倾销以及其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也不利于规避国际市场风险。

欧盟、日本食品安全新法规的实施,大幅抬高了进口农产品的门槛,对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出口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张晓辉)。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