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盛宴下男色形象对传统社会的颠覆|彬州小站男色盛宴

在充满了后现代色彩的视觉文化时代,美女形象已经让广大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乱花渐欲迷人眼”之际,人们开始期待和试图在这场视觉盛宴中寻找更多的超乎寻常的感官刺激。

于是, 一种新的男色文化应运而生,在视觉饕餮的时代演绎着对传统社会的颠覆

男色形象的风靡   不知从何时起,在画面火辣的广告中大跳热舞的主角变成了男星,代言化妆品护肤品不再是美女的专利,报纸杂志也开始忙着为男人们做造型解析。

国内第一本时尚男性消费电子杂志《男色》在网上点击率火爆、“最性感男人”、“花样男子”、“快男”、“好男”等评选备受瞩目,更有“美人关”、“绝对男人”等综艺性节目相继推出,火爆非凡;中国内地温柔恬静的陈楚生、甜美可爱的魏晨,日本青春叛逆的山下智久、温婉忧郁的柏原崇和韩国当红小生李俊基等美男不断涌现,掀起男色文化狂潮,开始让大家眼花缭乱……这一切让人不得不相信,男色时代不仅真正到来了,而且正以惊人的速度风靡全球。

有人说是7年前《流星花园》中F4的出道唤醒了只关注女性美的人们,并将他们领入男色时代

也有人说男色时代不是从后现代社会的某一个人,也不是从某一个阶段开始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审美回归。

不管怎样,在后现代社会的今天,男色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觉形态步入历史舞台,掀起了一股对传统社会的颠覆潮流,并大有主宰当今视觉文化潮流的趋势。

男性形象颠覆   在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中,霸权的男性气质被认为是男性气质的理想形式,男性形象往往与权威、力量和身体健壮相关联。

但是,在男色时代,男色形象更多地关注那些对自身外表及对生活有着非一般追求的男性,关注他们的细致周到,关注他们毫不逊于女性的对美、对精致的追求。

修眉毛、戴美瞳、拍写真、眼迷离、嘴微启,在传统男性形象观念中,这些是受强调的女性气质,如果男性做出这些举动,则会被定义为“娘娘腔”、“小白脸”。

因为这样的行为在男权社会处于男性性别等级的底端,与“真正的男人”完全不同,根本不符合霸权的男性气质的理想,并为其所摒弃。

然而,在今天,男人们的这些举动非但没有被人深恶痛绝,反而被人们疯狂地追捧。

在日本,为追求“性感”外表,男性大量使用化妆品护肤品,甚至频繁光顾各类沙龙、美容院。

在中国,也有不少男性开始使用化妆品,在公众场合大谈护肤心得,而人们也开始用包容的眼光去欣赏,而不是用苛刻的语言去指责。

男人不再千篇一律地粗犷、健硕,男人也开始像女人一样疯狂地追求性感、惊艳,这似乎印证了男色时代获得了对男性形象颠覆性的胜利。

广告审美观的颠覆   在男色形象盛行荧屏之前,“低眉顺眼、关心体贴、善解人意”等受强调的女性气质形象广告中广为流行,各大媒体的广告画面,从化妆、美容、美体、护肤等女性产品,到洗衣粉、香皂、饮料、植物油、家电等日用品,无一例外地被美女形象充斥着。

而今对化妆品、护肤产品的代言不再是美女的专利,周杰伦为日本DHC护肤品代言,中日韩众男星为兰蔻做广告,元斌代言女性唇膏……男星们不仅引领了男性女性用品广告的新潮流,也正在渗透到曾经以女性为主流的各种产品广告的代言中,并让男色形象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商战中大放异彩。

长期以来,女性一直是被广告“客体化”,用于娱悦男性、吸引受众眼球。

女性主义者曾强烈抨击广告将女人作为被男人观看的对象,固化了女人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并认为美丽和性感的流行观念是男人强加给女人的,但女性仍牢不可撼地被视为“美的化身”,成为“被观看的对象”。

而今广告将触角伸向了男性,开始营造男性的阴柔美,并且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一颠覆性的审美趋势已经为广大受众所欣然接受,男性开始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并作为美的象征,受到乐此不疲的追捧。

这种对广告审美观的颠覆,昭示着在男色时代的背后,女性文化日趋强大并迅速成长成熟起来,女性渐渐成为消费诉求的主要对象,或许这意味着一个能令女性主义者窃喜不已的女性消费时代悄然来临了。

对性别价值取向的颠覆   男色文化愈演愈烈的同时,人们的性别价值取向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男人追求女性化、女人追求男性化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趋势。

近年来,各大古装剧、现代剧中出现了不少“男扮女装”的情节,电影《霸王别姬》中扮花旦的张国荣、《王的男人》中演假面舞剧女角的李俊基……他们一个个比女人还漂亮、比女人还娇媚,人们在惊叹的同时,开始发现男性角色反串时的惊艳,开始挖掘男性中的“千娇百媚”,于是就有了陈楚生、魏晨和刘著的走红。

在温柔细腻的男色形象开始在荧屏上大放异彩的同时,女性也开始向男性化的方向尝试――“中性风”似乎在一夜之间刮遍大江南北,而“女扮男装”也会让人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那种雌雄莫辨的刺激和美感让人们如痴如醉。

于是,李宇春迅速走红,李霄云也一路青云直上。

男人越来越女人,女人越来越男人,许多人站在这个充满了颠覆意味的分水岭上,变得无所适从,充斥内心的是一种难以言状的充满刺激的混乱和错位感。

化妆品市场的颠覆   在化妆品市场上,曾经很难找到专门针对男性护肤品,更不要说男性专用的美容美体化妆品了。

而今,在日本男性化妆品尤为走俏,据曼丹公司统计,过去几年中,日本市场上男性化妆品护肤品销量激增,年均增长13%。

截至2009年3月,曼丹公司男性化妆品的销售量增长了12.8%,而女性化妆品销量则下降了7.7%。

国内市场上引进的资生堂、兰寇等高端化妆品,以及琳琅满目的欧莱雅等中低档化妆品中,都出现了男士专用套装,且销量日增。

这预示着女性主导化妆品市场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男色在为化妆品市场带来了颠覆性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综观男色形象在社会上的风靡以及男色文化对传统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改变,不得不静观、反思这些现象究竟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有人说男色进入大众消费圈,应是全民经济发达的一个标志,值得期待。

或许应该因男色时代所带来的男女平等的趋势以及为化妆品市场带来的商机,而对其有所肯定;但也应该看到男色的出现对传统男性形象和性别价值取向的颠覆,让人们在为感官的刺激而欢呼的同时,也陷入了性别混乱的情感错位和焦虑中。

这场狂欢的男色视觉盛宴是否是商界利用媒介制造出来的又一场文化幻象?一定程度上是否加深了“图像时代”的痼疾?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在男色现象背后进一步深思的。

参考文献: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②朱海燕:《视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从电视广告看大众文化中的女性角色》,《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③马中红:《视觉文化: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④陈旭红:《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审美化身体形象批判》,《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⑤魏毅东:《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垄断与视觉殖民》,《学术月刊》,2009年4月号   ⑥《男色》,百度百科,省略/view/550036.htm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次访问