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剂EDTA—K2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EDTA—K2抗凝血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及纠正措施。方法:通过对收制的4例患者进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检测得出结论。结果:EDTA—K2抗凝血检测血小板偏低,涂片血小板聚集末梢检测血小板接近实际数值,涂片血小板分布正常。结论:EDTA—K2抗凝剂在某种情况下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血细胞计数检测血小板减少。

关键词:EDTA—K2;假性血小板聚集   EDTA—K2具有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极小,并可抑制血小板在体外的聚集等优点,目前临床已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进行血细胞计数,但引起血小板不正常的黏附、聚集,导致抗凝静脉血血小板结果假性减少,导致对检验结果的错误理解、极易误诊,而且使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及痛苦,应引起同行们的注意。现将抗凝剂EDTA—K2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4例病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近几年中收制的4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无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视物旋转,无心慌、心前区不适,无咳嗽、咯痰、胸闷、气短,无腹泻、腹胀、腹痛,4例患者均未予正规治疗,上述症状加重后,遂来本院就诊。1.2 治疗方法:全自动血细胞计数检测。机器型号:MEK—7222K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试剂(溶血剂、稀释液、清洗液)为仪器配套试剂,全血校准液及全血质控物由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提供。血细胞计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EDTA—K2抗凝血检测血小板抗凝血涂片显微镜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末梢微量血(20 μl)稀释检测血小板末梢涂片显微镜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 结果  EDTA—K2抗凝血检测血小板偏低,涂片血小板聚集末梢检测血小板接近实际数值,涂片血小板分布正常。EDTA—K2抗凝剂在某种情况下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血细胞计数检测血小板减少。若临床反馈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时,检验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查找原因,及时避免错误结果,这样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增强责任心。EDTA—K2抗凝血末梢血在对应时间内对比见表1。表1 EDTA—K2抗凝血末梢血在对应时间内对比采血部位 论文网

时间 代写论文。

1分内 作文 /zuowen/。

5分 作文 /zuowen/。

10分 作文 /zuowen/。

20分 论文网

30分 作文 /zuowen/。

40分 作文 /zuowen/。

50分 代写论文。

60分 末梢血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90×109/L 论文网

93×109/L 论文代写

97×109/L。

毕业论文。

88×109/L。

论文网

87×109/L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91×109/L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91×109/L。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94×109/L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静脉血。

论文代写

96×109/L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81×109/L 论文网

63×109/L。

毕业论文。

41×109/L。

论文代写

22×109/L。

1×109/L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1×109/L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109/L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3 讨论3.1 EDTA—K2作用: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EDTA—K2抗凝剂最适于全血细胞分析,尤其适用于血小板计数。它对血液中细胞形态和血小板聚集性几乎均无影响,然而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中,它偶尔会引起血小板聚集,且这种聚集不易被溶血素破坏,因为溶血素的主要成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于细胞中的磷脂,使之溶解后与蛋白分离,从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减低(PTCP),到目前为至还没有发现此现象有何病理、生理意义,与特殊药物的作用是否有关还不明确[1]。3.2 EDTA—K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可能与血小板表面存在某种隐匿性抗原有关:它可导致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由正常的圆盘状变为圆球形,改变了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构象,与存在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中的磷酸酯酶A2和磷脂酶C,使血小板膜磷脂水解并释放花生四烯酸、ADP、5—TH、胶原、凝血酶原、内源性钙离子等活性物质[2]。这些物质能活化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3.3 EDTA—K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和(或)抗心磷脂抗体有关,常见于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肺心病、肝病、肺心病及其他不明原因的疾病。 作文 /zuowen/ 3.4 在日常工作中,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较多,其中由于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采血不当、混匀不及时等造成的血小板聚集比较常见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血小板较低的情况,特别是低于50×109/L时,不仅要及是查找原因,还要进行一些对照试验如末梢微量血稀释液稀释检测血小板或者手工计数以及肝素抗凝血对照,还应该涂片观察细胞分布情况,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此外,采血速度慢、多次穿刺和血液比例过高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凝集,堵塞仪器而无法测得真实的结果,做标本时目测一下,看是否有凝集现象或凝块,这些问题检验人员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责任心,以免给临床带来错误的指导,导致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增加患者的疾病与痛苦,从而偏离原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延误时机。所以,避免类似现象发生所引起的错误理解及误诊,平常多于临床沟通。4 参考文献[1] 陈松楠.EDTA—K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血细胞计数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杂志,2009,1(8):36.[2] 刘 雁,张 绎.EDTA—K2抗凝剂引发血小板假性减少2例[J].中国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4):366.[3] 郭旭霞,王立兵,闫 慧.EDTA—K2假性血小板减少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J].2007,1(1):55.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